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式教研活动总结(精选6篇)

发表时间:2025-02-07

研讨式教研活动总结(精选6篇)。

教研活动是一种深化教改,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总结(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研讨式教研活动总结 篇1

20XX年6月我校与德岭山学校举行了连片教研活动本次活动高效务实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值得肯定的地方:

1、授课教师均做了充分的准备,有效进行了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起到了帮、传、带的作用。

2、课堂教学中表现为教师语言简洁明了、富有亲和力,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训练,以及知识的小结。

3、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强,能结合学生实际将教育新思想、新理念贯穿于教学活动中。

不足的地方:

1、教师处理教材时应突出每个环节的重点,做到心中有数,注意课堂内容中生成的东西,多关注学生。

2、关于做一做的处理欠妥。

研讨式教研活动总结 篇2

本次教师教学研讨活动于xx月xx日在我校多功能厅成功举办,通过交流与分享,促进教师之间的教学思想碰撞,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活动吸引了全校各学科的众多教师积极参与,大家围绕“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的主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活动总结如下:

一、活动亮点

1、多元化分享:活动中,多位优秀教师代表分享了他们在教学实践中的成功案例与独特见解。从课程设计的创新思路到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从激发学生兴趣的策略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内容丰富多彩,为参会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

2、互动性强:本次活动特别设置了互动环节,鼓励教师之间自由交流、提问与解答。现场气氛活跃,教师们纷纷就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咨询,同时也积极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案和教学心得。这种互动不仅加深了教师之间的了解与合作,也有效促进了教学经验的传播与共享。

3、专家引领:活动还特别邀请了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专家们从理论高度出发,结合具体案例,深入剖析了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挑战,以及如何在教学中融入新技术、新理念。讲座内容深入浅出、精彩纷呈,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

二、收获与反思

1、收获:通过本次研讨活动,教师们不仅收获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大家深刻认识到了教学创新的重要性。许多教师表示,他们将把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活动也增强了教师之间的凝聚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反思:虽然本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教学研讨活动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反馈意见,不断优化和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育事业的进步。

本次教师教学研讨活动是一次成功而富有意义的盛会。它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更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我们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一定会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研讨式教研活动总结 篇3

教研活动是一种深化教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与学生素质的有效手段。为提高山东省教师的素质,加强教师之间交流,我省在相关部门指导下连续第三年进行研修活动,成效显著。

领导重视研修工作,把该项工作纳入学校的总体规划:特别是教学应用的研究,又成立了相应的应用机构,教研小组。以骨干教师为主力的教研队伍,带领着广大教师积极参的研修活动。同时制订了一些鼓励教师开展教研活动的措施,以提高教师开展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并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

一、了解到很多优秀教师的课堂理念

此次研修活动,请了大量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学理相互交流,让教师们不门便可接触到大量教学资源,为以后的继续学习打下很好的基础。

二、全省教师沟通增加,全面了解

这次全省规模研修活动,通过网络平台,文章展示,评论互动,使得各地教师较强了沟通,更加深入的理解对方,有利于日后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教学研究成果丰硕

大批教师写出了自己的远教体会,论文,经验,获得了督促了教师的成长。

四、对必修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大量专家教师的指导,对于必修二的知识点分布,课程设置,隐含知识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有利于日后进行课堂教学和研究。

从本学年教研活动中我校教师还体验到:教学应该有所针对,不仅重视学习结果,还要重视学习过程,更让学生体验参与过程的乐趣;教学不是告诉,不是传授,是感悟,是诱导。

研讨式教研活动总结 篇4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校全体数学教师按照学校安排,于11月24日——11月29日进行了听评课活动。全体数学教师积极参与,以“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为主题,开展教育研讨活动,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这次课堂教学值得肯定的有以下几点:

1、能够较好的研究教材,教学目标定位准确,重难点的突破上采取措施合理,引导方法得当。

2、教学思路清晰流畅,教师点拨作用发挥的较好,使得数学知识的形成达到顺其自然的效果。例如:XX老师上的《商不变的规律》,XX老师上的《分数的加减法》。

3、能够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抽象出所学知识,注重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例如:XX老师上的《三角形的面积》,XX老师上的《倍的认识》,还有张立强主任上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X老师上的《11~20各数的认识》。

4、能够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充分让学生从事数学活动。例如:XX老师上的《观察物体》。

5、注重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例如:XX老师上的《商不变的规律》。

6、注重对学生的评价与鼓励。例如:XX老师上的《三角形的面积》。

7、注重数学学习习惯中说的习惯培养、观察的习惯培养、积极动脑思考的习惯培养、认真听讲的习惯培养。例如:XX老师上的《三角形的面积》、XX老师上的《倍的认识》、XX老师上的《观察物体》、XX老师上的《分数的加减法》、XX老师上的《商不变的规律》、张立强主任上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全体数学教师除了能按时听课、认真做好记录外,在每天的评课活动中也都能及时参加,对当天所听的课提出宝贵意见。其中有以下几点需要各位教师在以后教学中需要注意:

1、年轻的教师有年轻教师的优势,接触的是比较现代的教学思想,更新的教学观念,能及时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老教师有老教师的优势,对整个教材的把握更有深度,对整个小学数学的知识体系更全面。可能很多老师认为年轻老师上课比较占优势,但在数学教学中,能够对教材深入了解,准确把握才是最重要的。

2、课堂教学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设计合理、有效的教学过程。数学知识的学习讲究一个水到渠成的自然效果,一个知识、一个规律、一个结论,怎样给学生说,学生才能够容易理解、容易接受,需要教师很好的琢磨;设计怎样的学习过程,才能达到循序渐进的效果,才能显示出数学的逻辑性,才能让学生学的舒服。

3、练习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和实用性。练习方式固然要多样化,但是不要走过场,练习课中常常会暴露出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缺陷,此时就应当及时发现,并且展开针对性的讲评,务必作到当堂的内容当堂巩固,及时消化,做好练习与其评价的相互统一完成。

学生通过练习这种学习实践活动,可以巩固和加深已学的知识,并在练习活动中初会学会运用知识于实际的本领,在合理设计的练习过程中,掌握技能技巧。练习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其创造能力,并培养对学习认真负责和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因此,精心设计好练习至关重要。

4、评价在一堂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评价及时、恰当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巧妙的运用激励语言,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注意组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组织可以说是一连串的工作:首先,讲课前要组织学生,可以查一查学习用品,想一想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其次,讲课过程中,教师的注意要分配到每个学生身上,可以通过语言、声调、手势等提示学生。

研讨式教研活动总结 篇5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学经验的交流,我校于近日举办了一次小学教师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共有20位教师参与。

活动分为三个环节。首先,几位教师分享了各自的教学案例,介绍了在日常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有效的解决方案。通过实用的案例分析,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尤其是在课堂管理和学科渗透方面的'经验分享,引发了热烈讨论。

其次,我们进行了小组讨论,围绕“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主题展开。教师们积极发言,交流了多种教学策略,如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开展趣味游戏等。这些新颖的教学方法不仅增强了教师们的实践能力,也为今后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最后,活动在总结发言中结束。校领导对本次研讨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鼓励教师们持续探索和创新,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本次教学研讨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支持的重要性。希望今后能够继续举办类似活动,以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学生营造更加积极的学习环境。

研讨式教研活动总结 篇6

随着“互联网+教育”时代的来临,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势在必行。为了提升我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打造高效课堂,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我校拟于20xx年xx月xx日开展“信息化助力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通过广大教师亲自参与听、评课,研讨交流,绝大部分教师感到开展这样的活动,是较为成功的,起到了公开示范作用,广大教师们在教学各个方面都感受到很大的震撼和启示。现就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活动目标

依据义务教育20xx版课程标准,以此次教学研讨会课例为研讨对象,针对学科课型特点,利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的模式、研磨教学策略、探索教学方法,满足师生对新课堂理论依据的需求,最终实现一节符合新课标要求、适合学科课型特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高效课堂。

二、活动成果

(一)领导教师重视程度高。

全校广大教师重视程度高。不管是老教师,还是年轻教师,不管是听课还是评课,大家从思想上、行动上,都非常重视这次活动,把它当作一次学习、交流及提升教学能力的机会。王校长对此次教研活动作诗一首给予高度评价,“基本均衡真是好,绝对公平无处找。教学研究促提高,顶层设计少不了。毛遂自荐勇气大,兼收并蓄方为高。台上精彩人称道,幕后辛劳别忘掉。团队需要正能量,彼消此长负能跑。舞台大小看自心,天宽地阔自英豪。山朗水润灵秀地,人才辈出看今朝。”

(二)备课充分、设计科学。

在备课中,执教教师能够精心利用希沃白板制作课件,积极大胆改变原有的教学思路,力求使自己的授课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特别是贯彻新课改理念上有较大进步,教学双边关系进一步趋向合理,师生关系逐步和谐,教学民主得到了体现;

课堂教学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她们都非常注重研究教材教法,把知识和能力既深入浅出又扎扎实实的传授给学生。

(三)从重教师“教”转变为重学生“学”

要实现从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首先必须彻底改变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改变教师的“导演”和“唯一主角”的地位,让学生和教师成为戏中的“主角”,共同参与教学过程。这就意味着教师要由传统得知识传授者、学生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再也不能把“传道、授业、解惑”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本次教研会的四位执教者能够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

(四)重视恰当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希沃白板授课时恰当运用课堂活动、手写、蒙层、橡皮、克隆、屏幕移动、视频、放大镜、计时器、画板、图片保存、页面预览、拖放组合、圈注等功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互联网+的时代,传统教学模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我们需要利用互联网来优化教育,使其为教育服务。此次活动不仅引领教师对信息化助力高效课堂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而且进一步激发教师的思考,如何体现以生为本,提高课堂效率。从而促进教师思维信息化、教育理念信息化、教学习惯信息化,不断地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通过此次教学研讨会,大家能够从中感受到执教教师教学的精彩,感悟到自己教学中的遗憾,从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在哈小这片教育的蓝天下,有骨干教师领雁前行,有青年教师同频共振,有全体教师辛勤努力,我们一定会展翅高飞。2019,我们继续砥砺前行,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