乘风破浪电影观后感(推荐3篇)。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乘风破浪电影的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乘风破浪电影观后感 篇1
《后会无期》作为一个诗朗诵“电影”,豆瓣评分是7.1。我觉得挺扭曲的,拍的垃圾的时候瞎鼓励,拍的挺好的时候说人家抖机灵;讲了一个垃圾故事的时候“金句”满天飞,讲了一个好故事的时候质疑人家是否每个笑点都有意义,阅读理解做多了吧?
再说电影,我觉得吧,《乘风破浪》画面挺好,配乐挺好,立意挺好,故事挺好,演员们也演的挺好。至少我看完对这个浪漫主义的90年代小镇心生向往。
从2022年回到1998,电影的人物设定特有意思,观众和邓超一样,是已知现世结果的过去时代的旁观者。董子健的马化腾也好,李荣浩的房地产商也好,囤BB机开录像厅的青年彭于晏也好,种种人生都裹挟在所谓的时代洪流里,最后有人成功有人发迹有人失意。但是不管是成为新世界成就者还是被新世界吞没,青年人热爱和追逐未来的姿态都何其相似,渴望鲜衣怒马快意恩仇。悲剧在这里变成了会心一笑,因为这份执着多傻啊可又多可爱。大概每位不善言辞甚至暴躁的中年父亲都有这么所向披靡的青年时代,所以还真别瞧不起“情怀”。
另外也很喜欢的父子和解的感情线。总觉得《乘风破浪》和《降临》这一点挺像的,不管是可以回望过去还是可以预见未来,主人公都没能改变人生的轨迹,能做的只有理解与和解,然后更温柔的对待家人和生活。大概是因为生活故事从来都不是一个点,而是连接着过去和未来的一条线
最后说句废话,我就是传说中的主页一片空白的打五星的新号,比《乘风破浪》好的电影断然是数不胜数,但唯独这篇忍不住写了影评,就是因为看到那么多迷之优越感的一星,觉得想发点声替韩寒说两句。硬要说我们是水军的话,可否告知水军去哪里领钱?
乘风破浪电影观后感 篇2
很多人,活着活着,就成为了别人的影子。然后呢,过着谁想过的生活?
韩寒本身就是一个不招人稀罕的人,说好听点叫做特立独行,难听的说就叫做不合群。电影的推广曲一发,网上是一水的批判,直男癌,作风有问题……但是电影上映了之后呢,凭着良心说,这场电影看的值得!
不得不钦佩韩式幽默,很深刻,很绵长,有浓厚的底蕴存在。电影的每一个细节都处理的很有心,顺着水流走的黑伞、出此刻停尸房门口的木木、徐正太囚服号码……很多会戳中泪点的情节出现的很自然容易被发现,却还不会让人觉得大喜大悲,感情细腻恰到好处。这个叫做笑中带泪。
然而为什么会谈到告别呢?其实我觉得影片中存在了太多的告别。小马的不辞而别、刻画了深情且可爱的罗力,最后一个人从看守所出来时发现自己被告别,被自己最爱的女人,也是挺可笑的了、六一用死亡来告别、而阿浪用大梦初醒的一声爸,跟过去充满矛盾与复杂的父子情告别、而我呢,跟过去的我告别吧!
告别就随意点,留下遗憾的才叫人生。过于圆满的,都属于教科书。喜欢到放下,水到渠成的告别。
韩寒个性喜欢雕琢词语,我最深刻的一句台词是:都是小人物,别说什么大话,活着就好。活着,就还能告别,那就随意点吧!
乘风破浪电影观后感 篇3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理解父母,也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尊重孩子。就像《乘风破浪》里的主人公——阿浪和他的爸爸徐正太。
徐正太是一个混混,整天在街上带着他的手下和别人打打杀杀。在阿浪出生的前几天,徐正太因杀了一个人被判为故意杀人罪。而阿浪的母亲在产后得抑郁症跳楼自杀了。阿浪六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出了狱。但是一直没得到母爱的阿浪也没得到父爱,而且他还经常被父亲打骂。他的父亲一直让阿浪全部听他的。就像阿浪喜欢开车,想当一个赛车手。可是他的父亲却想让他当一个医生或是在医院里开救护车。看到这里,我想到了世上所有的父母,他们和孩子大多是像这里面的父子一样,父母只希望孩子能有一个安稳的工作,而孩子是希望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在这一点上,父母应该理解孩子,去放手并去支持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直到有一次,阿浪在一次比赛中得了冠军,之后带着他的'爸爸飙车,想让他的爸爸看到他的车技好认同他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出车祸了。当阿浪醒来时,发现自己已经穿越到了他父亲年轻的时代。并且和他的父亲成为了朋友。阿浪想利用这次机会改变父亲的人生,不再让父亲坐牢,可是,历史再重演,父亲为了朋友再次入狱,阿浪理解了父亲,他不在憎恨父亲,反而非常佩服父亲。[工作总结之家 dG15.Com]
父亲爱他,不希望他出任何事,才不允许阿浪开赛车呀!这部戏不仅仅是喜剧,还是很有意思、有意义的电影,天下哪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吗?虽然有时候方式不对,但是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样的。还记得有一次,我在外面坐在昏黄的路灯下看书,被妈妈看见了,她直接抢过书,劈头盖脸的把我批评了一顿,埋怨我不爱惜自己的眼睛,我不服气,和妈妈顶嘴,一点儿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现在再想想,妈妈也近视,她明白那种近视的痛苦,她是不想让我受这个罪啊!
孩子就像一棵逐渐成长的小树,而父母就像一棵逐渐衰老的大树。天下所有的父母们都想让孩子少走弯路,少走苦路。而孩子呢,正处于青春年少,面对新奇的世界总想闯一闯,这样就免不了有争执,有分歧。如果在这时候父母和孩子能互相理解,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就会消除一些隔阂,一些误会,就能明白对方的良苦用心。
愿理解之花盛开在每一个家庭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