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5000网

觉醒年代观后感作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12-13

每个人写作文都有思绪万千的时候,写作文并不是一件简单轻松的事。也希望自己写做的作文言简意赅?看完执笔作文网《觉醒年代观后感作文范文》想必你有所收获!

“为了你们能当家做主,为了中国的老百姓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为了人人都受教育,少有所教、老有所依,为了中华民富国强,为了民族再造复兴,我愿意奋斗终生!”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史诗巨制《觉醒年代》正在央视一套开播。《觉醒年代》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为核心事件,聚焦建党风云人物,突出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革命先驱的崇高理想和卓越贡献,客观全面、鲜明生动地塑造刻画了一幅立体而丰富的人物群像图。这些共产党早期革命领袖有血有肉、有理想有锋芒、有困境更有探索,他们的革命品格与斗争精神,深刻传递着爱国情怀,传播了爱国爱党、艰苦奋斗的正能量。

中国共产党是由怎样的一群人创建的?他们的初心是哪些?中国为哪些要走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何处是源起?这些是《觉醒年代》向观众揭示的疑难。该剧的叙事线贯穿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的全过程。《觉醒年代》呈现了100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热血青年演绎出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他们为中国寻找出路的种种探索和思想交锋,以及思想文化界的一系列重大事件。

辛亥革命后,积贫积弱的旧中国面貌并未得到根本改变,三座大山仍然压在中国人民头顶,军阀混战、倒行逆施、民众蒙昧、思想混乱的社会乱象,将出路疑难再一次摆在中国人面前。李大钊、陈独秀、毛爷爷等在混沌中上下求索,从新文化运动开始着手思想启蒙,力求唤醒民众救亡图存。随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他们开始接触、学习、接受、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逐渐从思想启蒙转向革命行动,倡导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实践,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使中国革命面貌为之一新。

既有李大钊、陈独秀、毛爷爷等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出的历史贡献,也有周恩来、邓中夏、赵世炎等青年革命者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实践之举,更有陈延年、陈乔年等爱国进步青年为国为民作出的流血牺牲……这些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领袖有血有肉、有理想有锋芒、有困境亦有探索,他们的革命品格与斗争精神,深刻传递着爱国情怀,传播了爱国爱党、艰苦奋斗的精神。与此同时,鲁迅、胡适、蔡元培、辜鸿铭、钱玄同等新旧文化阵营中知识分子的思想和观点也在《觉醒年代》中形成交锋,织就丰富的时代人物图谱。这组群像生动诠释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绝不仅仅是一批知识分子的觉醒,它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觉醒、全体中国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

zb258.com编辑推荐

《冲出亚马逊》观后感作文分享


军训期间,老师带领我们观看了一部名叫《冲出亚马逊》的电影。它讲述了1999年8月,我国两名特种兵前往美洲亚马逊“猎人”学校参加超乎生理极限军事训练的经历。

猎人学校的训练是残酷的,没有几个人能坚持下来。在训练过程中,他们进行了爬网、攀岩、野外生存、与贩毒分子交战等的练习与考验。

其中“吃饭”也是训练的一种。所有人的食物就是一个玉米饼、一碗汤和一公斤生牛肉,这些食物可是一般人吃不惯的。可想而知,连吃饭都这样,其它高强度的训练就别提有多难了。

这还是一般的训练。一次野外生存训练中,总教官装扮成恐怖分子将他们抓住,拷问他们谁是指挥官,两名中国士兵毫无惧色,被绑住胳膊的王晖还将恐怖分子头子踢倒在地,最后才发现是总教官。

一幕幕精彩的画面还在我的脑海中放映,电影就结束了。思考着中国特种兵的毅力,回忆着他们最后的成功。其实,说真的,与电影里的训练比起来,我们的军训、我们的学习哪里算苦,算得上是享福了。可还是有许多同学叫累叫苦,坚持不住。

现在的孩子都是生活在父母的臂弯之下,不愁吃喝冷暖,天天悠然自得,但身体缺乏锻炼,思想意识也很差。只有军训,才能让他们知道苦与累,知道在家里好,知道父母的爱,知道感恩。

电影告诉我们,我们不过是温室里的花朵,不经历风霜雪雨,永远开得不完美。电影让我们知道,走向成功就要向两位中国士兵学习,吃得苦,有顽强的意志力,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向困难进发。

这就是电影播放的目的,不是吗?教我们军训还不算苦,人生的道路上比这苦的还很多。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让我们能够吃苦,学会吃苦和懂得吃苦,做生活中的强者。

觉醒(范文)


五四运动将冰心变成了最先觉悟的那些女性中的一位。而在二十世纪的我们,又能不能在这种环境中觉醒呢?

成绩实在是太不理想了!我对自己抱怨着。没她都一样,早晨六点起床刷牙洗脸,七点到校,经过一天所谓的奋斗又回到家里。吃过饭后,洗澡睡觉。一天就过去了。

在学校所谓所谓的奋斗真的有效果吗?我质疑自己。难不成我就是主任口中的假认真假学习?不行!我要让他们对我刮目相看,意识到我也行!

很尴尬的客套了一段话,与我的好同桌好是怎么定义的?成绩呗!完美!他可以教我文科!太棒了,我的心像是被刺激到了一般欢快。

于是,艰苦的勤学之旅开始了。他夺走了我午饭的时光,下课,放学我倍感艰辛。背诵古诗词也是我的一大漏洞!同桌在我差点发狂的时候对我说:背诵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理解。每首词每句词背后都有着一个典故你先了解理解不就容易背了吗?我的心烦意乱马上褪去了。接着就得继续我的背诵大挑战!背的不只是诗词,还有内涵,段意,诗词解析

中段考就要来啦,要加油啊!平时普遍裸考的我开始有备而战了!

一年前的无所谓,一年后的完美。中间的努力和汗水也是必不可少的。高考太远,中考的古诗文默写之占六分。若你想拿足六分,你的汗水想必要浸湿你的衣裳了!

在这次中段考中,我考出了令我和老师满意的成绩,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哈!真是少不了那位好同桌帮的忙呢!

谢谢你,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你愿意挺身而出。我也愿意因你而改变!因你而觉悟!因你而觉醒!

推荐:我觉醒了


从出生到现在,我已从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变成了心机沉重,有很多小心眼的青少年。

在小学里的我无忧无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一点后果也没想,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一点后果也没想。那时的我,快乐,开心幸福,而现在的我一点也不快乐,一点也不开心。我开始变得闷闷不乐,不喜欢和别人说很多关于我的事,不喜欢和同学们在一起玩,我总是对朋友起疑心,导致我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

而且在小学里有什么就问不躲躲藏藏不骗人,而现在我却成了骗人精,因为小学时我问同学借东西,而她却直接说:我没有可以一节课之后,我便看她从抽屉里拿出一卷纸来,我就想:她为什么说没有呢,她干嘛要骗我呢?现在我明白了,她,是不想让我用而故意说谎,因为我也是这样,每当我说谎后,心里就很不舒服,感觉对不起问我这些东西的人,可是我这种感觉再一次让我觉醒,虽然我心里不好,有时借给了别人,但我需要时,问她借,她却不肯借我,我觉得现在我们都是这样吗?是不是都相互欺骗相互隐瞒吗?现在的友情靠不靠谱,我们是不是应该真心对待友谊吗?心中有一大串的问号。

在小学里还动不动骂人,动不动就哭。而刚进入初中时还是这样,在小学里不好好学习,上课玩耍,睡觉,在别人背后说坏话。

现在我觉醒了。

我明白了,为什么小学那么无忧无虑?而到现在却是闷闷不乐,就像是正准备停下脚步时马上就又有了活力,使我更加有力量。我明白了,朋友之间为啥隐瞒。我明白了,有友谊靠不靠谱,我又突然觉醒,在小学时骂人,只是嘴上一说,等过去就忘了,骂人又不能真正使自己解气,骂人只是为了发泄情绪,并没有好处,也使自己有好处,只是增加了别人对自己的坏印象对你很深的仇恨,就像一株正在慢慢生长的小芽突然有了别的力量使自己长成参天大树;我觉醒了学习是自己的事,并不是给老师学的,而是在给自己的未来美好生活而学习,学习好就是对自己的回报,对老师与父母的回报,学习要专心不能一心二用三心二意。我觉醒了,友谊之间并不真实,我们现在并没有什么,真的只是彼此利用罢了。你在别人背后说别人的坏话,别人也在背后说你的坏话,并没有什么意思。友谊并不完全是真的,我觉醒了

作者:邢梦楠

情节惊心动魄 经典电影鸿门宴观后感范例四篇


当一个人观看了部影片之后都会有所感悟,观看完的《鸿门宴》以后,心中会有莫名的感触,有很多的想法,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单一的,想法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把那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写《鸿门宴》的观后感,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作文5000网小编收集并整理了“情节惊心动魄 经典电影鸿门宴观后感”,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情节惊心动魄 经典电影鸿门宴观后感(篇一)


看完这部电影回到家中打开电脑在百度上打出鸿门宴这几个字,我想看看大家对这部电影的看法。看看有没有和我有相同的理解这部电影,发现很多人觉得这部电影不看好都认为反转了历史。颠倒是非、项羽没有历史上那样自大,骄傲。重义气,没有霸气和杀气,刘邦没有那种狡猾和弱小的性格描述,范增和张良大家都觉得缺少了什么。

毕竟是120分钟的电影,要去描述一本千年的历史很难。再说写上下5千年的作者也不可能完全的去知道里面的每个细节,拍一部好电影很难。要去把握很多细节,鸿门宴的导演我很佩服,用不同的位置和时间分段去分开时间来描述每个人物的闪烁点。很难的。

范增的忠让感到很伤心,就好象他说的那句话,还有一种棋叫两败俱伤。张良的忠换来的是刘邦的追杀,最后虽然没有死,可电影结束的时候打开那大门。回忆一下进入了张良的内心,最后一个一个的倒下,樊哙的忠勇叫刘邦脱下龙袍。我和你出来跟随你怎么多年。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前不是说好了打完战。一起回家乡和大家喝酒的嘛,很辛酸的一句话,樊哙自杀了。他死也不明白刘邦的想法为什么要这么做。韩信在电影里是一个很有自信的一个人。就因为在刘邦面前说了两次,这样的话,等事情完了’我要得到我应得的。最后刘邦打开了从项羽死后得到的锦囊。韩信引来了乱箭之死。连环计的展现还挺吸引人很值得去思考。

情节惊心动魄 经典电影鸿门宴观后感(篇二)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一直很想看新版由李仁港导演的《鸿门宴》,错过了去影院观看,所以想在网上看,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没有如愿,费了很多周折,就耽搁下来了,好不怅然!

今晚看完新闻偶而转到电影频道,正赶上快要上演《鸿门宴传奇》,我原以为是旧版的《鸿门宴》,但是,令我惊喜的是新版的,就是我要想看的,喜悦的心情难以言表!

停下了别的事情,坐下来,全神贯注地观看,看过之后,真的感觉是一部优秀的制作。具备一部好的影片具备的要素:好的题材、好的剧本、好的演员、好的导演、好的制作团队!

鸿门宴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早已成为人们熟悉的典故,“霸王别姬”的故事也已成为千古绝唱。电影的题材既是历史片也是战争片,之前也有拍摄过,要想有所突破,就必须有创新、有超越,对导演和演员都是新的挑战。

影片拍得立意独特,既尊重历史又有所创新,以全新的视角刻画人物并发挥想像,突破固有的模式,并以一个老者叙述的口吻,显得寓意深长、前后呼应。看罢让人浮想联翩、心潮澎湃!

影片对人物的刻画尤为成功,人物形象饱满、呼之欲出,导演好像不去特别关注人物是谁,而是更多心思倾注在人物的形象与真实以及人性的特点;而不只在于人物的成功与失败。在那个年代,也许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但是以我们现代人的眼光看,我想就不要更多去关注成败,而应更理性地去看人性的东西:时势造英雄,剧中的豪杰都可称之为英雄!刘邦赢得不光彩,项羽输得很体面……黎明、张涵予、黄秋生、冯绍峰等演员表演可圈可点,刻画人物栩栩如生。

影片的开始和结尾衔接自然,真乃画龙点睛之笔,让人回味无穷!这恰恰是最能打动人的地方,也最能看出导演的功力!

《鸿门宴传奇》是一部好影片,感谢导演给我们制作了一道丰盛的文化盛宴!

情节惊心动魄 经典电影鸿门宴观后感(篇三)


今日周末,应先生倡仪观看电影《鸿门宴》。对于年少时所学的《鸿门宴》我如今只记得其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之类。具体细节,全然忘记得一干二净。今日只说说我看此电影版后心中所感。

首先是咱们第一号男主角:项王:项羽任性,刚直,武艺超群,他不是一个可以取天下的政治家,但他是一个英雄。我最喜欢李清照的就是“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他是活得最真实的一个人,一切按照自己的意思。在我心目中,他就像金庸笔下的“大侠”。他和虞姬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至死不渝,生死相随。项王一代英雄,豪情万丈,但他同时又有着满腔柔情,细致入微的爱护和体贴着虞姬。虞姬得此厚爱,亦死而无憾,最终一剑毙命,与项王生死与共,永远在一起!

我心中排第二的当是范增。电影刚一结束,我就忍不住跟先生感叹:“范增演得太好了!”电影里的范增堪比诸葛亮,料事如神,会占卜吉凶,一流的棋手加谋士。可惜,他太爱咱们的项王,时时处处为其排忧解难,致使咱们的英雄凡事有指望,有靠山,只能一辈子长不大。看到项王事事问范增拿主意,没了范增整个一武夫的'样子。我是痛下决心,儿子大了决不留在身边。上大学离我是越远越好。

张良,才华横溢。和范增有惺惺相惜之情。他让我想到杨修。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还好张良没有被刘邦害成,侥幸逃脱了。张良还让我想起小时候猜的谜语“张良拉住韩信衣”答一水果。实留(石榴)。嘿嘿

韩信青史留名。小时候也读过他甘受胯下之辱的故事。记得那时候很佩服他。现在想想,他和很多助“纣”得天下的人一样,下场之惨。唉,觉得人世之争真是毫无意义!还不如我午休半时辰的美好时光呢!哈哈哈

萧何和许多陪主子打江山的人一样,最后被乱棍打死!真是不胜心寒。整部电影看得我心都要碎了。先是项王被张良所骗,离间了他和他的亚父范增;接着是霸王乌江别虞姬;再下来就是刘邦清除随自己征战之人。对于得了天下后不信任身边的人,处理得我最满意的当属宋太祖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

虞姬,美丽,聪慧。真是慧质兰心。她由我最喜爱的女星刘亦菲所饰演。温婉,贤淑,美丽。她演的是我心目中的虞姬形象,大爱。哈哈。

刘邦,最不愿意说他了,可是他毕意是鸿门宴上一等一的主角。多疑,心计特别深。我平生最恨这种人。可是,想想他所使的手段都是官场必备啊,真替那些当官的累!想到此,心中不免一乐,嘿嘿,还是咱这小老百姓最快活。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朝无酒喝凉水!没有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不用每天揣摩别人的心思活,真是好不潇洒快活!

昨天竟忘了说项伯了,项伯啊项伯,说你善良吧,你应该杀过人吧。在战场上你怎么不对自己的对手仁厚,却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对自己的亲侄子的对手仁厚。我太佩服你了!

情节惊心动魄 经典电影鸿门宴观后感(篇四)


有一种棋,叫两败俱伤

对比电影版《鸿门宴》和课本上的文章以及我所了解的历史知识,电影在情节设置和人物塑造上有不少的改变。任何一种翻拍都会加入导演自己对这段故事的理解,褒贬不一,但是我觉得,《鸿门宴》的改编却比原著更加紧凑,人物形象也更加鲜活。

在所有人物里面,我最欣赏的是项羽。项羽这个人物形象,总结起来就两个字,霸气。他有豪气,才会毫不犹豫在酒馆救下虞姬;他义气,才会有四面楚歌时项庄的拼死相随。有人说项羽太优柔寡断,在鸿门宴上放走刘邦,才引来后面自己的溃败。但是我却认为,项羽不是输在有刘邦这个对手,不是输在刘邦有众多有志之士,而是输在自己对同伴的不信任。鸿门宴的最后,项羽要刘邦杀了张良,否则不放他走。一开始,我以为这是项羽设计的计谋,目的是要刘邦、张良之间产生隔阂。但是看到后面,他因为张良的一句话,就开始怀疑为项家卖命多年的范增,我不禁否定了我之前的看法。项羽应该只是被短暂的胜利冲晕了头脑,想羞辱一下刘邦阵营的人,却没想到给了他们翻盘的机会。我不禁在想,张良假装想投靠项羽时,故意说出与范增相反的看法,为什么项羽想都没细想,就怀疑范增呢?我想,张良正是利用了项羽短暂胜利的心理。他知道刘邦节节败落,项羽越走越高,走得越高,可以相信的人就越少,想去相信人的心就越淡薄;同时,他也迎合了项羽想要铲除刘邦的心理,让站在对立面的范增明显处在劣势。其实就像是刘邦在最后说的那样,站的越高,相信的人就会越少,这是得到权力所必须付出的代价。项羽空有一身豪气,却没有足够的胆识,也没有足够的决心去相信别人,最后才落得四面楚歌的下场。我想这是他最后落败的根本原因。再说刘邦。看电影时一直不太喜欢他,或许是因为他没有刘邦的那种豪气。他有报国为民的决心,却没有争夺天下的野心。不过,我想导演这样设置,是想突出刘邦身上所特有的仁爱。他挟持虞姬来挟制项羽,却细心为她找回丢失的旧琴;他虽想夺回持政权,但却愿意拱手把咸阳让给项羽,来避免百姓再次经历战争。在我看来,他之所以能胜项羽,正是因为他这份仁爱,让他敢于去相信别人,让他能放手让张良去诈降。但是仁爱如刘邦,最后也逃不掉因猜忌、怀疑而错杀忠臣的命运。精明的他为何会宁愿杀害追随自己多年的功臣,也要相信范增的一张纸?难道他不知道范增老谋深算,计策多吗?我想不是,从最后樊哙自刎他痛心的样子可以看出,他其实是很珍惜这些兄弟的。只是坐在高高在上的皇位上,很多事情不是不能信,而是不敢信。宁愿错杀一百,也不放过一个。这也是每一个权力者的悲哀。他们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也将自己与所有人隔开,这也是所谓的高处不胜寒。

在我看来,整个电影其实是在讲述一个关于信任的权力斗争。同时也写出了无论是项羽还是刘邦的无奈。作为一个权力的争夺者,他需要信任来招揽更多的人才,辅助自己克服一系列难关;然而当他得到权力,他又必须摈弃信任,因为信任别人,就是给他一把可以刺伤自己的利剑。权力是诱人的,同时,它也是冰冷的。历史上看,刘邦赢了,他赢得江山,赢得天下,但是同时,他也输了,他输了自己的心。

正如张良最后所说,有一种棋,叫两败俱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