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5000网

幼儿活动PPT内容课件

发表时间:2024-11-06

幼儿活动PPT内容课件(必备4篇)。

幼儿园语言课件已经为大家准备好啦,老师们,大家可以参考以下教案内容,整理好自己的授课思路哦!

幼儿活动PPT内容课件 篇1

[教学内容]

这首诗是北宋哲学家邵雍所作,短短的20个字中,就有10个数字,这10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巧妙地将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等景物编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宁静、清远、恬淡、秀美的山村风景画。

全诗描绘的意境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炊烟袅袅的小山村,村子里有几户人家,山顶上有几座小亭子,路旁盛开着美丽的鲜花。

诗中的“二、三”虚指方圆之地,“四、五”泛指村落之小,“六、七”体现亭台之隐约可见,“八、九、十”形容山花烂漫,多而绚丽。

整首诗朴实有趣,琅琅上口,令人回味不已。

[教学目标]

1.会认“三、台、六、十、花”五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山村景色的美丽、恬静。

[教学重难点l

认识5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设计理念]

变“逐字逐句地说文解词”,为“以情激情,情中导学的自主学习”。

1.创设情境,步人诗境。低年级古诗诵读的教学要照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力求做到人情人境,激发兴趣,把学生引人一个如诗如画般的世界,突破学生思维从形象到抽象过渡时情景与思维脱节的难题。

2.自读自悟,了解诗意。让学生不断地在自主朗读、合作交流中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懂诗意。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加深对古诗的了解,享受审美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都会数数吧,我们来个数数比赛,从1到10看谁数得准。

2.1—10是十个有趣的数字,宋代有位叫邵雍的诗人把它们串在一起,写成了一首美丽的诗,咱们一起去读读吧!

3.(出示课题)谁会读课题?(指名读,齐读。相机纠正“二”“三”的发音)

二、借助拼音,初读古诗

1.请大家打开书,借助拼音,自己读读这首小诗,要读准字音哟。(学生自由试读)

2.(出示课后双横线中的字)这些字中有你认识的吗?给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认识的。

3.调皮的生字宝宝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都躲到古诗里去了。你能在诗中找到它们吗?快拿出铅笔,用横线把这几个字标出来,再借助拼音大声读3遍。(学生圈划生字,认读生字)

4.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读读这5个宇。读准了,一起夸夸他;没读准,一起帮帮他,好吗?(学生分组练读生字,互相纠正字音。

教师巡视指导。

5.过渡:这些字你们都会读了吗?现在,老师可要检查了。

(1)(出示“三”、“十”)

①谁会读这两个字?(指名读)

②大家都来读一读,你发现它们在读音上有什么不同吗?

(提醒学生读准平、翘舌音)我们再来读一遍,好吗?(学生齐读)

③诗中还有哪些字是平舌音,哪些字是翘舌音呢?(学生说,教师一一出示“村”、“四”、“座”、“二”、“枝”)看看谁的小舌头最灵活,能把这几个字都读准。(指名读,教师伺机正音)

(2)(出示“台”、“六”、“花”)这3个字谁会读?(指名读,齐读)

(3)“小小火车开起来,快快开到——”(随机抽字卡,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4)(出示“烟村”、“亭台”)谁能当小老师教大家读这两个词?(指名带读,提醒学生读准后鼻音)

(5)(把去掉拼音的生字词写在花朵形的卡片上,贴在黑板上)在花儿的反面,藏着一个字词宝宝,如果你能正确、大声地读出它的名字,这朵花就属于你了。

①(请学生上台随意翻卡片认读)读对了,大家鼓鼓掌;没读准,大家摆摆手。

②请读对了的同学带着大家读一读。

6.字音都读准了,谁能把古诗连起来给大家读一读。(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当小评委,看他读得准不准,通不通。(师生评议,在评价中渗透朗读方法)

7.请全班同学一起朗读古诗。(齐读)

三、借助画面,诵读古诗

1.过渡:想去郊游吗?今天我们就到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去游玩吧。

2.(在音乐中出示画面)瞧,在这座小山村里,稀稀落落地坐落着几户人家,烟囱里偶尔飘出缕缕青烟。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在葱绿的树木间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座古色古香的亭子。村子周围,到处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

3.在这样一个小山村里游玩,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体会。)

4.山村风光的确很美,诗人也用一首诗来赞美它。(教师配乐范读古诗)

5.(出示第一、二句)

(1)(出示画面)一眼望去,二三里路远的地方,你看到了什么?(几座房子)小山村的烟囱里有时会飘出袅袅炊烟,这就是“烟村”。

(2)谁愿意把第一、二句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

(3)没走多远,就看到了美丽的小山村,多轻松啊。村子不大,只有几户人家。谁再来读读第一、二句?(指名读,齐读)

6.(出示第三、四句)

(1)(出示画面)快看,远处的小山上有什么?(亭子)亭子也叫“亭台”。近处,有什么?(开得正艳的花朵)

(2)请把你看到的美丽景色介绍给大家。(自由读,指名读,分男女生读)

(3)村子四周的景色这么美,我们一起美美地读读吧。(齐读)

7.同桌的两个同学合作,一个读第一、二句,一个读第三、四句,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8.谁能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大家闭上眼睛认真听,看他能把你带到那美丽的地方吗?(指名读全诗,在评议中进一步感悟山村的秀美,激发学生的情感。)

9.炊烟袅绕的村庄,古朴美丽的亭台,艳丽芬芳的鲜花,组成了一个多么幽静美丽的世外桃源。让我们再放眼去看——看吧.

(配乐齐读)

四、借助游戏,背诵古诗

1.过渡: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吧。

2.(给每个小组发一个卡片盒,在盒子里有这首古诗的每个字)每组四个人,共同将卡片摆成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古诗。然后,第一个人朗读古诗的第一句,第二个人接着朗读第二句,依次类推,看哪组摆得快,读得好。(学生练习)

3.请你当个小小宣传员,介绍一下小山村的美景。(学生自由背诵,用击鼓传花的方式指名配乐、配画背诵)

4.小结:听了你们的诵读和介绍,老师也喜欢上了小山村、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背诵古诗,让更多的人也喜欢它,好吗?(师生共同背诵)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找找其他含有数字的古诗,读一读,并和小伙伴交流。

幼儿活动PPT内容课件 篇2

活动目标:

1、体验、感受秋天美好的景色,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2、欣赏散文诗中洋溢的欢乐气氛,初步尝试创造性地学习散文诗的仿编。

3、懂得关心爱护老人。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重难点分析:

重点——感受散文诗中水果娃娃欢迎秋爷爷时的快乐心情,并有感情地学习朗诵散文诗。

难点——初步尝试仿编散文诗。

活动过程:

一、欣赏课件,请幼儿讲述自己眼中的秋天。

问: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那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师:秋天多美啊,我们一起来欣赏秋天美丽的景色吧!(播放课件)

问:欣赏了这么美丽的秋天,谁来说说你对秋天的感受。师:我们常常把春天比作春姑娘,把夏天比作花枝招展的夏姐姐,秋天是个成熟、收获的季节,所以,人们常常把秋天比作秋爷爷。小朋友,你们喜欢秋天吗?欢迎秋爷爷吗?那就让我们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呼喊一声:“欢迎秋爷爷”!

二、教师将散文诗编成故事进行讲述,为幼儿学习散文做好铺垫。

问:有哪些水果娃娃们欢迎秋爷爷?它们是怎样欢迎秋爷爷的?

三、利用课件欣赏散文诗。

四、利用课件分句欣赏、学习散文诗,通过语言、动作、变幻多种有趣的形式,逐句感受、理解散文诗,体会水果娃娃快乐的心情。

问:你最喜欢哪个水果娃娃?它怎样欢迎秋爷爷?(点击课件)

问:为什么山楂娃娃点亮小红灯?柿子娃娃挂起打灯笼?你觉得它们是怎样的娃娃?

1、完整欣赏一遍。

2、师幼有表情地朗诵散文诗 。

五、趣味仿编。

问:还会有哪些水果娃娃也来欢迎秋爷爷呢?

六、延伸活动。

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也来欢迎秋爷爷吧!

幼儿活动PPT内容课件 篇3

活动目标:

1、结合数字“1”到“10”,初步学习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体验古诗的韵律之美。

2、感受诗歌描写的美好意境,增进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热爱。

活动准备:

ppt课件古诗配乐朗诵mp3古筝曲《渔舟唱晚》mp3

活动过程:

一、播放配乐动画,幼儿初步感受古诗意境。

1、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春游吗?你在春游的时候看见了什么呢?(幼儿个别回答)古时候有一个人他也很喜欢春游呢!他在春游的时候都看到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播放配乐动画,幼儿完整欣赏。

提问:你都看到了什么呢?(师依据幼儿说出的事物,点出相应的图片)

3、教师按古诗内容边操作ppt,边小结:

刚刚宝宝们看的非常仔细,古时候有一个人出去游玩,不知不觉就走了二三里的路(点出箭头图标)。他看见了有一个小村庄,里面住着四五户人家,家里的烟囱啊还冒着做饭的炊烟呢(点出箭头图标);走着走着,他又看见不远处有几座休息的小亭子(点出箭头图标),路边呀还有许多美丽的鲜花在开放呢。于是他停下来静静的观赏这些美丽的风景。

二、播放古诗配乐朗诵,幼儿欣赏古诗,初步掌握古诗内容。

教师:小朋友你们觉得这样的风景漂亮吗?很优美!这个人呀,他也很喜欢这些美丽的风景,于是就把它们写成了一首好听的诗,诗歌的名字叫《一去二三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1、听配乐古诗朗诵《一去二三里》。

(师操作ppt,古诗图片随配乐朗诵滚动播放)

2、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幼儿尝试说出古诗的内容(师操作相应图标)

3、幼儿再次欣赏古诗,师引导幼儿理解诗意。

教师:我们再来听一听这首古诗,看看还有哪些地方我们没听出来的呢?

(师示范朗诵古诗)

4、幼儿再次尝试说出古诗内容(师操作相应图标)

5、师小结:图片已经全部找出来了,那这首诗里一共有多少个数字呢,10个,它们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出现的。

三、幼儿学习朗诵古诗,感受古诗韵律。

1、师幼集体朗诵。(幼儿看图标初步尝试朗诵)

①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着图把诗歌完整的念一念,你们会吗?

②古代的诗歌常常用短短几句话就能把一件事说清楚,所以我们宝宝在朗诵的时候要慢一点,音要拖的长一点,这样不仅好听,别人还能听的懂。(引导幼儿掌握图标空格处表示要把音拖的长一些)

2、隐藏图片朗诵。

(教师操作ppx隐藏相应的图标,直至把图片完全隐藏,帮助幼儿记忆古诗内容)

①教师:小朋友念的真好听,数字宝宝们听了也很开心呢,它们想和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戏呢。你们想玩吗?你想把数字几藏起来呢?(幼儿朗诵)

②你还想把数字几藏起来?(幼儿朗诵)

③如果数字宝宝们全都藏起来你们会念吗?(教师全藏图片,幼儿朗诵)

④这都难不到你们,现在要加大难度咯!图片宝宝也要藏起来了,敢挑战吗?(师藏四副图片,幼儿朗诵)

3、借助动作朗诵。(师播放配乐古筝曲)

教师:古代的诗人在作诗的时候不仅仅嘴巴念,还有动作呢!(幼儿边做动作边朗诵古诗。)

四、师总结,结束活动。

师总结:其实在我们古代还有很多诗人创作了古诗呢,等你们进入小学以后就能学到更多好听的古诗啦。今天我们学习的古诗,名字叫《一去二三里》。它是我国宋朝的诗人邵康节写的诗。这首古诗啊让我们欣赏到了美丽的乡村风景。宝宝们,春天来啦,我们幼儿园也有很多美丽的风景呢,我们一起去找一找我们幼儿园美丽的风景吧!

幼儿活动PPT内容课件 篇4

一、活动目标:

1、体验作品中小朋友对苹果娃娃的关爱之情。

2、能理解作品的主要资料,掌握作品的主要情节。

3、学会如何与新朋友相处。

二、活动准备:

在日常生活中已引导幼儿画过苹果。

三、活动过程:

1、儿歌表演法导入课题:我是一个大苹果。

2、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倾听。

(1)提问:你见过会说话的苹果娃娃吗?今日教师要给你们讲一个《苹果娃娃》的故事,故事里的苹果娃娃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2)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提问:故事里有谁?讲了一件什么事?小朋友们是怎样对待苹果娃娃的?

(3)分段讲述故事,边讲边提问,帮忙幼儿理解作品资料。

提问:敏敏是怎样画苹果娃娃的?为什么说苹果娃娃度过了欢乐的一天?苹果娃娃还愿意上幼儿园吗?为什么?

3、引导幼儿思考并讨论:你愿意上幼儿园吗?为什么?如果我们班来了新朋友,我们应当怎样做?

四、活动延伸:

在游戏活动时组织幼儿分主角表演《苹果娃娃》;并画一画自我想象中的其它娃娃。

五、活动反思:

这是一篇意境优美的童话,情节简单,故事发生的场景幼儿也比较熟悉,幼儿比较容易理解。明白了要和朋友友好相处,如何对待新朋友。异常是对主角表演很感兴趣,调动了幼儿的进取性,课堂气氛活跃,到达了预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