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5000网

有关河西走廊观后感范例(4篇)

发表时间:2023-07-16

有关河西走廊观后感范例(4篇)。

我们已经为您准备好了“有关河西走廊观后感范例(4篇)”,看电影成了现代青年最热爱的社交方式之一,此时我们就可以写一篇观后感来抒发自己的内心。 我们应当把这些优秀的想法和见解记录下来,观后感写作,培养写作思路。如何正确的将感情带入河西走廊的观后感里呢?

有关河西走廊观后感范例(4篇) 篇1

作者的文笔优美飘逸,但缺乏主线与灵魂,历史深入还不够。建议有兴趣的你可以观看央视综合频道《河西走廊》的专题片,带给人灵魂的共鸣和视觉的盛宴。

不过依然感恩作者,也感恩这悠闲的假期,让我有时间、有眼福渐次展开《河西走廊》这宏大的历史篇章。回头凝望,在那久远的年代,天苍苍野茫茫的草原,白雪皑皑的高山,深不可测的峡谷,河流、湖泊、海子,月氏、乌孙、匈奴……数十个少数民族,弯弓射雕,弯刀映月,一阵阵马蹄声踏破了静悄悄的西北黎明。

丝路悠悠,驼铃漫漫,河西走廊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物质和精神的洪流相向而行、川流不息。文化是永恒的,其魅力和影响足以跨越时空。历史文化辉煌耀眼,可以明照当下,可以指导现实并启迪未来。

但愿有生之年,可以沿着这条路去走走,去触摸这两千多年前文化元素的热度,去探测这些文化遗迹的深度……

有关河西走廊观后感范例(4篇) 篇2

我属于历史知识很差的一种,原因是最开始接触的历史是南京大屠杀,刚好我算半个逃避人格,就先入为主觉得历史都是这一种以鲜血为代价建立成的!所以不愿面对,好在后面纠正了这个错误的先入为主。我很庆幸!

改变我这种观念在几年前一个比较偶然在等待时间里,无意看到介绍秦始皇的一篇文章,觉得很是震撼,一开始还以为是小说,还特意去查了更多的资料,那时才惊觉自己这种先入为主的毛病需要强制性去改掉。不然之后还是在回避历史中,错过许多我该知道的历史!

后面去慢慢接触更多的历史知识,虽然算不上完全熟知,但现在不会只停留在那一个方面,反而有着更多的求知欲!

河西走廊是我休息时看到的纪录片,它里面拍摄的景与文案是非常吸引人,最让人着迷的是故事里过程,画面感配上文案,感觉自己也在那时代跟他们一去走过那岁月。

我们现在这时代交通很是方便的,但那时都是比较耽误时间!就像最开始的张骞他是靠自己走路骑马坚持探索,其中他还经历被囚禁在匈奴地段里,囚禁时间也是比较久,还好他的心智和使命感没有因此减掉,才有了后来这一段通往文明的道路,河西走廊才进入我们的视野!

不过,我最爱的还是第二集(通道)里面讲述霍去病(冠军侯),谁会不爱一个战无不胜的少年将军?更何况霍去病还是17岁一战封侯的!19岁之前他就从乌鞘岭进入河西走廊,率部急速转战6天,连续扫荡了匈奴五个部落,斩杀了匈奴折兰王、卢胡王、歼灭匈奴军近万。还历经三次河西之战,全线打通了河西走廊!最让人难过的事,他23岁就离世了,弹幕都在说,要是这将军(霍去病)能再活30年,汉朝可以打到罗马去。就像网上常说的,多给些时间秦始皇,长城能修到国门口去!

最是热血还是霍去病那一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他22岁时,将近生命的末尾,还在“漠北大战”匈奴的圣地(狼居胥山)率大军进行了祭天仪式,史称“封狼居胥”从此匈奴再也没有能力和汉朝进行大规模的作战!因为河西走廊,彻底爱上了霍去病。

但河西走廊最让人眼前一亮的还是第七集(敦煌),里面的壁画看上去就是栩栩如生!以前的胡旋舞,在今已经失传了,但在这石窟里,胡旋舞却是凝固在壁画之中,使人遐想无限!当然这胡旋舞只是其中之一,还有其他等等数不胜数的图案与佛像。

河西走廊跨越汉、三国、两晋、隋唐、蒙元、明清、民国和新中国千年的雄壮、辉煌与苍凉。看完这个纪录片,你们若有机会就去看看这陪过历史经历一代又一代的河西走廊,它也见证过前所未有视觉享受和繁华与衰落。

最后希望霍去病这位将军候,在他现在所在的生活里,没有打不完的匈奴,有的是完完全全属于那个少年的家。虽然不清楚这是不是你的遗憾,但总是希望你得偿所愿的!

有关河西走廊观后感范例(4篇) 篇3

作为一个甘肃人,《河西走廊》这部纪录片我很早就看过,感慨和感动也颇深,却一直不曾表达过,不如就借此契机一吐为快吧。

这部纪录片分为十集,前面的九集从张骞、常惠出使西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敦煌贸易、凉州会盟等都充分揭示了河西走廊的战略地位:河西走廊既是一条御侮之路,主权之路,也是一条贸易之路,和平之路。而最后一集——《宝藏》则回归现实,讲述了玉门油田、金昌镍矿、兰新铁路等新中国重要工程,以及习近平总书记“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卒章显志地揭示了该片浓浓的现世关怀和责任重负。

此次我选择观看的便是第十集,不光因为它所展示的内容关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工业建设,更因为对于最后一集的争议很能反应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国人的心态,是非常值得探究的一个问题。

我是在弹幕网站上观看整部纪录片的,所以全程都能看到网友们的评价与讨论,由于前九集讲述的都是过往两千年的政治和历史,与现实联系不紧密,就算有分歧也只是集中在历史观这样的层面,或者是一些无伤大雅的细节错误,可到了最后一集,却出现了一些争议。

争议的出现或许是由于最后这部分的主题升华:时间线延伸到了近现代,影片主要回顾了我们的父辈在共和国成立之后建设河西走廊工业体系的奋斗史,片尾更是顺势引出了“一带一路”这个国家战略。

就是这些内容,让不少“愤青”和“键盘侠”觉得有歌功颂德之嫌,这些人或是以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呵呵”一句,或是“痛心疾首”地指责影片创作方在纯粹的人文历史中加入政治成分,总之,就是觉得影片的最后一集“有失格调”。对此我实在无法认同,他们自以为睿智清醒,可这样毫不思索的态度和批判的无理性,完全是“历史虚无主义”的体现。而且从历史层面分析,这些人的心态更是典型的“崇古贬今”,汉武帝经略西域、卫青霍去病击退匈奴可以让他们觉得热血沸腾,而近现代河西大地无数人为之奋斗的工业建设却让他们如鲠在喉,竟然觉得大有“溜须拍马”之意。况且,仔细梳理一下,这些事件也确实只是历史年代不同,本质上都是国家对河西走廊地区的发展历程,所以,这恐怕和历史无关,只是由于他们自身的无知无能而对国家和政府一贯唱衰的心态作怪罢了。

暂且抛开这些人的看法,说说我的感受吧,如果说前九集是历史的壮阔,让我感怀、感慨,那么最后一集便是现世的关怀,让我感动、感激。在这个篇章里,我看到的是经过几代石油人的努力,玉门油田成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也成为河西走廊上第一个大规模开发的宝藏;是为了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战略布局,年轻的共和国工业先锋历尽艰辛,只用了短短的三年就提交给国家一个大型的铁矿勘探报告,甚至为此先后有十一名地质勘探队员献出了他们年轻的生命;是因铁矿而兴起的嘉峪关市和因有色金属而崛起的镍都金昌;是建设者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才建设成功的连通第二欧亚大陆桥的兰新铁路和如今的兰新高铁;是风能

太阳能等新能源和西气东输这条看不见的通道的建设与发展……更是几代人将自己的青春与血汗挥洒在河西走廊上,让曾经的荒漠变成了新的家园的过往。

所以,就算是歌功颂德又怎样?那些参与了近现代河西走廊一个个伟大工程的所有人都是共和国的基石和脊梁,他们难道不值得歌颂和赞美吗?所幸,大部分网友的三观还是健全的,对于那一小撮上嘲天下嘲地中间嘲空气的“键盘侠”,大家纷纷据理反驳,这既是出于对于这片土地建设成果的认同和维护,也是对老一辈建设者的尊重和感谢。而且,最让我欣慰的是,大部分观者和我的感受一样,对于这一集所展示的奋斗史,我们都是——幸福并感激着。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强调经济发展,多方位地引进各种先进技术,文化也交融碰撞,于是导致一批分辨能力较低的人盲目崇拜外国甚至迷信外国言论,对于本国的一切都“嗤之以鼻”来彰显自己的“精神独立”。这种心态其实和明清闭关锁国以天朝上国自居的心态如出一辙,都是不可取的。我们既不可妄自尊大,也不能盲目崇拜外国贬低本国,重建往日辉煌不是靠一味批评与嘲讽就可以做到的,建议与实干同样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纪录片的主题“河西走廊关乎国家经略”是历史,也是现实。这部纪录片虽然2012年就开始筹拍,但它播出时,恰好与“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相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河西走廊》的现实意义与思想的感召力也就更加深刻,同时也激励着我们年轻人要不忘先辈的艰苦奋斗,在新时期的建设中继往开来。

最后,以这部纪录片的结语结束此文吧:

草原黄了又绿,海上潮涨潮落。中国,从强盛到衰落,又从抗争到复兴,今天,我们距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未如此之近,中国同周边国家携手圆梦的意愿从未如此之真,而河西走廊作为陆路丝绸之路的重要地段,也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时光一去不返,但河西走廊始终就在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已成永恒,走向未来的脚步正在继续!

有关河西走廊观后感范例(4篇) 篇4

一个秣马厉兵,峥嵘初现的汉帝国正冉冉升起,我沿着河西走廊的脉络,一点点还原了昔日走西域,开西疆的荡气回肠。“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十八披甲封帅,二十封狼居胥。这世间应无少年不想学霍骠骑,收复焉支山,弘不世之功。看这部恢弘的历史纪录片,我总觉得,无数忠骨销魂的汉家将士似就在眼前一般。

那是一段惊心动魄的铁血岁月,英雄的荣光浸润了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中原与西域世界互通的大门在无数将士的浴血奋战中被缓缓开启,这富足的土地终于向中原展现真容颜。两千多年前的西汉,从武帝第一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到霍去病拿下河西走廊,从此,祁连山下的这条走廊正式融入中华文明的血脉。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这几个动人的名字开启了河西走廊金戈铁马的征途,自此,千年丝绸之路的波澜壮阔才得以为人们所知晓。甘肃,敦煌。虽未能至,但的确叫人心向往之。

这里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风云,有无数的坚守,开创与信仰,还有数不清的战乱和残杀,这片土地蕴蓄了太多不为人所知的骁勇故事,也积淀了太多的骊歌传奇。河西走廊是在满目戈壁下在祁连山的雪水下被滋润的,它拥有雪莲遗世独立的气质,即使历史千百年的锉磨也没叫他蒙上风尘,反而更加坚挺。时间的脉络渐渐向前延伸,它不会驻足回望,或许,它永远也不会发现,这条走廊的生命的毅力早已超越了时间。

娓娓道来的是河西走廊的事迹,缓缓流淌的是祁连山的雪水,这是一部不可错过的纪录片,我也认为,这是关于西域的一首荡气回肠的启蒙诗。时任敦煌研究所文献研究所副所长的沙武田教授及总撰稿邓建永表示,40万字的学术剧本几乎囊括了河西走廊在各个朝代的历史变迁,当我们翻开这幅画卷,发现它与中原王朝的国家经略息息相关。极致的美的享受和恢弘的历史基调共同造就了部历史纪录片,它历久弥新,久盛不衰。

几百字的话语根本说不尽这部纪录片的“骨相”,我能从这部片子里,轻易地衡量出历史的重量,河西走廊的真实地质地在我面前展露,这一刻,我似在玉门关。

延伸阅读

河西走廊观后感汇编(4篇)


经典的影片有他独有的魅力,为了娱乐而观看的同时也会受益匪浅。 我们可以用一篇观后感来记录我们的真实感受,观后感是一个锻炼我们写作思维的好方法。如何避免自己的观后感千篇一律呢?下面是我们为您提供的有关“河西走廊观后感汇编(4篇)”的重要资讯,如果您认为这篇文章有价值还请收藏这篇文章!

河西走廊观后感汇编(4篇)(篇1)

河西走廊不只是一个地理标记,更是一种历史,文化和使命。

在曾经的历史通道上,作为通往东西两地的咽喉,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洒下无数先辈的血汗。沉淀了太多的期待和渴望,而对于我们中国人,这条横贯东西的通道,战略地位愈发凸显,也肩负起更多使命。

两千年前,张骞义无反顾踏上西去的探索征程,才有了一个帝国。沿着河西走廊金戈铁马的生动岁月,和这条通道日后的另一种独特风格。我观后印象最深的是张骞的决心和毅力,这使他在异国他乡饱受艰苦的情况下克服了各种逆境,仍然不忘自己的使命。从走廊东西两端走来的学者和僧人,携带着经书和古老的典籍,穿越乱世动荡的时代,思想和信念依然生生不息。儒家与佛教的光芒沿着这里照射至整个东亚,而东西文化的碰撞也让河西大地变得博大且宽容。河西走廊像一个引子,引入了中国广阔的西部,和平的使者接踵而来,以会谈和结盟的方式确立了今天的中国版图。身处广阔西部和遥远欧洲海岸的人们也怀着对未来生话的希望,和对未知世界的探求,踏上了东行的旅程。

从此,穿越了河西走廊的丝绸之路全面扩展,驮运货物的马队日夜兼程,黄金和琥珀,瓷器和丝绸,僧侣与经卷,成为慢慢旅途中坚持的决心。在这条河西走廊上,一代又一代行者穿越时光,激情,欲望,喜悦,悲伤反复轮回,把一个个遥远的国家笼络成更加宏伟的格局。

“曾经发生的故事已成永恒,走向未来的脚步正在继续。确实,正是那些已经发生的,才能铸就我们的现在。正是那些已经发生的,才能铺就我们走向未来的道路。历史总是在现在和未来,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演绎着,读古才能知今”

河西走廊观后感汇编(4篇)(篇2)

本片主要讲述了从汉武帝时期至今,河西走廊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变化。我最喜欢的是第二集、第三集和第九集。第二集中霍去病三度大败匈奴,一个20出头的年轻人有勇有谋,临危不惧,夺回河西走廊,这真的是一段波澜壮阔的铁血岁月,当他说出“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时,我真的是血脉贲张。

我也感慨于汉武帝的文韬武略,对河西局势是如此有远见,这个边疆要塞对以后乃至今日的发展都极其重要。我特别喜欢河西四郡的名字与意义。武威,即武功军威之意,以显示汉帝国的武功和军威到达河西。张掖,断匈奴之臂,张汉朝之臂腋。酒泉,扼守河西走廊西北要冲,因城下有泉,泉水若酒,故名“酒泉”。敦煌,即盛大辉煌之意。汉武帝选择以这样一种方式将他经略西部的梦想留在了河西走廊上,传承千年的名字似乎仍映射着千年前那个站在黄河边极目远眺的身影,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第三集从悬泉置一个无名的置啬夫视角,讲述了常惠和解忧公主为河西奋斗的一生,那都是一段生机勃勃的岁月,常惠五次经过悬泉置,每次一都是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当他最后一次途径悬泉置,他多停留了一天,这是置啬夫最后一次看到这个老人。曾经的老兄弟相继离去,常惠舟车一生,辗转南北,他在悬泉置站在角楼遥望东方时,似乎看到了那座古老的长安城发出阵阵智慧之光,那是众任先贤栉风沐雨的一生,也是他,常惠,砥砺奋战的曾经

河西走廊观后感汇编(4篇)(篇3)

“曾经发生的故事已成永恒,走向未来的脚步仍在继续。”这部纪录片的最后,给出了这样的结尾。这里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是什么使这样的故事成为永恒?看完了这个记录片,我想我找到了答案。

河西走廊的名字,早有耳闻,只感觉这是一个遥远的神秘的名字。央视《河西走廊》记录片,以史诗般的表现形式,再现了两千年以来,河西走廊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发展演变史。我惊叹于编剧的巧妙构思,悠悠千年,用10集的篇子展现的恰到好处。我也感叹于河西走廊的精彩故事,每一个人物、事件,让人印象深刻,更加加深了对这片土地的向往。河西走廊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①张骞通西域的故事,家喻户晓。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张骞是一位勇者,他有勇气,担负开拓西域的使命,有毅力,在逆境中不改变气节,终于完成使命,封博望侯,名垂史册。他是河西走廊的开辟者,他作为中华文明的使者,第一次将中国和中亚的一些国家联系起来,河西走廊的故事,也从这里,满满的开始。

②还记那个叱咤疆场,横扫千军的骠骑将军吗?还记的他为汉朝,为中华民族开疆拓土作出的杰出贡献吗?他是霍去病,一代军师奇才。在那个匈奴肆虐的时代,他以少胜多,出奇制胜,马踏匈奴,建立了一代功勋。是他,真正打开了中国通往西域的通道。

③常惠,西汉著名外交家,我的老本家,曾经多次出使西域,经过河西走廊。为了维护国家尊严,他违反皇帝命令,出兵攻打曾经杀死汉朝使者的一个国家(地区),扬我大汉尊严。

④中原战火纷飞的岁月,河西走廊成为了儒家文化的保存站。郭瑀是在这样的时代中的一个大儒,他的学生刘昞后来成为了河西士林领袖。河西走廊为战火中的中华文化提供了传承的载体,为战乱之后儒学的复兴奠定了了希望。

⑤鸠摩罗什,曾经被软禁17年,命运之神眷顾他,最后被救出,弘扬佛法,普度众生。这是一个外国人。正是他,翻译佛经,为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⑥敦煌翟氏家族,他们是著名的莫高窟的修建家族。莫高窟,又被称为千佛洞,被称为敦煌壁画艺术的极品。飞天的形象,美轮美奂,拥有很高的审美和历史价值。最早认识这个是从认识樊诗锦开始的,她曾是敦煌博物馆馆长,有机会一定要到莫高窟看看。

很遗憾我不是历史学家,没有能力为写这篇文章提供信手拈来的素材。或者也可以说故事太多,简略的笔触似乎更加合适,在这里,隋炀帝举行了盛大的万国集会,阔端(元朝河西地区领袖)和萨班(藏族领袖)通过会谈实现了蒙古帝国对西藏的管辖;在这里欧洲使者鄂本笃争取去北京大使的资格,最后遗憾的一病不起;在这里,明长城一直从嘉峪关延伸到了山海关,闭关锁国的政策也慢慢开始;在这里林则徐颠簸在流放的路上,但心中对于天下,从未忘记在这里;在这里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现了石油、镍矿等宝贵的资源……

这里是河西走廊,这不仅是一个地理标记,更是一种历史、文化和使命——绵延不绝的中国历史、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和继承发展弘扬的光荣使命,也正是因为这些,这里的故事,有足够的理由,成为永恒。

再次重复片尾的那句话,曾经发生的故事已成永恒,走向未来的脚步仍在继续。河西走廊加油,中国加油

河西走廊观后感汇编(4篇)(篇4)

对于河西走廊这个名字早有耳闻,只感觉这是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名字。河西走廊作为中原王朝对外扩张的一个窗口,见证了华夏文明与西域各族之间的交汇融合。我花了一周时间看完这部记录片,且不说叙事手法和BGM,就单单是用时间把人物的一生简单勾勒一下就会产生一种超脱时间的悲壮,就足以让人对历史产生足够多的敬畏。

该片多角度全方位展现了河西走廊的历史沿革、自然风光和人文风貌,记述和再现的方法与纪录片《敦煌》相似,但制作水平却又高于《敦煌》。雅尼为其量身打造的主题曲和配乐与片子相得益彰,恢弘大气又变幻多端,音乐展开后那种宽阔的气势,跨越千年的雄壮、辉煌与苍凉令人震颤流泪。河西走廊攫取了历史节点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在这里既有张骞出使,霍去病大破匈奴,隋炀帝举行万国集会,吐蕃与蒙古会盟这样的宏大叙事,也有欧洲使者鄂本笃争取去北京大使的资格,林则徐颠簸在流放的路上,但心中对于天下从未忘记这里,敦煌壁画的无名画工这样的个体书写,在时空复现的叙事策略中想象性地还原历史、传奇,塑造生动的人物群像。这一切都直指河西走廊无可替代的地缘、战略、政治、经贸、文化地位。

河西走廊不只是一个地理标记,更是一种历史、文化和使命。绵延不绝的中国历史、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和继承发展弘扬的光荣使命,也正是因为这些这里的故事,有足够的理由成为永恒。最后一集有一段整个路程的回顾,让人满心感慨。各个时期的人们在河西走廊上驻足,与它同生共息。这一段词也载满了我的所有丝路情:从此穿越了河西走廊的丝路延绵伸展,马帮与驼队日夜兼程,瓷器和丝绸,黄金和琥珀,僧侣与经卷,财富与憧憬,成为漫漫旅途中坚持的梦想。

曾经发生的故事已成永恒,走向未来的脚步仍在继续!

河西走廊观后感悟收藏(4篇)


怎样写观后感才能更加突出我们的感悟呢?观后感可以围绕着基本观点,写一些事实,讲一些浅显易懂的道理,作文5000网编辑的资料是“河西走廊观后感悟”相关资讯的最全面归纳,我们会不断更新和改进还请您多多关注我们的网站!

河西走廊观后感悟(篇1)

作为一个甘肃人,《河西走廊》这部纪录片我很早就看过,感慨和感动也颇深,却一直不曾表达过,不如就借此契机一吐为快吧。

这部纪录片分为十集,前面的九集从张骞、常惠出使西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敦煌贸易、凉州会盟等都充分揭示了河西走廊的战略地位:河西走廊既是一条御侮之路,主权之路,也是一条贸易之路,和平之路。而最后一集——《宝藏》则回归现实,讲述了玉门油田、金昌镍矿、兰新铁路等新中国重要工程,以及习近平总书记“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卒章显志地揭示了该片浓浓的现世关怀和责任重负。

此次我选择观看的便是第十集,不光因为它所展示的内容关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工业建设,更因为对于最后一集的争议很能反应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国人的心态,是非常值得探究的一个问题。

我是在弹幕网站上观看整部纪录片的,所以全程都能看到网友们的评价与讨论,由于前九集讲述的都是过往两千年的政治和历史,与现实联系不紧密,就算有分歧也只是集中在历史观这样的层面,或者是一些无伤大雅的细节错误,可到了最后一集,却出现了一些争议。

争议的出现或许是由于最后这部分的主题升华:时间线延伸到了近现代,影片主要回顾了我们的父辈在共和国成立之后建设河西走廊工业体系的奋斗史,片尾更是顺势引出了“一带一路”这个国家战略。

就是这些内容,让不少“愤青”和“键盘侠”觉得有歌功颂德之嫌,这些人或是以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呵呵”一句,或是“痛心疾首”地指责影片创作方在纯粹的人文历史中加入政治成分,总之,就是觉得影片的最后一集“有失格调”。对此我实在无法认同,他们自以为睿智清醒,可这样毫不思索的态度和批判的无理性,完全是“历史虚无主义”的体现。而且从历史层面分析,这些人的心态更是典型的“崇古贬今”,汉武帝经略西域、卫青霍去病击退匈奴可以让他们觉得热血沸腾,而近现代河西大地无数人为之奋斗的工业建设却让他们如鲠在喉,竟然觉得大有“溜须拍马”之意。况且,仔细梳理一下,这些事件也确实只是历史年代不同,本质上都是国家对河西走廊地区的发展历程,所以,这恐怕和历史无关,只是由于他们自身的无知无能而对国家和政府一贯唱衰的心态作怪罢了。

暂且抛开这些人的看法,说说我的感受吧,如果说前九集是历史的壮阔,让我感怀、感慨,那么最后一集便是现世的关怀,让我感动、感激。在这个篇章里,我看到的是经过几代石油人的努力,玉门油田成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也成为河西走廊上第一个大规模开发的宝藏;是为了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战略布局,年轻的共和国工业先锋历尽艰辛,只用了短短的三年就提交给国家一个大型的铁矿勘探报告,甚至为此先后有十一名地质勘探队员献出了他们年轻的生命;是因铁矿而兴起的嘉峪关市和因有色金属而崛起的镍都金昌;是建设者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才建设成功的连通第二欧亚大陆桥的兰新铁路和如今的兰新高铁;是风能

太阳能等新能源和西气东输这条看不见的通道的建设与发展……更是几代人将自己的青春与血汗挥洒在河西走廊上,让曾经的荒漠变成了新的家园的过往。

所以,就算是歌功颂德又怎样?那些参与了近现代河西走廊一个个伟大工程的所有人都是共和国的基石和脊梁,他们难道不值得歌颂和赞美吗?所幸,大部分网友的三观还是健全的,对于那一小撮上嘲天下嘲地中间嘲空气的“键盘侠”,大家纷纷据理反驳,这既是出于对于这片土地建设成果的认同和维护,也是对老一辈建设者的尊重和感谢。而且,最让我欣慰的是,大部分观者和我的感受一样,对于这一集所展示的奋斗史,我们都是——幸福并感激着。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强调经济发展,多方位地引进各种先进技术,文化也交融碰撞,于是导致一批分辨能力较低的人盲目崇拜外国甚至迷信外国言论,对于本国的一切都“嗤之以鼻”来彰显自己的“精神独立”。这种心态其实和明清闭关锁国以天朝上国自居的心态如出一辙,都是不可取的。我们既不可妄自尊大,也不能盲目崇拜外国贬低本国,重建往日辉煌不是靠一味批评与嘲讽就可以做到的,建议与实干同样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纪录片的主题“河西走廊关乎国家经略”是历史,也是现实。这部纪录片虽然2012年就开始筹拍,但它播出时,恰好与“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相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河西走廊》的现实意义与思想的感召力也就更加深刻,同时也激励着我们年轻人要不忘先辈的艰苦奋斗,在新时期的建设中继往开来。

最后,以这部纪录片的结语结束此文吧:

草原黄了又绿,海上潮涨潮落。中国,从强盛到衰落,又从抗争到复兴,今天,我们距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未如此之近,中国同周边国家携手圆梦的意愿从未如此之真,而河西走廊作为陆路丝绸之路的重要地段,也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时光一去不返,但河西走廊始终就在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已成永恒,走向未来的脚步正在继续!

河西走廊观后感悟(篇2)

最近看了一部制作精良的纪录片—《河西走廊》,勾起了一些或近或远的记忆。

自初中读到关于敦煌的故事起,就一直心向往之。曾经还向高中历史老师打听过某个闪现于志异小说的敦煌城主,以及书上寥寥几笔勾出的一场好仗。也亏得那位历史老师是个英雄不问出处的主,一心只盼着和学生分享正史野史中的奇闻异事,于历史长河中拾得些许真趣,管它教学大纲还是考试范围,向来有问必答,生冷不忌。他不清楚,还为此专程回家翻书,第二天兴高采烈地占用了我宝贵的十分钟课间休息。我极其喜欢和佩服这位老师,只可惜缘分太浅,文理分科之后,未能继续在他麾下受教。更为可惜的是,我高三之时,经历了一场教师罢课风波,风波之后有一批老师离开了学校,他也是其中之一。现在回想当时的感受,五味陈杂,却很难说出其一。想来一是时日已久,二是当年少不更事,空余对学校上层的满腔义愤,却体会不到从此师长是路人的零落萧索。

多年过后,翻开某本史书或是志异笔记,我还是会想起高一的历史晚自习,老师并不在A班驻守,一个人蜷在B班小教室的椅子上,有时刁根烟,等着有问题的学生去问。我匆匆赶完其他各科的作业,拿了历史书随便寻个由头,跑到B班请教。如果学生少,又都是我这种对历史有点儿兴趣,且不太在乎个把小时能多做多少数学题的闲淡散人,那B班便可以开一场微型历史讲座(因为统共也就三四人)兼茶话会。时间过得飞快,晚自习也不再难熬。

时间果真过得飞快,我已有五年多未曾见过老师。偶返母校探望师长,却无处可寻他的踪迹。

高三保送之后,得了闲暇。和同学相约,一行六人前往河西走廊。我是因为有些执念,朋友们有的和我兴趣相近,有的并不在乎出游地点,反正都没去过,准备的时候都很兴奋。最后我们出于时间、预算和体力的考虑,略过酒泉,定下了成都—兰州—武威—山丹—张掖—嘉峪关—敦煌的线路,除成都与兰州之间乘飞机外,其余都坐火车。现在想起来,那其实是我第一次完全丢开家长和旅行团,全靠自己和朋友筹划进行长途旅行。当然,家人联系了甘肃的朋友,在兰州和武威多有照拂,不过余程,全靠我们六人走完。所以,我与河西走廊大概真的有缘。

一路平安,相处的也很融洽,却并不完全顺遂。

武威的雷台汉墓,墓室早被盗掘,所幸精美绝伦的马踏飞燕还让世人有幸一观实物。不过真品保存在兰州市的甘肃省博物馆中,雷台汉墓只有景区门前的一尊雕塑。其余的记不大清,只记得墓道中有一处深井颇为奇特,罔顾近大远小的物理规律,你投一枚硬币下井,硬币在井底却大于实物。我没有查到科学解释,网上说法不一,建筑结构、光程和光程差、温度湿度甚至是心理暗示,有兴趣的人不妨一探究竟。白塔寺我们也去了,纪录片《河西走廊》第八集,详细讲述了白塔寺的由来及萨迦班智达,即蒙古国师八思巴的师父,波澜壮阔的一生。

我们的火车入夜才到山丹,山丹县城少有游人问津,一片黑灯瞎火,还有零星的本地人盯着我们窃窃私语,心里平添几分慌乱。好不容易在县城中心找到一处所谓最好的宾馆,要了两间房,房间很脏,一间的卫生间完全不能用,没有水;另一间只有一股涓涓细流,我们只好轮流去冲了冲脚,和衣而眠。我们来山丹是为了去这里的军马场,自前苏联顿河马场解体后,山丹军马场便成为了世界第一大军马场,据说当年汉朝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就在此处圈地养马,西逐匈奴。我们一早起身,却被冻了个透彻。时值五月,山下却只有十来度,当地人说山上更冷,没什么好看的,还有人传言连马都没有。我虽带了羽绒服,但一行人中大多没带,只得灰溜溜作罢。虽然后来听一个去了的学弟辟谣,说五月也是有马的。无论如何,这只能成为一个遗憾,也成为了一个要再次前往河西走廊的理由。

张掖的丹霞地貌非常漂亮,我们起了一个大早,整个景区似乎只有我们一行六人,天空还飘起了星星点点的小雪,那种天地辽阔,唯我独存的感觉真的很好。我曾于冬天独自前往甘肃天水麦积窟,那一次,是真真正正整个景区就我一人,独自面对岩壁上容色庄严的石刻佛像,它低眉垂首,我战战兢兢。嘉峪关有龙门客栈的拍摄基地,还可以挑战横跨黄河的滑索。敦煌的莫高窟、鸣沙山,再往前的玉门关、汉长城遗址,连接着罗布泊的雅丹地质公园,说过它们的人已经太多太多,我也没有什么可以补充的了。敦煌市到雅丹地质公园的路十分颠簸,我们几乎是睡过去,被抖起来撞上车顶,醒来,再睡去,这么一路前往的。而莫高窟、鸣沙山离敦煌市区就很近了,租自行车半小时即可到达。笔直的长路人烟稀少,向前骑行,上一秒还是两道延伸交汇的线条,下一秒便巍然耸起黄沙堆成的高山,震撼突如其来。

直到现在还能想起那么多的细节,可见当初的旅行给我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当时的那群人,一个去了法兰西留学,一个选择去和袋鼠浣熊作伴,两个投奔日不落的大学,还有一个断了联系,不知去向。还好,因为有共同的回忆,大多数人一直联络着,来日相聚的机会还多。

《河西走廊》其实还是以历史为主的纪录片,按时序推进。虽然一向不太喜欢以演义的手法来重现历史的纪录片,但至少,这部不让人感到怪异和腻烦,而且地图画得很详细,再佐以当今的地理风光,风光摄影尤其优美,显得整部片子内容扎实。文案优美且不矫情,雅尼的音乐更是没话说。其中对博望侯、骠骑将军、汉武帝、隋炀帝等人的定位,也自有其惹人热血沸腾的独到之处。

片子里说,张掖马蹄寺石窟、武威天梯山石窟、安西榆林窟都是佛教造像艺术的瑰宝,骆驼城遗址、黑水城遗址也是当年盛极一时的商路上尚未消歇的余韵,还有郭瑀隐居的临松薤谷,敦煌旁的党河风光,还有心心念念的七一冰川,当时未能一晤,盼望将来能有机缘。

河西走廊观后感悟(篇3)

最近先后看完《觉醒年代》《天道》,又陪孩子一起看完纪录片《河西走廊》, 心中热血沸腾, 感慨万千, 想要写点什么, 摩拳擦掌, 即便输出水平有限, 也凑合两三字说说自己的感受.

今天便先来说说《河西走廊》, 以前对大西北的印象非常少, 看完这部纪录片, 整体了解了河西走廊从汉朝到如今的一个历史变迁的过程, 纪录片重点讲述了有关河西走廊有关的重要历史人物. 从最开始, 张赛出使西域, 中途两次被匈奴人扣留先后9年, 又历时2年时间逃回大汉, 其所见所闻, 对西域的了解给当时正一筹莫展对付西北匈奴的汉武帝注入一剂良药, 可谓是及时雨. 张骞出赛可以说对中国国家版图的开拓, 对西北历史的布局犹如盘古开天辟地之同等的作用. 此后, 汉武帝, 卫青, 霍去病征服河西走廊, 设置自己的郡县. 随后的两位汉朝皇帝,汉昭帝, 汉宣帝用和亲的方式巩固了河西走廊的格局和地位. 汉朝之后直到隋朝期间, 河西走廊不断经历朝代的更迭, 确实当时继后晋时期避免最好的世外桃源之地, 为逃避战乱, 许多文人大家相继来到河西走廊避难, 当时的文人大家热衷推广儒家思想, 同时苦心研究儒家和当时他们带过去的经典著作. 因此儒家思想在河西走廊在隋朝统一全国之前的战乱的300年得到广泛的推广.

后隋炀帝杨广统一全国, 他意识到河西走廊的重要性, 在祁连山脚下举办历史上首次的万国盛会. 可谓使东西方的商贸得到空前的繁荣, 后唐朝入住中原, 成吉思汗横扫整个中亚和欧洲地区, 随后的几十年里, 当时蒙古国统领阔端和藏族部落首领的班智达进行和谈, 从此藏族归于元朝版图.

纵观历史变迁, 汉朝开拓, 元朝, 隋朝, 唐朝得到发展的鼎盛时期, 而在明朝和清朝时, 因政府闭关锁国政策, 河西走廊进入了最为萧条的几百年. 而这几百年的历史, 中国从过了文艺复兴, 也错过了欧洲的工业革命. 即便是当时开放国门, 没有当时很好的国民基础和卓越的领导统治, 中国即便知道文艺复兴, 估计也是hold不住的.

到新中国建立初期, 国家需要石油和大量的原材料进行工业改革, 而祁连山, 这座宝山, 给中国源源不断的输出了石油, 镍, 铁, 玉石, 水晶等重要的核心国家战略资源. 为新中国的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和力量.

直至今日, 内陆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为振兴中国的重要要塞.

读毕, 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感叹历史风云人物变幻, 感叹祖国的打好山河, 感叹历史先贤为这片土地注入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感叹这块巨大宝藏之地带给我国人民的用之不竭的财富

河西走廊观后感悟(篇4)

关于河西走廊的最初印象,来自于学生时代的历史课本和下发的《甘肃历史》《甘肃地理》等书籍,那时候便知道我的家乡酒泉就在这片神奇的走廊上,对沙漠、绿洲、戈壁、草原、红柳、胡杨、沙枣、红柳、芨芨草、骆驼早已司空见惯,但对河西走廊历史却一知半解,直到观看了这部央视拍摄的大型纪录片《河西走廊》,并买来了同名书籍细细研读,才对这条走廊上跨越千年沧桑变化的历史有了更为深入系统的理解。

河西走廊指今甘肃的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等地,东西长约1200公里,因位于黄河以西,又因其为夹在祁连山(亦称南山)与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之间的狭长地带,故被称为河西走廊。纪录片《河西走廊》如同一部记载河西走廊历史与文化的编年史,将漫漫历史长河中的那些人那些事娓娓道来。

1868年,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踏进河西走廊,他首次将穿越中国西部的古老商路命名为“丝绸之路”。河西走廊便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正是河西走廊的开辟造就了丝绸之路的畅通,没有河西走廊,就没有丝绸之路。

某年夏天,我们曾驱车前往位于张掖肃南的康乐草原,那里云淡风清、绿草如茵,让人想起了那首古代民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西汉初年,生活在此地的月氏人被彪悍的匈奴人击败被迫西迁至阿姆河流域,与匈奴结下仇怨,同一时期的西汉朝廷,早已对匈奴的骚扰忍无可忍,得知这一情况,一个联合月氏左右夹击匈奴的宏大战略构想呼之欲出,河西走廊的历史也由此拉开大幕。

第一集《使者》就将目光投射到西汉,那是一个波澜壮阔的黄金时代,日益强盛的西汉,想要一举解决强悍的北方邻居,将国家的战略纵深拓展到广袤的西部,为了实现断匈奴右臂的战略构想,汉武帝决定派使团前往西域联络大月氏,此行路途遥远困难重重,还要经过匈奴人控制的河西,必须要挑选出一位智勇双全的人来率领这支使团,宫廷侍卫张骞最终脱颖而出,他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凭借超乎寻常的信心、勇气和毅力,用了十三年的时间,历经千难万险,完成了凿空西域的伟大使命,他的这一壮举对后世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当时人们的想象。诗人杜甫曾留下“乘槎断消息,无处觅张骞”的诗句,即使在千年后,张骞的历史功绩依然还被人们广为传颂。

张骞完成了凿空西域的壮举,接下来将广袤富饶的河西纳入大汉的版图,却主要归功于年轻的将军霍去病和他麾下的将士们。第二集《通道》主要讲述的就是霍去病夺取河西、汉朝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的全过程。英武的少年将军霍去病,和他战无不胜的青年禁卫军,将不可一世的匈奴人逐出河西,构建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御体系和千年不绝的和平商路。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西汉王朝发动了旨在打通河西的战役,年仅19岁的骠骑将军霍去病,两次率万余骑兵出击,给予盘踞于河西走廊的匈奴浑邪王、休屠王部以毁灭性的打击,将河西划入西汉帝国的版图,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传说汉武帝听闻河西大捷龙颜大悦,赐御酒奖赏,霍去病将御酒倒入金泉与将士共饮,酒泉名称因此而来。霍去病去世后,他的陵墓被修成了祁连山的模样,以缅怀他在开拓河西过程中的不朽功勋。随后西汉王朝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武威、酒泉、张掖和敦煌四郡先后设立,其名称沿用至今,两关则是阳关和玉门关,均在现今的敦煌市境内,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到达敦煌之后出两关分为南北两路,两关自此成为了中原王朝通往西域的门户,关内关外驼铃声声,历经千年而连绵不绝。

尽管丝绸之路的开辟最初不得不诉诸战争,但是其通畅无论是对于中原王朝还是西域诸国以及更远的西方人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如果说张骞是丝绸之路的探路者,那霍去病则是这条商路的开创者,如果说张骞表现的是积极进取的探索精神,霍去病则将当时汉朝人勇敢无畏的尚武精神发挥到了极致,正是那个欣欣向荣、勇于进取的时代成就了张骞和霍去病的辉煌人生。

第三集《驿站》讲述的是汉武帝之后,汉帝国在河西走廊设置驿站、屯垦戍边的故事。张开臂膀的汉帝国使西域变得触手可及,积极推进与西域各国建交或结盟已经成为了汉帝国的国家战略,在兵威之外,汉帝国先后派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与乌孙和亲,同时启动屯垦戍边,片中用诗意的语言形容将士戍边的情形“在茫茫戈壁滩上,士卒们一边守卫边疆,一边开荒种地,修渠筑坝,把沉睡的土地唤醒,让绿洲充满生机”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沿途的驿站发挥着巨大的稳定器作用,屯垦与戍边相互支撑,开创了汉与西域和平共荣的新局面,汉朝政府也由此把河西走廊变成了一条和平繁荣的通商之路。

河西走廊是战乱时代的世外桃源

第四集《根脉》讲述的是汉帝国崩溃之后,中原陷入长期战乱,河西走廊一时间变成了中原人躲避战乱的世外桃源。在此过程中,河西儒学独树一帜、异常繁荣,尤其是民间求学蔚然成风,河西走廊因此成为中国北方儒学文化中心,北魏建立后,随着中原政局的稳定,学者们陆续东迁。正如片中所说:“这是河西走廊对于中原王朝的回馈,更是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独特贡献。”

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开启了长达二百七十多年战火频仍的五胡十六国和魏晋南北朝时代,如此乱世令中国传统文化蒙受巨大冲击,斯文扫地,伦理尽失,部分中原世族和百姓为躲避战乱来到河西。

此时的河西走廊,经过汉帝国近400年的经营,农耕、畜牧与商贸发达,是躲避战乱的世外桃源。郭荷就是从陇西迁到河西避难的儒学世家子弟,他在黑河河畔的张掖扎下根脉,崇尚儒学的河西子弟纷纷慕名而来,据说他教授的学生多达三千,规模堪比孔子。来自敦煌的郭瑀就是其中之一,他成为了郭荷的入室弟子,并将老师传授的学问融会贯通、著书立说,郭瑀也像老师郭荷一样,在临松薤谷收徒讲学,形成了崇尚学识的氛围浓厚。郭瑀还在学习之余带领弟子们在马蹄山上开凿石窟,逐步形成了今天的马蹄寺。但郭瑀毕竟是一位儒者,为实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他应好友之约出仕,却终因壮志难酬,逝于酒泉南山。他的弟子刘接过了他的衣钵,隐居深山、讲学著述,成为河西士林的领袖,后应西凉王李暠的邀请出山担任主管文教的官员,在西凉和之后的北凉的官学体系中不断充实自己,成为五凉时期学术著作最多的学者。河西走廊的百年风云,也被他记录在了十卷本的《敦煌实录》和《凉书》中。

河西儒学的异常繁荣与中原的战火连天形成了鲜明对比,以郭荷、郭瑀、刘为代表的河西学者,在风云际会的时代,坚守着一份属于学者的灵魂净土与儒学传承的使命担当,使河西走廊成为了当时北方儒学的中心,北魏成立之后,以儒学为代表的河西文化随之东渐,成为了日后灿烂夺目的隋唐文化的三大源头之一,国学大师陈寅恪说河西文化“蔚然为独立之一员,继前启后,实吾国文化史之一大业”。

河西走廊沉淀出享誉世界的艺术宝库

在第五集《造像》至第七集《敦煌》中,再现了河西石窟艺术从开始发端到走向繁荣,再到世界石窟艺术瑰宝敦煌莫高窟的诞生,让河西成为了令世人叹为观止的石窟走廊。

汉魏以来,河西走廊不仅是中国儒学的沃土,也是佛学的繁华地,从中国历史上开凿时间最早的天梯山石窟开始,河西的石窟艺术开始走向繁荣,祁连山成为石窟开凿的理想场所,玉门昌马石窟、肃南马蹄寺石窟、金塔寺石窟等一批佛教石窟相继开凿,这些石窟承袭了鲜明的西域色彩,并最早开始融合汉地艺术,成为西域佛教艺术传播到中国的第一站和驻泊地,但河西石窟艺术的巅峰,还要属蛮声海内外的敦煌莫高窟。

敦煌,一个令全世界为之侧目的名字,因神奇浩瀚的鸣沙山和博大精深的莫高窟而享誉世界。作为河西走廊上的一座边城,敦煌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沉淀出了令世界惊叹的艺术宝库。

公元344年的一个黄昏,和尚乐僔途径宕泉河谷时,看见鸣沙山在金光之中似千佛显现,认为是佛家圣地,于是留下来开窟造像,开启了敦煌石窟艺术的先河。此后的若干个世纪里,三危山下,鸣沙山畔、宕泉河谷的石壁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洞窟,一代又一代的僧侣、画匠们将他们的信仰和希望绘制在石壁之上。公元七世纪,中国历史进入了又一个强盛繁荣的时代,大唐王朝的富庶和开放,使丝绸之路迎来了自汉以来的第二个鼎盛时期,敦煌也成为史书中形容的“华戎所交一大都会”。对于雄才大略的“天可汗”唐太宗来说,维护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西域的安宁是国家战略的既定目标,在大唐的强力管控下,丝绸之路上东西方的交流日渐繁荣。大唐的军队征服高昌回撤时,一部分工匠选择留在敦煌,其中就包括李工,他成为了莫高窟第220窟的画师之一。第220窟北壁所描绘的盛大舞蹈场面,被公认为具有“吴带当风”“满壁风动”的画圣吴道子的神韵。今天我们有幸到莫高窟瞻仰到的美轮美奂的壁画,都是那些不知名的画师们一笔一笔画出来的,史料中没有记录下他们的真实姓名,片中只能用李工作为代称。繁荣的唐朝贡献了莫高窟近一半的洞窟和壁画,尽显大唐文化的宏大辉煌。

从公元4世纪到14世纪的一千年间,莫高窟、西千佛洞、东千佛洞、榆林窟等石窟群,形成了建筑、雕塑、壁画三位一体的艺术圣地与历史文化宝库。不朽的岩石赋予了佛像们接近永恒的气质,让千年后偶然到来的游山者们感受到超然物外的沉静与智慧。

河西走廊,砥砺奋进,继往开来

十五世纪以后,一个属于海洋的世纪悄然来临,明王朝杰出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90年后,葡萄牙人达伽马开始了西方人的地理大冒险,但明朝政府僵化消极的对外政策使丝绸之路在有意无意间走向凋敝,河西走廊也暂时归于沉寂。

1842年,曾经领导了虎门硝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路过河西走廊,在嘉峪关留下了“除是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关雄”的诗句。几年后,结束流放生涯的林则徐在湘江边的岳麓山下接见了一个叫左宗棠的年轻人,将他在西北的所思所想,连同在新疆整理的资料和地图,托付给了眼前的一介布衣左宗棠,他说:“东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西定新疆,舍君莫属。”

十几年后,阿古柏在沙俄的支持下入侵新疆,一切被林则徐不幸言中。已是封疆大吏的左宗棠,在朝廷的支持下,决定继承前人的遗志,从金城兰州出发,取道河西走廊收复新疆。他调集湘军进驻兰州,积极备战,指挥官兵修筑了一条从兰州直通河西走廊的道路,由于景色荒凉、气候干燥,道路两旁栽满了在河西随处可见的杨树、柳树和沙枣树,率领湘军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就收复了伊犁之外的大部分失地,沙俄也被左帅和将士们决一死战的决心所震慑,不得不通过谈判将伊犁归还中国。凯旋归来的左宗棠,在嘉峪关城楼上豪情万丈地写下了“天下第一雄关”的牌匾,古老的关城,也再次向世界敞开了大门。随军的杨昌浚在《恭诵左公西行甘棠》中写道:“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时至今日,河西人依然把当地的柳树称为“左公柳”,历经岁月的沧桑,古老苍劲的左公柳依然在河西各地郁郁苍苍地生长,造福今日的河西百姓。

第九集《苍生》讲述的就是这一时期的故事,河西走廊在19世纪所经受的磨难已经成为了历史的过去时,进入二十世纪,这条古老的走廊也即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新生。

《河西走廊》的最后一集是《宝藏》。20世纪中期,河西走廊迎来了真正的工业化浪潮。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了兰州、西宁后向河西走廊挺进,9月25日,玉门和平解放,祁连山下的老君庙油矿,成功地回到了人民的怀抱之中。28年前的1921年,地质学家温文灏派谢家荣到玉门一带进行油田地质调查,半年后《甘肃玉门石油报告》完成,引发了中国地质学界对河西走廊地区的关注,但由于时局动荡,玉门石油的勘探又被延后了16年。1937年抗战爆发后,孙建初带队前往玉门寻找石油,1938年8月11日,第一口井喷涌出工业油源,成为中国石油工业的起点。新中国成立后,玉门油田成为了河西走廊上第一个大规模开发的宝藏,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诚如我们经常提到的那句话“玉门,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铁人王进喜的故乡”。从玉门油田走出的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石油人,不仅为中国石油工业的起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更是以铁人精神感召着一代又一代人报效祖国。诗人李季有诗云“苏联有巴库,中国有玉门。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就是对玉门油田和石油人的最好注脚。

除了玉门油田,河西走廊上的矿产资源开发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伴随着镜铁山和金川镍矿的先后发现,酒泉钢铁公司和金川公司成立,新兴有色冶金工业基地在河西走廊拔地而起,因矿产资源的开发而诞生了两座全新的城市——嘉峪关和金昌。茫茫戈壁上新的景观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一代又一代人艰苦奋斗的见证。进入新世纪,风电走廊成为了中国可再生能源的“陆上三峡”,途径河西的兰新高铁全线通车,河西走廊还是西气东输、西油东送的能源战略大通道。

河西走廊,因为丰饶,所以美丽;因为历史悠久,所以沉厚包容。2013年11月,“一带一路”上升为国家战略,包含河西走廊在内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河西走廊,必将在新的历史时期继往开来、砥砺奋进,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就像是该片结尾处说的那样:“曾经发生的故事已成永恒,走向未来的脚步正在继续。”

河西走廊观后感汇集5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喜欢欣赏好看的影视作品,我们看了这部影片之后,心中会产生许多感想。 观影之后,我感到很有意义,写观后感要能把握住作品里的深度内涵,怎样才能更好地将自己的感受在观后感中记录下来呢?作文5000网为大家整理的“河西走廊观后感”将会让您深入思考,如果您对这个话题感兴趣请跟进我们的网站!

河西走廊观后感 篇1

“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唐朝诗人王之涣和王维的名句中提到的玉门关和阳关连同武威、酒泉、张掖和敦煌四郡,都是汉朝在取得河西走廊之后建立起来的。汉朝以这些郡和雄关为落脚点,在河西走廊站稳脚跟,有效的防止了匈奴人的反扑并将汉朝的影响力逐步扩散到了西域地区。

这些新建的雄关和郡都需要有士兵把守,但是这些士兵无疑要消耗大量的粮草,这对汉帝国来讲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汉武帝时期的大臣桑弘羊提出了屯田轮台、渠犁的主张,在汉昭帝时期被霍光采纳。从此,驻防河西走廊的士兵就有了双重身份。若无战事,他们就是手持农具的农民,河西走廊的土地本就肥沃,辅以汉朝先进的种植技术,沉睡的土地很快就被唤醒,变得生机勃勃。一旦战争发生,这些士兵马上就可以披挂上阵,骑着优良战马、手持武器的他们让敌人望风而逃。

汉朝的屯田政策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新中国成立后,于1954年组建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就是一支兼具屯垦与戍边职责的军队。

公元前60年,汉帝国设立西域都护府,将今天新疆和中亚一带广大地区并入版图。至此,通向亚洲腹地和遥远地中海的商路完全打通。

河西走廊也从两军交战的战场,变成了连通汉帝国和西域各国的商路,站在玉门关的关塞之上,你可以听到由远及近传来的沙漠驼铃。这些汉朝的商队,将汉朝的丝绸、瓷器和茶叶等物产运送到西域各国;同时,也带回了西域的葡萄、石榴和胡萝卜等瓜果蔬菜以及骆驼、狮子和鸵鸟等物种以及炼钢术和掘井术。

河西走廊观后感 篇2

最近看完《河西走廊》被震撼到了,我整理了下笔记,分享给大家。

大西北,2020的旅行关键词。神秘的西域,广袤多彩的景观,璀璨的丝路文明,没有人不向往。若谈及大西北旅行,一千个旅行者有一千种玩法,但要说起河西走廊,除却地理书上的概念,对它的认识过于苍白,只有资深玩家才能道出一二。而大西北最不能错过的就是「河西走廊」,丝绸之路的黄金段。

《国家地理》写道,河西走廊是交通要道,也是景观大道。戈壁沙滩,丹霞雅丹,雪山草原,除了海洋,汇集所有的地貌。它不仅是地理意义的长廊,更是中华历史上的文化长廊。从汉武帝开拓疆土,西汉张骞出使西域,西域的神秘面纱就此揭开,繁盛的丝绸之路由此而生。留下2000年华夏文明的缩影。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唯华夏文明延续至今,生于华夏长于中华的我如此自豪,因此更想一看河西走廊的文明与足迹,真正地认识什么是中国

河西走廊观后感 篇3

看完《河西走廊》最大的感受就是:这辈子一定要走一遍大西北!这部纪录片放弃了通常纪录片的模式,没有学者专家访谈,完全用解说与音画牵引,用电影化的手法再现历史场景,故事发生在河西走廊,从汉至今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十集纪录片里一瞬而过。

无论从画面、服装、表演、配乐或任何一个角度看,《河西走廊》都要高出其他所有历史纪录片一个档次。

本片从汉武帝开拓西域开始,一直讲到了共和国时代的铁人王进喜之所以起名“河西走廊”,而不是“丝绸之路”,因为那片地方只有汉唐才称得上丝绸之路,而河西走廊在其他历史阶段也都充满了故事。

没有冷冰冰的复述历史,而是把历史人物一个个鲜活的演了出来。既展现了先人们为了使命不屈不挠的一面,也展现了他们作为人的一面。张骞出逃时对妻子的不舍、少年霍去病的意气风发、年老汉武帝的回忆和恐惧...除了汉武、隋炀、左宗棠、林则徐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也讲述了很多小人物的故事,他们在历史上也许没有留下过姓名,却留下了足迹。

观众评论:只有亲身走在河西走廊,体会这苍茫大地,巍峨雪山,丹霞戈壁,大漠草原!才能感受霍去病将军那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情壮言是何等的悲壮!泱泱华夏,惟有这西部广阔的大地能带给我如此强烈的认同感。三千年丝绸之路的兴衰,河西走廊——这丝路的摇篮,如今又将沐浴着复兴的朝阳!

河西走廊观后感 篇4

央视用一部大气磅礴、画面精良的纪录片,将河西走廊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以不同于以往的形式演绎出来,展现给我们的是鲜活的历史。十集的纪录片,每一集都舍不得跳过片头,总感觉那满天的繁星是历史的见证,通过各种历史人物与故事的介绍,让我感觉到中华历史的厚重、文化的精深以及自己的浅薄。

片中结尾:曾经发生的故事已成永恒,走向未来的脚步正在继续。确实,正是那些已经发生的,才能铸就我们的现在包括经济与文化,正是那些已经发生的,才能铺就我们走向未来的道路。历史总是在现在和未来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演绎着,读古才能知今。

我对历史不甚知晓,但却有着想要了解的心,此纪录片中,讲述的有我熟知的人和事,也有我从不知晓的人和事,也让我了解了历史人物不同的一面。

印象最深的为,是多大的毅力和决心才能使在异国他乡,经历各种逆境的张骞,仍不忘自己完成自己的使命,还有以前从未听说过的鸠摩罗什,在被关押17年,仍未不忘弘扬佛法,对我国文化的影响深远至今,还有那个历史书中的奢靡浪费的杨广,原来是一个胸有壮志致力发展经济的一代有为帝王,正如记录片中所说,其罪也彰,其功也卓,弊在当代,利在千秋,最让我震惊的还是古人文化与智慧结晶的石窟,那一座座雕像,一幅幅流光溢彩的壁画,无一不是文明的高峰,看到窟中的古籍,被运往国外而震惊世界时,心中有些许的感伤和无奈。

河西走廊的故事,只是我国历史的冰山一角,一样的故事在全国都在不停的上演。 历史的长河正如星空,历史中的人和故事正如星空中的繁星点点,正是已经发生的这些故事,才构成我们厚重的历史,才有灿烂的中华文明,才能成为永恒值得铭记。

河西走廊观后感 篇5

作为一个甘肃人,《河西走廊》这部纪录片我很早就看过,感慨和感动也颇深,却一直不曾表达过,不如就借此契机一吐为快吧。

这部纪录片分为十集,前面的九集从张骞、常惠出使西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敦煌贸易、凉州会盟等都充分揭示了河西走廊的战略地位:河西走廊既是一条御侮之路,主权之路,也是一条贸易之路,和平之路。而最后一集——《宝藏》则回归现实,讲述了玉门油田、金昌镍矿、兰新铁路等新中国重要工程,以及习近平总书记“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卒章显志地揭示了该片浓浓的现世关怀和责任重负。

此次我选择观看的便是第十集,不光因为它所展示的内容关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工业建设,更因为对于最后一集的争议很能反应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国人的心态,是非常值得探究的一个问题。

我是在弹幕网站上观看整部纪录片的,所以全程都能看到网友们的评价与讨论,由于前九集讲述的都是过往两千年的政治和历史,与现实联系不紧密,就算有分歧也只是集中在历史观这样的层面,或者是一些无伤大雅的细节错误,可到了最后一集,却出现了一些争议。

争议的出现或许是由于最后这部分的主题升华:时间线延伸到了近现代,影片主要回顾了我们的父辈在共和国成立之后建设河西走廊工业体系的奋斗史,片尾更是顺势引出了“一带一路”这个国家战略。

就是这些内容,让不少“愤青”和“键盘侠”觉得有歌功颂德之嫌,这些人或是以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呵呵”一句,或是“痛心疾首”地指责影片创作方在纯粹的人文历史中加入政治成分,总之,就是觉得影片的最后一集“有失格调”。对此我实在无法认同,他们自以为睿智清醒,可这样毫不思索的态度和批判的无理性,完全是“历史虚无主义”的体现。而且从历史层面分析,这些人的心态更是典型的“崇古贬今”,汉武帝经略西域、卫青霍去病击退匈奴可以让他们觉得热血沸腾,而近现代河西大地无数人为之奋斗的工业建设却让他们如鲠在喉,竟然觉得大有“溜须拍马”之意。况且,仔细梳理一下,这些事件也确实只是历史年代不同,本质上都是国家对河西走廊地区的发展历程,所以,这恐怕和历史无关,只是由于他们自身的无知无能而对国家和政府一贯唱衰的心态作怪罢了。

暂且抛开这些人的看法,说说我的感受吧,如果说前九集是历史的壮阔,让我感怀、感慨,那么最后一集便是现世的关怀,让我感动、感激。在这个篇章里,我看到的是经过几代石油人的努力,玉门油田成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也成为河西走廊上第一个大规模开发的宝藏;是为了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战略布局,年轻的共和国工业先锋历尽艰辛,只用了短短的三年就提交给国家一个大型的铁矿勘探报告,甚至为此先后有十一名地质勘探队员献出了他们年轻的生命;是因铁矿而兴起的嘉峪关市和因有色金属而崛起的镍都金昌;是建设者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才建设成功的连通第二欧亚大陆桥的兰新铁路和如今的兰新高铁;是风能

太阳能等新能源和西气东输这条看不见的通道的建设与发展……更是几代人将自己的青春与血汗挥洒在河西走廊上,让曾经的荒漠变成了新的家园的过往。

所以,就算是歌功颂德又怎样?那些参与了近现代河西走廊一个个伟大工程的所有人都是共和国的基石和脊梁,他们难道不值得歌颂和赞美吗?所幸,大部分网友的三观还是健全的,对于那一小撮上嘲天下嘲地中间嘲空气的“键盘侠”,大家纷纷据理反驳,这既是出于对于这片土地建设成果的认同和维护,也是对老一辈建设者的尊重和感谢。而且,最让我欣慰的是,大部分观者和我的感受一样,对于这一集所展示的奋斗史,我们都是——幸福并感激着。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强调经济发展,多方位地引进各种先进技术,文化也交融碰撞,于是导致一批分辨能力较低的人盲目崇拜外国甚至迷信外国言论,对于本国的一切都“嗤之以鼻”来彰显自己的“精神独立”。这种心态其实和明清闭关锁国以天朝上国自居的心态如出一辙,都是不可取的。我们既不可妄自尊大,也不能盲目崇拜外国贬低本国,重建往日辉煌不是靠一味批评与嘲讽就可以做到的,建议与实干同样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纪录片的主题“河西走廊关乎国家经略”是历史,也是现实。这部纪录片虽然2012年就开始筹拍,但它播出时,恰好与“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相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河西走廊》的现实意义与思想的感召力也就更加深刻,同时也激励着我们年轻人要不忘先辈的艰苦奋斗,在新时期的建设中继往开来。

最后,以这部纪录片的结语结束此文吧:

草原黄了又绿,海上潮涨潮落。中国,从强盛到衰落,又从抗争到复兴,今天,我们距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未如此之近,中国同周边国家携手圆梦的意愿从未如此之真,而河西走廊作为陆路丝绸之路的重要地段,也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时光一去不返,但河西走廊始终就在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已成永恒,走向未来的脚步正在继续!

观河西走廊有感汇集4篇


现在社会很多人都特别喜欢看电影,脑袋里面会产生许多新颖的想法和见解。观后感是一份奇妙的礼物一份被艺术启发的礼物,观后感可以让我们深入了解作品的内涵和精髓,您是否也在思索怎么写好河西走廊的观后感呢?真心推荐这篇关于“观河西走廊有感”的精品文章值得一读,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向着目标前进吧!

观河西走廊有感 篇1

关于河西走廊的最初印象,来自于学生时代的历史课本和下发的《甘肃历史》《甘肃地理》等书籍,那时候便知道我的家乡酒泉就在这片神奇的走廊上,对沙漠、绿洲、戈壁、草原、红柳、胡杨、沙枣、红柳、芨芨草、骆驼早已司空见惯,但对河西走廊历史却一知半解,直到观看了这部央视拍摄的大型纪录片《河西走廊》,并买来了同名书籍细细研读,才对这条走廊上跨越千年沧桑变化的历史有了更为深入系统的理解。

河西走廊指今甘肃的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等地,东西长约1200公里,因位于黄河以西,又因其为夹在祁连山(亦称南山)与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之间的狭长地带,故被称为河西走廊。纪录片《河西走廊》如同一部记载河西走廊历史与文化的编年史,将漫漫历史长河中的那些人那些事娓娓道来。

1868年,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踏进河西走廊,他首次将穿越中国西部的古老商路命名为“丝绸之路”。河西走廊便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正是河西走廊的开辟造就了丝绸之路的畅通,没有河西走廊,就没有丝绸之路。

某年夏天,我们曾驱车前往位于张掖肃南的康乐草原,那里云淡风清、绿草如茵,让人想起了那首古代民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西汉初年,生活在此地的月氏人被彪悍的匈奴人击败被迫西迁至阿姆河流域,与匈奴结下仇怨,同一时期的西汉朝廷,早已对匈奴的骚扰忍无可忍,得知这一情况,一个联合月氏左右夹击匈奴的宏大战略构想呼之欲出,河西走廊的历史也由此拉开大幕。

第一集《使者》就将目光投射到西汉,那是一个波澜壮阔的黄金时代,日益强盛的西汉,想要一举解决强悍的北方邻居,将国家的战略纵深拓展到广袤的西部,为了实现断匈奴右臂的战略构想,汉武帝决定派使团前往西域联络大月氏,此行路途遥远困难重重,还要经过匈奴人控制的河西,必须要挑选出一位智勇双全的人来率领这支使团,宫廷侍卫张骞最终脱颖而出,他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凭借超乎寻常的信心、勇气和毅力,用了十三年的时间,历经千难万险,完成了凿空西域的伟大使命,他的这一壮举对后世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当时人们的想象。诗人杜甫曾留下“乘槎断消息,无处觅张骞”的诗句,即使在千年后,张骞的历史功绩依然还被人们广为传颂。

张骞完成了凿空西域的壮举,接下来将广袤富饶的河西纳入大汉的版图,却主要归功于年轻的将军霍去病和他麾下的将士们。第二集《通道》主要讲述的就是霍去病夺取河西、汉朝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的全过程。英武的少年将军霍去病,和他战无不胜的青年禁卫军,将不可一世的匈奴人逐出河西,构建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御体系和千年不绝的和平商路。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西汉王朝发动了旨在打通河西的战役,年仅19岁的骠骑将军霍去病,两次率万余骑兵出击,给予盘踞于河西走廊的匈奴浑邪王、休屠王部以毁灭性的打击,将河西划入西汉帝国的版图,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传说汉武帝听闻河西大捷龙颜大悦,赐御酒奖赏,霍去病将御酒倒入金泉与将士共饮,酒泉名称因此而来。霍去病去世后,他的陵墓被修成了祁连山的模样,以缅怀他在开拓河西过程中的不朽功勋。随后西汉王朝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武威、酒泉、张掖和敦煌四郡先后设立,其名称沿用至今,两关则是阳关和玉门关,均在现今的敦煌市境内,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到达敦煌之后出两关分为南北两路,两关自此成为了中原王朝通往西域的门户,关内关外驼铃声声,历经千年而连绵不绝。

尽管丝绸之路的开辟最初不得不诉诸战争,但是其通畅无论是对于中原王朝还是西域诸国以及更远的西方人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如果说张骞是丝绸之路的探路者,那霍去病则是这条商路的开创者,如果说张骞表现的是积极进取的探索精神,霍去病则将当时汉朝人勇敢无畏的尚武精神发挥到了极致,正是那个欣欣向荣、勇于进取的时代成就了张骞和霍去病的辉煌人生。

第三集《驿站》讲述的是汉武帝之后,汉帝国在河西走廊设置驿站、屯垦戍边的故事。张开臂膀的汉帝国使西域变得触手可及,积极推进与西域各国建交或结盟已经成为了汉帝国的国家战略,在兵威之外,汉帝国先后派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与乌孙和亲,同时启动屯垦戍边,片中用诗意的语言形容将士戍边的情形“在茫茫戈壁滩上,士卒们一边守卫边疆,一边开荒种地,修渠筑坝,把沉睡的土地唤醒,让绿洲充满生机”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沿途的驿站发挥着巨大的稳定器作用,屯垦与戍边相互支撑,开创了汉与西域和平共荣的新局面,汉朝政府也由此把河西走廊变成了一条和平繁荣的通商之路。

河西走廊是战乱时代的世外桃源

第四集《根脉》讲述的是汉帝国崩溃之后,中原陷入长期战乱,河西走廊一时间变成了中原人躲避战乱的世外桃源。在此过程中,河西儒学独树一帜、异常繁荣,尤其是民间求学蔚然成风,河西走廊因此成为中国北方儒学文化中心,北魏建立后,随着中原政局的稳定,学者们陆续东迁。正如片中所说:“这是河西走廊对于中原王朝的回馈,更是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独特贡献。”

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开启了长达二百七十多年战火频仍的五胡十六国和魏晋南北朝时代,如此乱世令中国传统文化蒙受巨大冲击,斯文扫地,伦理尽失,部分中原世族和百姓为躲避战乱来到河西。

此时的河西走廊,经过汉帝国近400年的经营,农耕、畜牧与商贸发达,是躲避战乱的世外桃源。郭荷就是从陇西迁到河西避难的儒学世家子弟,他在黑河河畔的张掖扎下根脉,崇尚儒学的河西子弟纷纷慕名而来,据说他教授的学生多达三千,规模堪比孔子。来自敦煌的郭瑀就是其中之一,他成为了郭荷的入室弟子,并将老师传授的学问融会贯通、著书立说,郭瑀也像老师郭荷一样,在临松薤谷收徒讲学,形成了崇尚学识的氛围浓厚。郭瑀还在学习之余带领弟子们在马蹄山上开凿石窟,逐步形成了今天的马蹄寺。但郭瑀毕竟是一位儒者,为实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他应好友之约出仕,却终因壮志难酬,逝于酒泉南山。他的弟子刘接过了他的衣钵,隐居深山、讲学著述,成为河西士林的领袖,后应西凉王李暠的邀请出山担任主管文教的官员,在西凉和之后的北凉的官学体系中不断充实自己,成为五凉时期学术著作最多的学者。河西走廊的百年风云,也被他记录在了十卷本的《敦煌实录》和《凉书》中。

河西儒学的异常繁荣与中原的战火连天形成了鲜明对比,以郭荷、郭瑀、刘为代表的河西学者,在风云际会的时代,坚守着一份属于学者的灵魂净土与儒学传承的使命担当,使河西走廊成为了当时北方儒学的中心,北魏成立之后,以儒学为代表的河西文化随之东渐,成为了日后灿烂夺目的隋唐文化的三大源头之一,国学大师陈寅恪说河西文化“蔚然为独立之一员,继前启后,实吾国文化史之一大业”。

河西走廊沉淀出享誉世界的艺术宝库

在第五集《造像》至第七集《敦煌》中,再现了河西石窟艺术从开始发端到走向繁荣,再到世界石窟艺术瑰宝敦煌莫高窟的诞生,让河西成为了令世人叹为观止的石窟走廊。

汉魏以来,河西走廊不仅是中国儒学的沃土,也是佛学的繁华地,从中国历史上开凿时间最早的天梯山石窟开始,河西的石窟艺术开始走向繁荣,祁连山成为石窟开凿的理想场所,玉门昌马石窟、肃南马蹄寺石窟、金塔寺石窟等一批佛教石窟相继开凿,这些石窟承袭了鲜明的西域色彩,并最早开始融合汉地艺术,成为西域佛教艺术传播到中国的第一站和驻泊地,但河西石窟艺术的巅峰,还要属蛮声海内外的敦煌莫高窟。

敦煌,一个令全世界为之侧目的名字,因神奇浩瀚的鸣沙山和博大精深的莫高窟而享誉世界。作为河西走廊上的一座边城,敦煌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沉淀出了令世界惊叹的艺术宝库。

公元344年的一个黄昏,和尚乐僔途径宕泉河谷时,看见鸣沙山在金光之中似千佛显现,认为是佛家圣地,于是留下来开窟造像,开启了敦煌石窟艺术的先河。此后的若干个世纪里,三危山下,鸣沙山畔、宕泉河谷的石壁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洞窟,一代又一代的僧侣、画匠们将他们的信仰和希望绘制在石壁之上。公元七世纪,中国历史进入了又一个强盛繁荣的时代,大唐王朝的富庶和开放,使丝绸之路迎来了自汉以来的第二个鼎盛时期,敦煌也成为史书中形容的“华戎所交一大都会”。对于雄才大略的“天可汗”唐太宗来说,维护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西域的安宁是国家战略的既定目标,在大唐的强力管控下,丝绸之路上东西方的交流日渐繁荣。大唐的军队征服高昌回撤时,一部分工匠选择留在敦煌,其中就包括李工,他成为了莫高窟第220窟的画师之一。第220窟北壁所描绘的盛大舞蹈场面,被公认为具有“吴带当风”“满壁风动”的画圣吴道子的神韵。今天我们有幸到莫高窟瞻仰到的美轮美奂的壁画,都是那些不知名的画师们一笔一笔画出来的,史料中没有记录下他们的真实姓名,片中只能用李工作为代称。繁荣的唐朝贡献了莫高窟近一半的洞窟和壁画,尽显大唐文化的宏大辉煌。

从公元4世纪到14世纪的一千年间,莫高窟、西千佛洞、东千佛洞、榆林窟等石窟群,形成了建筑、雕塑、壁画三位一体的艺术圣地与历史文化宝库。不朽的岩石赋予了佛像们接近永恒的气质,让千年后偶然到来的游山者们感受到超然物外的沉静与智慧。

河西走廊,砥砺奋进,继往开来

十五世纪以后,一个属于海洋的世纪悄然来临,明王朝杰出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90年后,葡萄牙人达伽马开始了西方人的地理大冒险,但明朝政府僵化消极的对外政策使丝绸之路在有意无意间走向凋敝,河西走廊也暂时归于沉寂。

1842年,曾经领导了虎门硝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路过河西走廊,在嘉峪关留下了“除是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关雄”的诗句。几年后,结束流放生涯的林则徐在湘江边的岳麓山下接见了一个叫左宗棠的年轻人,将他在西北的所思所想,连同在新疆整理的资料和地图,托付给了眼前的一介布衣左宗棠,他说:“东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西定新疆,舍君莫属。”

十几年后,阿古柏在沙俄的支持下入侵新疆,一切被林则徐不幸言中。已是封疆大吏的左宗棠,在朝廷的支持下,决定继承前人的遗志,从金城兰州出发,取道河西走廊收复新疆。他调集湘军进驻兰州,积极备战,指挥官兵修筑了一条从兰州直通河西走廊的道路,由于景色荒凉、气候干燥,道路两旁栽满了在河西随处可见的杨树、柳树和沙枣树,率领湘军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就收复了伊犁之外的大部分失地,沙俄也被左帅和将士们决一死战的决心所震慑,不得不通过谈判将伊犁归还中国。凯旋归来的左宗棠,在嘉峪关城楼上豪情万丈地写下了“天下第一雄关”的牌匾,古老的关城,也再次向世界敞开了大门。随军的杨昌浚在《恭诵左公西行甘棠》中写道:“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时至今日,河西人依然把当地的柳树称为“左公柳”,历经岁月的沧桑,古老苍劲的左公柳依然在河西各地郁郁苍苍地生长,造福今日的河西百姓。

第九集《苍生》讲述的就是这一时期的故事,河西走廊在19世纪所经受的磨难已经成为了历史的过去时,进入二十世纪,这条古老的走廊也即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新生。

《河西走廊》的最后一集是《宝藏》。20世纪中期,河西走廊迎来了真正的工业化浪潮。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了兰州、西宁后向河西走廊挺进,9月25日,玉门和平解放,祁连山下的老君庙油矿,成功地回到了人民的怀抱之中。28年前的1921年,地质学家温文灏派谢家荣到玉门一带进行油田地质调查,半年后《甘肃玉门石油报告》完成,引发了中国地质学界对河西走廊地区的关注,但由于时局动荡,玉门石油的勘探又被延后了16年。1937年抗战爆发后,孙建初带队前往玉门寻找石油,1938年8月11日,第一口井喷涌出工业油源,成为中国石油工业的起点。新中国成立后,玉门油田成为了河西走廊上第一个大规模开发的宝藏,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诚如我们经常提到的那句话“玉门,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铁人王进喜的故乡”。从玉门油田走出的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石油人,不仅为中国石油工业的起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更是以铁人精神感召着一代又一代人报效祖国。诗人李季有诗云“苏联有巴库,中国有玉门。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就是对玉门油田和石油人的最好注脚。

除了玉门油田,河西走廊上的矿产资源开发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伴随着镜铁山和金川镍矿的先后发现,酒泉钢铁公司和金川公司成立,新兴有色冶金工业基地在河西走廊拔地而起,因矿产资源的开发而诞生了两座全新的城市——嘉峪关和金昌。茫茫戈壁上新的景观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一代又一代人艰苦奋斗的见证。进入新世纪,风电走廊成为了中国可再生能源的“陆上三峡”,途径河西的兰新高铁全线通车,河西走廊还是西气东输、西油东送的能源战略大通道。

河西走廊,因为丰饶,所以美丽;因为历史悠久,所以沉厚包容。2013年11月,“一带一路”上升为国家战略,包含河西走廊在内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河西走廊,必将在新的历史时期继往开来、砥砺奋进,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就像是该片结尾处说的那样:“曾经发生的故事已成永恒,走向未来的脚步正在继续。”

观河西走廊有感 篇2

作者的文笔优美飘逸,但缺乏主线与灵魂,历史深入还不够。建议有兴趣的你可以观看央视综合频道《河西走廊》的专题片,带给人灵魂的共鸣和视觉的盛宴。

不过依然感恩作者,也感恩这悠闲的假期,让我有时间、有眼福渐次展开《河西走廊》这宏大的历史篇章。回头凝望,在那久远的年代,天苍苍野茫茫的草原,白雪皑皑的高山,深不可测的峡谷,河流、湖泊、海子,月氏、乌孙、匈奴……数十个少数民族,弯弓射雕,弯刀映月,一阵阵马蹄声踏破了静悄悄的西北黎明。

丝路悠悠,驼铃漫漫,河西走廊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物质和精神的洪流相向而行、川流不息。文化是永恒的,其魅力和影响足以跨越时空。历史文化辉煌耀眼,可以明照当下,可以指导现实并启迪未来。

但愿有生之年,可以沿着这条路去走走,去触摸这两千多年前文化元素的热度,去探测这些文化遗迹的深度……

观河西走廊有感 篇3

我属于历史知识很差的一种,原因是最开始接触的历史是南京大屠杀,刚好我算半个逃避人格,就先入为主觉得历史都是这一种以鲜血为代价建立成的!所以不愿面对,好在后面纠正了这个错误的先入为主。我很庆幸!

改变我这种观念在几年前一个比较偶然在等待时间里,无意看到介绍秦始皇的一篇文章,觉得很是震撼,一开始还以为是小说,还特意去查了更多的资料,那时才惊觉自己这种先入为主的毛病需要强制性去改掉。不然之后还是在回避历史中,错过许多我该知道的历史!

后面去慢慢接触更多的历史知识,虽然算不上完全熟知,但现在不会只停留在那一个方面,反而有着更多的求知欲!

河西走廊是我休息时看到的纪录片,它里面拍摄的景与文案是非常吸引人,最让人着迷的是故事里过程,画面感配上文案,感觉自己也在那时代跟他们一去走过那岁月。

我们现在这时代交通很是方便的,但那时都是比较耽误时间!就像最开始的张骞他是靠自己走路骑马坚持探索,其中他还经历被囚禁在匈奴地段里,囚禁时间也是比较久,还好他的心智和使命感没有因此减掉,才有了后来这一段通往文明的道路,河西走廊才进入我们的视野!

不过,我最爱的还是第二集(通道)里面讲述霍去病(冠军侯),谁会不爱一个战无不胜的少年将军?更何况霍去病还是17岁一战封侯的!19岁之前他就从乌鞘岭进入河西走廊,率部急速转战6天,连续扫荡了匈奴五个部落,斩杀了匈奴折兰王、卢胡王、歼灭匈奴军近万。还历经三次河西之战,全线打通了河西走廊!最让人难过的事,他23岁就离世了,弹幕都在说,要是这将军(霍去病)能再活30年,汉朝可以打到罗马去。就像网上常说的,多给些时间秦始皇,长城能修到国门口去!

最是热血还是霍去病那一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他22岁时,将近生命的末尾,还在“漠北大战”匈奴的圣地(狼居胥山)率大军进行了祭天仪式,史称“封狼居胥”从此匈奴再也没有能力和汉朝进行大规模的作战!因为河西走廊,彻底爱上了霍去病。

但河西走廊最让人眼前一亮的还是第七集(敦煌),里面的壁画看上去就是栩栩如生!以前的胡旋舞,在今已经失传了,但在这石窟里,胡旋舞却是凝固在壁画之中,使人遐想无限!当然这胡旋舞只是其中之一,还有其他等等数不胜数的图案与佛像。

河西走廊跨越汉、三国、两晋、隋唐、蒙元、明清、民国和新中国千年的雄壮、辉煌与苍凉。看完这个纪录片,你们若有机会就去看看这陪过历史经历一代又一代的河西走廊,它也见证过前所未有视觉享受和繁华与衰落。

最后希望霍去病这位将军候,在他现在所在的生活里,没有打不完的匈奴,有的是完完全全属于那个少年的家。虽然不清楚这是不是你的遗憾,但总是希望你得偿所愿的!

观河西走廊有感 篇4

去河西走廊,是一次难忘的旅程。出发前,我们满怀期待:走在“丝绸之路”上能与几千年前商队同路,观赏到沿途的荒凉与美景,听取今日的沿途村民的故事,游历沿途的古城,回忆沿路的历史……

终于,我们来到了河西走廊,看到了它的伟岸大容,在这里历史与山水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景色随着走到哪里而改变,总有不一样的美景待我们来欣赏。沿着天堑,望出去,天堑分割出蓝天与碧水,无一言地诉说着河西走廊几千年来的繁华;沿着窄巷,山沟里傍森森的村舍在山风中微微动摇,每个村口都有几家老店,古今的景色交织在一线的田园图景里。再翻一遍山沟,可以惊叹山水共生的美景,蕴含浓郁的历史,那些古建筑,那些未见面的当地人,那些混杂在一起古老和近代文化特有的风采。

在这趟河西走廊之旅中,绕着高山之巅,一路古老醉人,沿途的景色让我无不动容,让我仿佛沉浸在沿路的文化中,回望我们历史的过往。

走过山水间,翻过荒峦,每一处景色都是独特的精彩,每一次落脚点都有生动的体会,收获的诱惑不绝如缕。河西走廊山路虽然崎岖,但是这恰恰添极大的乐趣,在河西走廊追寻唯美与梦幻,给我那么多美好的记忆,这趟旅行我收获颇多,每一景都让我陶醉,开阔了我的视野,更加砥砺我的梦想,让我更坚定了出去走走的决心。

走进河西走廊,耳闻目睹,收获着那么多风情,踏上这条“丝绸之路”,在绵延不绝的河西走廊之上,我才明白,历史的演变,自然的变迁,两者的渗透,有时候让景色更为浑然天成,时间与空间,金灿灿的太阳,柔和的风,都在这里汇聚起来,把路上的气息化成最美的风景,把我们留在河西走廊的梦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