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亲子教案

发表时间:2025-03-11

最新音乐亲子教案(经典八篇)。

音乐亲子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给予幼儿愉快、轻松的情感体验,愿意参与活动,能将情感带入歌曲中,有感情地演唱。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爱护树苗苗、保护大自然的良好习惯,树立幼儿的环保意识。

3、学唱歌曲,感受3/4拍的节奏以及歌曲既抒情又热烈欢快的情绪。

(二)活动准备:

组织幼儿到户外观察园内的景色、乐曲带。

(三)活动过程:

1、讲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

指导语:春天来啦,小草醒啦,它们伸伸腰、抬抬手,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略)

小结:我们大家要爱护树苗苗,让它们快乐的张大,同时我们也要保护我们的大自然,让它变得更美丽。

2、学习歌曲。

1)老师无伴奏清唱,让幼儿听清楚歌词。

提问:歌曲中唱了什么?

2)、教师带幼儿一起熟悉歌词。

3)、教师弹唱,幼儿打节奏,听旋律。

4)、学习打3/4拍节奏,边打边念歌词。

老师和幼儿一起,练习2~3遍

5)、老师和幼儿一起轻声地合唱歌曲,引导幼儿一边演唱一边想象树苗苗随风摆动的样子。

3、幼儿自由表演。

熟悉歌曲后,幼儿利用根据歌词内容自编动作,边唱边跳。

音乐亲子教案 篇2

目的:

学习动作和节拍一致,享受群体欢乐。

前提:

有节奏感,会模仿成人动作。

方法:

家庭所有成员拉成大圈,按录音机的音乐做节律的活动。

如“1、2、3,左右左”,脚在地上踏步,第4拍时拍手转向右侧。再“1、2、3,左右左”时面向圈内,第4拍时拍手转向左侧。原地踏步不出错后可以改为向右和向左,向前和向后踏步和转身。动作可以随音乐而改动,孩子在拉大圈的游戏中,感到自己是其中的一员,享受到群体游戏的快乐。

托幼园所孩子都喜欢拉大圈,如果一同背诵儿歌“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当第一个木头人倒下时全体哗啦都倒下,孩子们也会感到十分开心。由教师按律动的规程在音乐节奏下练习律动效果就会更好。平日的工间操就是音乐律动,不妨回家教孩子做几节容易的工间操,对身体大有好处

音乐亲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熟悉音乐旋律的基础上,通过多种不同肢体动作来表现乐曲。

2.能够按规则跟随乐曲节拍进行模仿和创编舞蹈动作。

3.感受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具:音乐《海草舞》、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兴趣。

1.今天我请小朋友们到音乐王国去做客。

2.音乐王国里住着美丽的仙子,还有许多好玩的游戏,一起去看看吧!

二、学看图谱,练习舞蹈。

1.走啊走,我们来到了钢琴城。

2.出示图谱,幼儿练习。

提问:(1)这个图谱是什么意思?你能看懂吗?

(2)谁能用动作来试一试?

3.随机出示图谱,幼儿迅速做出相应动作。

4.组合图谱,学习舞蹈。

提问:(1)这些动作,组合起来会怎么样呢?

(2)我们跟着音乐来试一试吧。

(3)你发现这些图谱会怎样?是什么意思?

5.幼儿尝试跟随图谱舞蹈。

三、观看视频,尝试编舞。

1.钢琴城可真有趣啊!我们继续往前走吧!(来到吉他城)

2.观看视频,集体创编。

吉他城里会有什么好玩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提问:(1)视频中的老师做了几个动作,每个动作做了几次?

(2)你们想不想试一试自己编动作来跳一跳?

3.交代要求:

(1)请小朋友分成3组,创编动作并记录。

(2)记录好后,小组尝试舞蹈。

4.幼儿分组,尝试创编舞蹈。

5.幼儿跟随音乐表演。

四、完整表演,结束活动。

1.音乐王国里还有一个最奇妙的竖琴城。让我们来看看竖琴城里有些什么吧!

2.竖琴城里的仙女是什么意思?你看懂了吗?

3.幼儿完整表演《海草舞》。

音乐亲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唱问答式歌曲,用动作大胆表现歌曲内容。

2、了解动物尾巴的特征。

3、激发幼儿对动物尾巴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课件

《谁的尾巴最好看》音乐,动物头饰及相应的尾巴若干,找朋友音乐,游戏音乐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

1、师弹"谁的尾巴最好看"音乐,幼儿随音乐唱"啦"或"啊"的音

2、复习歌曲《小动物怎样过冬》

二、欣赏歌曲感受问答式歌曲轻松欢快的情绪。

1、看课件欣赏歌曲提问:歌里唱了哪些小动物,并学学它们尾巴的样子。

2、发现歌曲中问答式的歌曲特点:引导幼儿听辩出歌曲那几句歌词是提问的,哪几句歌词是回答的。

评:通过完整的欣赏,让幼儿对歌曲产生浓厚的兴趣,熟悉歌曲旋律,初步了解节歌曲所表达的意思。孩子们听后思维很活跃,把歌里唱的所有小动物都说上来了,也运用已有经验,表现了他们尾巴的样子。对问答式歌曲有了初步的'了解。

三、学唱歌词,表演唱歌曲

1、游戏:找尾巴出示贴有猴子、兔子、小松鼠、鸭子、公鸡、孔雀及它们的尾巴贴绒的黑板,师引导:小动物们遇到大的2麻烦了,他们找不到自己的尾巴了,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幼儿操作:将相应的尾巴贴到小动物身边。

2、问答式的学歌词老师问一句,孩子答一句,如师说"谁的尾巴长"幼答"猴子尾巴长";老师三句三句问,幼儿三句三句答。

3、集体跟音乐唱歌曲师引导:小朋友把小动物还有他们尾巴的特征都记住了,那就让我们一起跟音乐来唱一唱歌曲《谁的尾巴最好看》吧指导幼儿演唱休止符前面的音符时要收的果断

4、和幼儿一起创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5、幼儿自选头饰及相应的尾巴戴好,随音乐"找朋友"找到自己的同伴站一起,围成圆圈来表演歌曲。表演时,唱到谁,谁就走到圈里扭扭小屁股,晃晃小尾巴。

评:幼儿看着贴绒图片和有趣的问答形式学习歌词,在随音乐演唱时,孩子们都能很熟练的大声唱歌词,表演时也很活跃,主动创编动作大方表演,收到了很好的互动效果。

四、游戏揪尾巴,巩固幼儿对尾巴的认识师:我们来玩个揪尾巴游戏吧,每个小朋友从别人背后揪一条尾巴,然后快速跑回做位好吗?

幼儿随音乐玩揪尾巴评:幼儿快乐地玩着游戏,揪到尾巴的小朋友快速跑回座位,高兴地举着战利品。然后请孩子们说自己拿的是什么小动物的尾巴。

五、引导幼儿根据动物尾巴特征自编歌词演唱,启发幼儿对动物尾巴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1、师: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有尾巴,是什么样的,怎么知道的?

2、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动物尾巴的特征自编歌词演唱。如(谁的尾巴像小板凳,啄木鸟的尾巴像小板凳。谁的尾巴像最有趣?袋鼠的尾巴最有趣,乌龟的尾巴最有趣)等。

小结:不同的小动物有着不同的尾巴,请小朋友说说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尾巴,来和大家分享。

六、画画活动

1、画尾巴师绘画一些小动物,幼儿添画尾巴

2、尾巴配对幼儿可将动物和尾巴配对,也可将特征相似的尾巴放一起

音乐亲子教案 篇5

指导语:

1、声音是一种信息,动作、图像也是一种信息,把两者的共同点,联结在一起,可以提高宝宝的声音辨别能力及提升听觉能力。

2、本组游戏适合1个家庭中完成,通过游戏,可以增加亲子之间的沟通,培养孩子对音乐和乐器的兴趣,让妈妈更了解孩子的发展。

3、本组游戏适合3-4岁的幼儿。

游戏一:循声找图编者:祝琳游戏功能:

提高孩子的声音辨别能力及听觉能力。

游戏材料:

录音带、录音机、图片。

游戏过程:

首先妈妈用录音机录取物件发出的声音。例如:交通工具的行车声、按门铃的铃声、下大雨的水滴声等;按每一种声音准备一张图片,让宝宝面听着声音,一面依据声音找出相关的图片。

提示:妈妈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增加一些音乐乐器的图片和声音,从而增加孩子对音乐的敏感度。

游戏二:乐器演奏会编者:祝琳游戏功能:

1、模仿弹奏乐器的动作,增加对乐器表演的兴趣。

2、提高孩子的听辨能力。

游戏材料:音乐CD、CD播放器。

游戏过程:

妈妈挑选一些钢琴、小提琴、小喇叭等乐器的独奏曲,每次让宝宝听一种乐器;一面播放音乐给宝宝听,一面告诉他那是什么乐器的声音,然后叫宝宝模仿一下该乐器的弹奏动作。

提示:在游戏开始前,要确保环境安静,没有任何杂音,保证宝宝可以集中精神,请醒地听到单一的音乐声,学习把专注力凝聚。如发现宝宝对做该游戏很感兴趣,可以适当增加难度,每次听两种乐器的演奏。

第二组游戏:(3-4岁)指导语:

1、游戏是培养宝宝乐感不可多得的好方法,寓教于乐中,宝宝和音符玩得不亦乐乎。这些游戏非常适合父母在家里和宝贝一起娱乐,益智的同时,也增进了亲子间的感情。

2、此组游戏适合3-4岁的孩子玩。

游戏一:随音乐绘画编者:祝琳游戏功能:

让宝宝可以全身心地感受音乐及节奏,并知道可以跟音乐一起做游戏。

游戏材料:适合小朋友的歌曲、画板、画纸、多色的颜料。

游戏过程:

妈妈把大张画纸放在地板上并播放音乐,在宝宝的小脚上涂上颜料;开始的时候,妈妈可以拉着宝宝的小手,让宝宝根据音乐的快慢在纸上跳舞;然后再添加更多色彩的颜料,让宝宝继续根据音乐的节奏在纸上用小脚绘画。

游戏二:音乐按摩师编者:祝琳游戏功能:感受音乐的节奏和快慢变化。

游戏材料:节奏鲜明的音乐游戏过程:

在游戏开始前,家长先播放宝宝爱听的音乐10分钟;妈妈把宝宝放在大床或地板上,根据音乐的节奏对宝宝进行从头到脚的按摩游戏;妈妈在按摩时要注意节奏,每一个身体位置可以停留15秒钟;可调整速度,让宝宝感受音乐节奏的快和慢。

游戏三:风之乐章编者:祝琳游戏功能:感受音乐的节奏。

游戏材料:节奏稍快的音乐、纱巾。

游戏过程:

妈妈跟宝宝坐在地板上并播放音乐;妈妈手拿着纱巾根据音乐的节奏来挥动;妈妈鼓励宝宝用手去拿纱巾,也可以把纱巾放在宝宝的头上让宝宝把纱巾掀起来。

游戏四:敲鼓高手编者:祝琳游戏功能:

让宝宝感受音乐并开始认识音乐的节奏,直到可以跟音乐一起做游戏。

游戏材料:奶粉罐,小凳子、小盘子(塑料)、小瓶子(放了豆子、米)、小棒子。

游戏过程:

1、妈妈准备好各种用具并放置在宝宝可以碰到的地方,妈妈先带领宝宝敲击一种"小乐器"(游戏用具)。

2、妈妈开始有节奏地带领宝宝模仿敲打。

3、妈妈可以播放一些节奏简单的音乐加以辅助,让宝宝继续敲打,以增加宝宝对音乐的感受力。

音乐亲子教案 篇6

幼儿园托班音乐教案:妈妈,亲亲我

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父母与宝宝之间爱的情感。

2、通过动作的表现,感受歌曲的韵律。

教学准备:    录音带,照片,地垫每人一个,娃娃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开始

1、入场:

小朋友们,娃娃家里用漂亮的小垫子铺成了小路,我们爬上去吧。

2、热身活动:

脚尖碰一碰,碰一碰!小手绕一绕,啪啪啪!头儿摇一摇,摇一摇!

3、让我们象小钟表一样,摆一摆我们的身体。

二、基本过程

1、放录音:听一听这是什么歌曲?歌曲里唱了什么啊?

2、看看妈妈的照片,激发孩子对妈妈的感情。

“小朋友,平时妈妈亲你是什么感觉啊?你们喜欢不喜欢妈妈亲你呀?

3、“那么今天我们在娃娃家里,很开心的,我们一起和妈妈亲亲好不好呀?“

4、教师演示教具唱歌曲,唱第一句可用手指指在小脸上,唱第二句摇摇头,唱第三句双手怀抱,念第四句,摇摇身体。(幼儿可自由跟唱)

5、老师放一段好听的音乐,我们伴着音乐来做动作.

6、教师带领小儿唱歌曲。

7、教师:“你们唱得真好听,我们今天回家就唱给妈妈听好不好呀?”

三、活动结束。

音乐亲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口渴了要喝白开水。

2、喜欢听故事、看表演。

活动准备

1、图片,故事磁带。

2、小白兔、小花猫、兔妈妈头饰各一个。

3、人手一杯凉开水。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一杯凉开水,让幼儿看看、说说、猜猜杯里装的是什么?有什么用。

2、出示图片,讲述故事。故事讲到“好渴呀!好渴呀!”时,让幼儿说说该怎么办。然后教师继续讲故事,让幼儿听听兔妈妈是怎么说的,并一起模仿兔妈妈和小白兔、小花猫说的话。

3、三位教师表演故事,鼓励幼儿参与。

——三位教师分别扮演小白兔、小花猫和兔妈妈,幼儿可扮演小白兔和小花猫,重点练习对话部分。

——最后请幼儿一起来喝水。白开水好喝吗?引导幼儿说出句子:“白开水,真好喝。白开水,真好喝。”

活动建议

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千口家长也应有意识地与幼儿一起运用故事中的对话“你渴了,快来喝杯水吧!”和“白开水,真好喝。白开水,真好喝”。

附:口渴了,怎么办?

一天,天气很热,小白兔走出他的蘑菇房子,去找他的好朋友小花猫踢球玩。

小白兔把球踢给小花猫,小花猫又把球踢给小白兔,玩得可开心啦!不一会儿,他们就玩得满头大汗,连衣服都湿透了。

小白兔和小花猫躲在大树下面,一边休息,一边说:“好渴呀!好渴呀!”兔妈妈看见了,就对他们说:“你们渴了,快来喝杯水吧!

小白兔和小花猫“咕噜咕噜”喝了一大杯水,喝完水,他们觉的好舒服呀!连声说:“白开水,真好喝。白开水,真好喝。

音乐亲子教案 篇8

活动宗旨:

为促进亲子间的感情沟通,增进亲子间的相互了解和加深亲子间的感情,促进孩子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同情心、自尊心、自信心、热情之心、好奇之心、感恩之心、乐观的心态、与人沟通的愿望和技巧、意志力、爱思考的习惯和学习的兴趣等,特开展以庆“六一”为主线的“亲子音乐游戏”活动。

活动目标:(笔稿范文网 wwW.gX86.com)

1、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感受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绪和体验。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4、在亲子活动中,为孩子创设一个大胆与人交往的氛围,使家园联系更为紧密,关系更为融洽。

活动时间:

_年6月1日上午9:00—11:30

活动地点:

幼儿园塑胶场地

活动筹备工作小组:

组 长:李晓红

总 策 划:王益华

后勤保障: 张学芳

事 务 组:王晓莉 聂玉林

活动流程:

9:00-9:30 入场就坐。

9:30-10:00 开幕式。

10:00-11:30 亲子游戏活动。

比赛方法:

每个家庭以一名家长一名孩子为单位参加活动。

音乐游戏活动安排:

活动一:热闹的小池塘

班级:大一班

玩法:幼儿和成人围成圆圈,扮演池塘边的小动物边唱歌边表演动作。圈内的一名幼儿扮演小螃蟹按顺时针方向,边唱歌边按照歌曲节奏指圈上的小动物。唱到最后一句时,被指到的小动物要去捉小螃蟹,接着唱第二遍,小螃蟹可以用贴人的方法进行躲闪。歌曲停了,没捉到小螃蟹的小动物,走到圈中当小螃蟹;如果捉到小螃蟹,小螃蟹继续在圈中指小动物。

活动二:纱巾不落地

班级:大二班

玩法:此乐曲结构为AB两段.幼儿与家长坐成圆形,手拿纱巾.乐段A:幼儿与家长一手做持疆绳状,一手随音乐进行游戏动作.乐段B:幼儿与家长将纱巾揉成团,逆时针将自己右手中的纱巾随音乐节奏进行传递.游戏结束部分,幼儿与家长将纱巾向上抛起,并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接住纱巾.

活动三:六月火把节

班级:中班年级组

玩法:音乐开始时,家长和幼儿一起摆出各种各样的火焰造型,然后手拉手成一个大圆圈,

先朝左转圈,再朝右转圈。最后随音乐成双圈,两两交换舞伴。

活动四:手指变变变

班级:小一班

玩法:围成一个大圆,家长和幼儿面对面的坐着,边唱歌边做动作,上下左右做毛毛虫、小剪刀、小叉子、小铲子、小爪子等动作。

活动五:合拢放开

班级:小二班

玩法:1、幼儿和家长围成两个圆,幼儿和家长独立游戏,能够按照歌词有节奏的做相应的模仿动作;

2、幼儿和家长两两结伴,按照歌词内容有节奏地在自己和同伴身上做相应的模仿动作。

3、幼儿和家长坐在原地,分别和自己左右的同伴进行游戏,形成集体游戏。

活动六:珠心算演示

班级:珠心算兴趣班

活动七:摸摸你

班级:大一班

玩法:幼儿坐成一圈,随音乐节拍先自己拍手两下,在敲击右边同伴身体的一个部位,逐段累加敲击右边同伴身体的两个部位和三个部位,游戏继续。

活动八:逗牛

班级:大二班

玩法:一名幼儿在圈外扮演牛仔,其余幼儿扮演小牛围成圆圈.A:牛仔手持红布,围着小牛做走、甩布、用红布逗小牛的动作,小牛们面对面拍手,交换舞伴,B段:小牛捂住眼睛蹲下,牛仔把红布任意丢在一头小牛的身后,并拍他说“哈”。被拍到的小牛拿起红布围着圆圈追牛仔,牛仔为着园圈跑到该小牛的位置上。小牛没有追上就算输,牛仔被追上也算输。输的人在间奏部分,走进圈内做生气、伤心和逗乐的动作。

活动九:喜羊羊和灰太狼

班级:中班年级组

玩法:幼儿和家长围成一个大圆圈。音乐开始,幼儿和家长共同模仿喜羊羊动作,快乐的舞蹈,这时,音乐转为大灰狼来了的音乐,幼儿和家长赶快找地方躲藏,即占圈。没有占到圈的幼儿和家长就被灰太狼捉住。

活动十:碰一碰

班级:小一班

玩法:成人和幼儿边唱歌边拍手,唱到“小手碰小手”时,成人和幼儿的手掌对碰在一起(也可碰身体的其他部位)。

活动十一:袋鼠

班级:小二班

玩法:孩子与家长两两结伴,一人在前,一人在后,后这双手搭在前者的肩膀上,两人听A段音乐一同做蹦跳步。当歌曲唱到“乖乖和妈妈相亲相爱”时孩子和家长抱一抱。到B段音乐时“大灰狼”出来,两人蹲下,B段音乐结束后,“猎人”出现,将“大灰狼”打死,幼儿和妈妈一同做蹦跳步回家。

注意事项:

1、全体保教人员要高度负责,把关注每个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严防孩子走失和乱跑。

2、教师要组织好幼儿大小便,不能由幼儿自己上厕所。

3、各班要做好家长的接待和配合工作,指导好家长遵守规则和纪律。

更多精彩音乐亲子教案内容,请访问我们为您准备的专题:音乐亲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