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5000网

元宵节吃元宵作文

发表时间:2023-04-14

元宵节吃元宵作文(合集3篇)。

元宵节吃元宵作文是作文5000网在网络上整理并加工的内容,为避免遗忘,还请您收藏本页网址。学生每次放假回家老师都会要求写作文,写作文能锻炼大家快速抓住重点的能力。好作文除了华丽的辞藻以外明确的主题也是非常重要的。

元宵节吃元宵作文【篇1】

国庆期间我去了宁波,在那里,吃到了当地的特色小吃——汤圆。

当一碗汤圆上来时,我目不转睛地盯着那看上去非常好吃的“宝石”,一个个如同珍珠一般透明,玲珑剔透。它的颜色和雪一样白,有一个地方有点淡,是奶白色的,可是,即使你有火眼金睛,也难以发现这小小的变化。汤圆的形状圆圆的,就如同一个十分圆的球。

只要你仔细闻一下这个汤圆,你就会闻到一种很香的味道,这种味道,会先入了你的鼻,再流到你的心,最后滋润你心田,让你心里甜滋滋,如同吃了蜂蜜,整个心中都甜润润的。

闻完味道以后,接下来,就要展现我这位大美食家的才能——尝。我将一个汤圆放入口中,然后细嚼慢咽,口腔里立刻蔓延开一股香甜。突然,我眉头一扬,连声说:“太好吃了,太好吃了!”我赶紧塞了好几个汤圆到嘴里,实在太好吃,不一会儿,一碗汤圆就被我吃光了。我虽然吃饱了,可汤圆的味道还久久地在我的口腔中打转,迟迟不离去。吃了这么好吃的汤圆,我有一个巨大的感受,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比如:台湾有手抓饼、北京有糖葫芦,永嘉有素面……这些当地美食都有自己的味道,有的酸、有的甜、有的苦、还有的咸,我吃的宁波汤圆的味道是甜的。

现在,只要我想到宁波的汤圆,就禁不住口水直流,再想去吃宁波汤圆。

元宵节吃元宵作文【篇2】

吃元宵作文500字

今天我做完作业,妈妈刚好买回了一些元宵,我便争着要去煮,在我的“三寸不烂之舌”的软磨之下,妈妈终于答应了。

说干就干,我迫不及待地揭开锅,放好水,合上电闸,等待水烧开,我隔三差五地掀开锅盖看,可那水偏和我做对,就是不开,“不要心急,热气都被你放掉了,水当然开不了”。妈妈探进头来提醒我。“哦,原来如此”。我便去看书了。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哎呀,我的水!”,等我冲到厨房,锅里的水都快烧干了,没办法,我只好又加了点水,继续烧。这回我不敢离开锅,只好在锅旁边耐心地等待。等了好久,水烧开了。我把元宵“哗”地全部倒下去,才想起书上写的要轻轻地放下去。我顿时泄气了。不过,那些元宵倒挺结实的,只破了几个。“没办法,听天由命吧”。我叹了口气,按照书上所说的用勺子轻轻地把元宵推开,可是那些不争气的元宵却一个个“列开”了肚皮。

水开了,我把火调小,又加了些冷水。元宵里的馅全露了出来,成了一锅黑水。没办法,干脆将就着煮吧,待水一开,我便大功告成了。

“妈妈,开饭了”。妈妈看见我的“杰作”,笑得前俯后仰,而我却觉得它们有独特的味道。

通过这次煮元宵,我认识到我的动手能力太差,“一回生,二回熟”,我相信只要我继续努力,就一定能煮出好吃的元宵。

元宵节吃元宵作文【篇3】

龙灯在正月十五,每个家庭都吃元宵今天是正月十五,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元宵节最让我兴奋的是我可以吃汤圆,但是今年我不仅会吃汤圆,还会包汤圆。

这是我第一次学习,所以我看了妈妈做的示范。母亲拿出糯米粉和芝麻酱备用。然后,她在糯米粉中加入一些水,米粉慢慢融化成面条。然后,我妈妈熟练地包好了饺子。首先拿出一点面粉,揉成球,然后压成蛋糕,最后放入我最喜欢的芝麻酱。揉搓它,揉搓它,一个球形的饺子就诞生了。他一动不动地躺在母亲的手里,就像一个好孩子。

妈妈的示范结束了,现在是我展示我的技能的时候了。我迫不及待地想拖出一大团面条,做一个巨大的饺子。然而,我的母亲拒绝了,并拖回了我一半以上的钱。我不得不用手里的小面团做汤圆。我按照妈妈的指示一步一步地做。前两步很容易通过,但后两步有点难。在制作过程中,要么面团破裂,要么芝麻酱流出。我捏了又捏,觉得捏得差不多了,一看竟然捏了个四五香。我毫不气馁,继续揉揉,最终非常努力地获得了成功。

有了第一个结果,我的信心大增。我灵机一动:我认为最好把它们变成面部表情。当我说的时候,我把他们捏成愤怒、快乐、受委屈。可爱的饺子宝贝。

我吃了汤圆。我吃了自己做的汤圆。它在我嘴里很甜,在我心里很美。

小编推荐

元宵节吃元宵的作文精选


作文是表达独特思想和个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写作是一种自我成长的方式。有的文章让人看了产生共鸣,有哪些优秀作文值得借鉴一下?请将与他人分享的护肤秘诀告诉您的朋友。

元宵节吃元宵的作文【篇1】

元宵,一个充满团员和美的节日,在这个时候吃上一碗汤圆,是多么的美好啊!小编在这里分享几篇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作文,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元宵的汤圆_1200字作文1

汤圆,这是节日的食物,这种带有浓厚节日色彩的食品,还是在专属于它的节日里食用更有家的滋味。

元宵,一个充满了团圆和美的节日。幽黑无垠的深夜,手提着忽亮忽暗的花灯,借着藏于黑云中点点星光,待着家人的归来元宵节那携带着些许暖意的提在手上的花灯给元宵节又添了一笔暖意与温馨。

大街小巷,悬在细绳上的薄纸,上面用粗粗的笔写着大气的灯谜。孩童一手抓着晶莹剔透的糖葫芦,一手挠着头,个个都嘟着嘴,瞪大了眼睛,呲牙咧嘴。走在街角的大人端着热茶,眼角向上翘着,一脸幸福沉醉的模样。

但是,对于前两样我早已过了那年段,只有元宵的汤圆能让人一饱口福了。

糯而不黏的皮,香而不腻的馅料,更令人回味的是因为其中滴入了我的一滴汗,沾满了我的期待。

揉面团,白白的面团加进了水变得胶着,我一边将面团揉的均匀,一方面又不忘了玩,我不时掐出几个小面人,又将它们揉回一个又一个宛如石子的面团,乐此不疲。

看着我揉好的面团包着黑漆如墨的芝麻馅丢进了往上冒着袅袅轻烟,一股莫名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不出多时,芝麻汤圆被勺子轻轻地捞了上来,和着水泽,看起来犹如玉般晶莹剔透。淡淡的黄酒香从瓷碗里飘出,一股酸爽之意贯彻全身,神清气爽。我毫不犹豫地扶起倚在碗边的瓷勺,舀起一粒汤圆,柔光斜斜地照在汤圆上,汤圆柔韧的糯米皮仿佛在轻微的抖动,似想抖落这白如鹅毛,薄如砂纸的外衣,而将黑色的本质倾流出来。

我伸出舌头触了触糯米皮,它抖得更厉害了,似在极力催促我赶紧将它吞食入腹。我也不客气,将微热的糯米皮咬破,黑漆亮丽的芝麻馅就跑了出来。我吐了吐舌头,舌尖宛遭电击!黑芝麻馅料格外的烫,倒是所料不及。那包裹着汤圆缓缓往上冒的白烟应是从皮内往外冒得吧!虽说被烫了下,但依旧弥漫了满嘴的香甜。

我毫不停息地吞了四五粒如小雪球大小的汤圆,在尽尝其美好的同时,却发现母亲碗里的汤圆跟我不同数,碗沿倚着一根瓷勺,似没动过般。

妈!我皱起了眉,怎么吃这么少?我恼怒道。

啊,我刚吃过,刚吃过。母亲笑着,含糊地敷衍到,一边做出心满意足的模样。我在母亲看不到的地方悄悄翻了个白眼。

多吃点!我舀出两粒仍飘着白气的汤圆,不由分说地倒进了她碗里,今天是元宵节!你必须多吃。我用一种义不容辞的语气搬出了这道不成文的法律。

就因为今天是节日,所以你才要多吃些。你刚才不是挺爱吃的吗?再说了,你今天出力最多母亲劝着我,脸上又露出了那惯有的笑容。

我皱着眉,一边瞅着母亲额头上泌出的豆大的汗珠,一边听着耳边滔滔不绝的声音,宛如隔世。

我低下了头为了使母亲不瞅见我微红的眼眶。

叮!我的碗没有来得一响,唤回了正在神游的我。两根瓷勺在我的碗里安静地躺着,只是靠左的那根缓缓地收走了,留下了三粒汤圆。

好了,我吃饱了,你慢慢吃啊!母亲尚未等神游的我反应过来便晃进了厨房。我低下头,缓缓舀起了母亲留下的三粒汤圆,放进了嘴里。

这时,我不仅尝到了节日的味道,更平常到了环绕着这三粒汤圆的丝丝爱的味道。犹如烫到我舌尖的芝麻馅,只不过,这次是牢牢地系在了我的心弦上,滚烫,火热,难忘。

点评:

这是一篇优美的状物文章,文章以汤圆为线索,贯穿全文,情节曲折起伏,突出了汤圆的特点。层次分明,先后有序,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起读者的思考。

寻回元宵的味道_1200字作文2

今早,匆忙之中,吃完了一碗元宵,白糯米做的,都是从超市买回来的速冻食品,做得十分精致,如同一个个小精灵在水中翩翩地旋转着,舞蹈着,圆滚滚的身子很可爱,咬一口下去,芝麻与花生的香在口中久久回荡,狼吞虎咽中,我吃完了一碗,走在秋日的清晨里,口中还余留的糯米香在我口中渐渐消失,同时也散发出一种不自然的味道,我记忆中元宵的味道,不是这样的啊!

我是一个喜爱吃面食的人,特别是元宵。记得从小吃的元宵就是外公亲手做的。那种味道总让我留念。每当我与妈妈回到外公外婆家的时候,傍晚,外公总是会在夕阳的余晖下将已经千疮百孔的小木桌搬到庭院里,端来一碗已经和好的糯米面,白白的,软软的,散发出沁人心脾的糯米香。儿时的我总是好奇地从大面团上揪一小团下来,用手不停地揉搓着,像捏橡皮泥一样把玩它。一会儿捏一个小人,一会儿捏一只小鸭子,外公从不阻止我,只是坐在那儿,揉着元宵,笑吟吟地看着我眼里满是慈祥。外公温暖而又有些粗糙的大手一刻不停地揉搓着面团,直到它在手中变成一个近似球体的形状,便将它放在撒有面粉的案板上。不一会儿,一个个元宵便在案板上列成了整齐的队伍。外公似乎总是搓不厌的,而我,在手中尝试着搓了几个不规则图形后便早以丢下手中的活到别处玩去了。外公在院子里与外婆和妈妈有一搭没一搭地唠着家常。外公的背影,总是那么高大;外公的目光,总是那么慈祥。

第二天一大早,厨房里便有了动静。锅、碗、瓢、盆的声音响了起来,而此时的我,还迷糊地停留在睡梦中。一起床,小桌上便是一碗冒着热气的元宵,清汤里的元宵自然比超市里买来的大一倍,也自然没有那么圆,外公的元宵一直是没有馅的元宵,总是白花花的,一个个拖着笨重的身子飘在水中。旁边有一小碟有糖,用来沾着吃的。

起来啦。

嗯。

快吃吧,不然凉了。外公总是催促我。

我用勺子舀起一个元宵,使劲吹几口气,再将元宵放入盛有白糖的盘子里滚一滚,正准备咬一口。小心,别烫着了。我只得小心翼翼地咬下一口,平淡无奇的味道中夹杂着甜味,没有芝麻香,也没有花生的味道,只有朴素的糯米香,还有暖暖的亲情与爱。

好吃吗?

好吃。我嘴里含着元宵含糊不清地应了一声。外公听了,似乎得到了天大的奖赏似的,像个孩子般开心地笑了起来。也许,这样,他就满足了。

记得有一次,表弟闹着嚷着要吃元宵。那年冬天出奇的寒冷,家里没有糯米面,我们都想方设法让表弟别闹了,可外公却执意踏着雪打着手电筒到镇上的超市买了一袋面粉,又忙活起来。

9点了,厨房的灯仍亮着。厨房的门是真接通向院子的,门又关不严,我刚想喊外公去睡觉,却只见外公搓着手,两只腿有些僵硬地嘣跳着,似乎想让自己暖和起来。两只手已被冻得通红,口中呼出的阵阵热气,在空中消失、散开。案板上,是几个雪白的无霄。

我刚开口叫外公,却不由自主地发出一声哽咽。

早上的元宵,还是那么好吃,那么香,那么暖和。表弟露出了天真的笑,而外公,也仍伴着我们,像个孩子似的笑。

近两年外公的身体已不大好,腰也似乎有些驼了。可他还是笑着,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吃到外公的元霄了。那天,我在学习之余抽空去了外公家。外公抽着烟沙哑地问我:最近学习紧张吗?压力大吗?明天要不要吃元宵。

泪水侵占了我的眼眶,我似乎又寻回了元宵的味道。

元宵佳节吃元宵_1200字作文3

元宵又名汤圆,大家平时习惯把它叫做汤圆,不过今天我要把它叫做元宵,因为今天是元宵节。

元宵节,就是一个人知户晓的节日,每个人不管有多忙都会抽出一些时间去陪家人:元宵节,就是亲戚朋友从五湖四海赶来欢乐地聚在一块儿,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欣赏那夜空中的光彩夺目的火树银花。

大街上车水马龙,到处张灯结彩。市中心周围四条宽阔的马路上灯火通明,使整个城市笼罩在灯的海洋里,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我们一家在花园里漫步,真舒服啊!

最值得引人注目的,还是那非花却比花甚之的烟花了。一颗颗五彩的烟花腾空而起,一粒粒金砂喷射而出,在空中傲然绽放。烟花炸开以后,一颗颗亮闪闪的东西飘落下来,真像一颗颗彩色的流星;有的烟花炸开以后是双层的,接着变成美丽的形状了;有的炸开以后就像下起了流星雨,刷刷地往下落;还有的如同一道道彩色的金环,把天空变得光彩夺目,几声脆响,夜空又绽放出几朵美丽的花朵。它们的形状和颜色各不相同,有五颜六色的满天星,金黄色的蒲公英,紫色的牵牛花,火红的玫瑰花,粉红的月季、银色的百合......,绚丽多彩。开放的礼花如一个个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颗颗拖着彩带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昼一样,把元宵之夜变得无比美丽,赤橙黄绿青蓝紫,样样俱全,姹紫嫣红,把夜空装点得美丽、婀娜,把大地照射得如同白昼。通!山上又升起个通体发红的大火球。它飞到半空,啪的一声,化作千万颗小火星飞溅开来,拖着长长的、闪光的尾巴缓缓落下,好似翩飞的蝴蝶,从空中旋落;又好似被风吹散的蒲公英,不知是哪个调皮鬼,给它们涂上七彩的颜色......通通通!嗤嗤嗤!看!一颗颗发亮,五颜六色的火焰拖着长长的尾巴,争先恐后,前仆后继地蹿上夜空;瞧!那边升出了天女散花,这里出现了孔雀开屏!哇!再瞧瞧那里的含苞待放......天空中顿时成了花园,花的海洋,璀灿夺目,火树银花,多美呀!整个镇区都沸腾了......

随着一声声的炮响,人们在惊呼,在赞叹,夜色中,人们微微扬起的脸上也变幻着多姿的色彩,也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他们不也像一朵朵美丽的烟花吗!

还真有些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味道。渐渐的火花飞走了,天空又一下子变暗了,刚才那一番情景,就如同梦般在我的脑海里回荡。听,一阵阵锣鼓声不断的吸引着我,使我不得不来转一转这迷魂阵九曲黄河,我来到阵口一瞧,一边引人耳目的写着入口,一边大大的写着出口,我便从入口走进了阵中,阵阵锣鼓声敲打着我幼小的心灵,我抵不住诱惑,不由自主的双脚生风超越了前面的人,蹦跳着走完了这迷魂阵九曲黄河。我在这浓浓的喜庆之中,度过了一个欢欢喜喜的元宵节。我看到的元宵节真美啊!不过我相信在这个发达的祖国里,今后的元宵节一定会更好、更灿烂、更辉煌!

元宵节的元宵很美味,元宵节的节目也很有看头,总之这个元宵节是非常开心的。

元宵节吃元宵的作文【篇2】

正月十五,我国最热闹的节日――元宵节,那一天我们一家过得其乐融融。

元宵节的习俗是吃汤圆,让每家团团圆圆,今晚奶奶“权力下放”,把煮汤圆的重要任务交给我来执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务,生怕煮破了,因此心里好像揣着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我利用以前奶奶教我煮汤圆的经验:先将糯米粉用开水调和成皮,注意水不可以太多,多了会过稀;也不能过少,少了没粘性。然后取一块皮在手掌中搓成圆形,再用手指在上面按一个窝,把芝麻捣碎做馅,放在里面“包”好。放馅时一定不可以太贪心,否则会把皮的“肚子”给撑破的。包好后,终于可以下锅了。我按照奶奶说的煮汤圆的四个诀窍:“开水下锅,慢水煮,点冷水,勤换水”将自己辛辛苦苦做好的元宵放进水里。没多久,可以起锅了,掀开盖子,只见一个个雪白的汤圆漂浮在水中,彼此紧贴着,好像一粒粒大珍珠,看得我直流口水,将它们舀到碗里,闻着那香喷喷的味道,忍不住咬了一口,真好吃啊,又香又糯。我刚把汤圆端上桌,大家

就狼吞虎咽的吃开了。大家高兴地吃完了我煮的汤圆,“美食家”奶奶给我打了一个九十三分,夸我长大了,懂事了。我兴奋不已,第一次煮汤圆就得到这么高的评价,我心里美滋滋的。

品尝着自己亲手做的元宵汤圆,觉得特别好吃,心里特别开心。盼望着明年元宵节时再做汤圆给大家品尝。

元宵节吃元宵的作文【篇3】

大街上车水马龙,到处张灯结彩。市中心周围四条宽阔的马路上灯火通明,使整个城市笼罩在灯的海洋里,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我们一家在花园里漫步,真舒服啊!最值得引人注目的,还是那“非花却比花甚之”的烟花了。一颗颗五彩的烟花腾空而起,一粒粒“金砂”喷射而出,在空中傲然绽放。烟花炸开以后,一颗颗亮闪闪的东西飘落下来,真像一颗颗彩色的流星;有的烟花炸开以后是双层的,接着变成美丽的形状了;有的炸开以后就像下起了流星雨,刷刷地往下落;还有的如同一道道彩色的金环,把天空变得光彩夺目,几声脆响,夜空又绽放出几朵美丽的花朵。它们的形状和颜色各不相同,有五颜六色的满天星,金黄色的蒲公英,紫色的牵牛花,火红的玫瑰花,粉红的月季、银色的百合……,绚丽多彩。开放的礼花如一个个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颗颗拖着彩带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昼一样,把元宵之夜变得无比美丽,赤橙黄绿青蓝紫,样样俱全,姹紫嫣红,把夜空装点得美丽、婀娜,把大地照射得如同白昼。“通!”山上又升起个通体发红的大火球。它飞到半空,“啪”的一声,化作千万颗小火星飞溅开来,拖着长长的、闪光的尾巴缓缓落下,好似翩飞的蝴蝶,从空中旋落;又好似被风吹散的蒲公英,不知是哪个调皮鬼,给它们涂上七彩的颜色……“通通通!”“嗤嗤嗤!”看!一颗颗发亮,五颜六色的火焰拖着长长的尾巴,争先恐后,前仆后继地蹿上夜空;瞧!那边升出了“天女散花”,这里出现了“孔雀开屏”!哇!再瞧瞧那里的“含苞待放”……天空中顿时成了“花”园,“花”的海洋,璀灿夺目,火树银花,多美呀!整个镇区都沸腾了……随着一声声的炮响,人们在惊呼,在赞叹,夜色中,人们微微扬起的脸上也变幻着多姿的色彩,也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他们不也像一朵朵美丽的烟花吗!

元宵节吃元宵的作文【篇4】

吃元宵的习俗源于何时何地,民间说法不一。一说春秋未楚昭王复国归途中经过长江,见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黄,内中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众人不知此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问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因为这一大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红色的馅煮而食之。还有一种说法,元宵原来叫汤元,到了汉武帝时,宫中有个宫女叫元宵,做汤元十分拿手,从此以后,世人就以这个宫女的名字来命名。这两个传说不见史料记载,不足为信。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

元宵在宋朝很珍贵,姜白石有诗“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诗中的“珍品”即指元宵。

到了现代亦有与元宵节有关的故事。袁世凯在做了大总统之后心犹未甘,还想当皇帝,因美梦不能成真,终日烦恼。一日他的姨太太说要吃元宵,话刚一出口,就被袁世凯打了一个耳光,因“元宵”与“袁消”谐音,从此袁世就给手下的人下了个命令,以后不许再说“元宵”,而只能说“汤圆”。后来有人就此事写了一首打油诗:“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传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

元宵是用糯米粉做成的圆形食品,从种类上分,可分实心和带馅的两种。带馅的又有甜、咸之分。甜馅一般有猪油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锦、枣泥、果仁、麻蓉、杏仁、白果、山楂等;咸馅一般有鲜肉丁、火腿丁、虾米等。用芥、葱、蒜、韭、姜组成的菜馅元宵,称“五味元宵”,意寓勤劳、长久、向上。

元宵节吃元宵的作文【篇5】

元宵节到了,热情大方的猪妈妈决定搞一个“汤圆大会”。邀请许多小动物去参加,有小蚂蚁,响尾蛇,小宝宝。

猪妈妈一并哼着歌,一边一丝不苟的煮着汤圆。不一会一碗热腾腾,想碰碰的汤圆端了上来,小冬菇闻到这香浓的问道馋得直流口水,小蚂蚁争先恐后地冲了上去,只听“啊!”的一声腿陷进了汤圆里里,小蚂蚁们一边呻吟着一边用乞求的目光看着猪妈妈,猪妈妈又焦急又可笨地走了过去,小心翼翼地用放大镜把小蚂蚁们一个个挑出来,生怕弄伤它们。

响尾蛇也凑了过来,汤圆的问道太香了,禁不住诱惑一口吞了四个,撑得直喘不上气儿,顿时,毛条身材变成一串糖葫芦。响尾蛇像一个奄奄一息的病人一样躺在床上“哎呦”的叫个不停,这时,善良的猪妈妈跑了过来,紧紧地抱着响尾蛇一个一个地把汤圆挤了出来,响尾蛇才脱离了生命危险。

猪宝宝不紧不慢地走了过来,用勺舀起一只汤圆,轻轻地咬了一口,“真香”他又细细地嚼“真甜!”他对猪妈妈说:“汤圆的问道好极了!”小读物们看着宝宝吃得这样认真,也凑了上来吃汤圆,小动物们吃了后连连称赞。猪妈妈也露出了美丽的笑容。

元宵节吃元宵的作文【篇6】

元宵节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当时明州(现为浙江省宁波市)兴起吃一种新奇的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中国古俗中,上元节(天官节、元宵节)﹑中元节(地官节、盂兰盆节)﹑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元宵节始于多年前的汉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LanternFestival),上元佳节,是中国汉族和部分兄弟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在汉族古俗中,上元节(元宵节)﹑中元节(盂兰盆节)﹑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都是非常传统重要的节日。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是几项重要的元宵节民间习俗。

传统习俗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相传吕后一系在吕后死后害怕大全旁落,密谋叛乱,宗室齐王刘囊联合开国老臣周勃一起平定了“诸吕之乱”。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人们庆祝一年中第一次的月圆之夜。据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燃灯放烟火的习俗就是从这个说法来的。

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火把也逐渐变为了彩灯。 自唐朝中期以来,元宵节发展成为了我国全民性的狂欢节,因此元宵节是把传统节日习俗体现得最为彻底和典型的传统节日。

元宵节吃元宵的作文【篇7】

俗话说:“离家远,别是一乡风。”各个地方都有各个地方的特色。重庆,虽然他很多习俗和四川很像,但也有他独特的习俗。

在我们那儿,每家每户都必须要吃年夜饭、扫尘、百年、赏花、贴春联、看春晚。如果有谁不参加其中某一项或几项,就有可能被长辈惩罚一顿。,所以所有人都会参加这些活动。

在大年三十儿晚上,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享用年夜饭,但是在年夜饭中必须有汤圆,有着圆圆圆圆的美好寓意,并且学生一般吃三个汤圆,表示三步登科,而参加工作的人会吃四个汤圆,寓意四季平安。过年的的时候,奶奶总是会提前一天把面和好放在不锈钢盆里,再用保鲜膜把面团密封好,让面团发酵一整晚,待到第二天早上或者晚上吃年夜饭的时候将面团拿出来做汤圆,先把面团分成一小团一小团的,再捏成凹圆形,中间放入菜或者红糖,再把面团捏到封口,再搓圆之后放入滚开的锅里就煮到汤圆浮到水面上就可以吃了。

我的弟弟是个小“吃货”,他一看到煮汤圆就欣喜若狂,激动地对奶奶说:“奶奶,待会儿我要吃六个汤圆,三个菜的,三个糖的。”由于他个子较小,踮起脚尖也看不到锅里汤圆是什么样,于是他就在那里猜:“汤圆是不是已经把白肚皮儿煮破了呢,里面的馅儿会不会露出来,这样会不会不好吃呀”。锅里沸腾着,弟弟吵着要看,奶奶将他抱起,可锅里并不是他想的那样,锅里的“大白”好像在跳舞,沸腾的开水也跟着装模作样。本来就大的汤圆,现在喝饱了水,似乎变得更大了,只听“噗”的一声,奶奶说:“汤圆好喽。”“好耶!”弟弟应声喝道。

吃完汤圆,弟弟打了一个饱嗝,全家人都笑了。

元宵节吃元宵的作文【篇8】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各地过元宵佳节的习俗活动都是不惟一的,而藻溪的活动更是与众不同。

藻溪“摆殿”活动每年在元宵节前举行,是藻溪镇陈氏族人为纪念先祖陈老爷的祭祀活动,现已成为苍南年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有做福、摆殿、吃福三个部分。其中以正月十四的“摆殿”最为热闹。

按祖制,每年做福的福头按地域轮流。正月十四一大早,建光村的人就在庭院里忙碌起来。他们摆福果,“洗”福猪,并为福鸡、福鸭等祭祀动物精心装扮一番,以图大吉大利。

下午一点多,陈氏族人或高举彩旗,或双手拈香,或抬着福猪等供品,纷纷到康乐街桥头集合。

下午一点半,随着清脆的锣鼓声,巡游开始。数百人的队伍沿着老街到康乐街巡游一圈。沿途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头攒动,烟雾弥漫,整个藻溪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里。

巡游队伍到达东北角的太阴宫前,各族人纷纷换上人高马大的壮汉,依次抬着福猪,在一片“硝烟”和呐喊声中冲进陈府爷宫,把福猪并列摆在大殿东西两侧。

直到正月十五晚元宵吃福,摘了灯球之后,“摆殿”才到此结束。

元宵节的作文合集3篇


对你来说,别人的想法你也不一定会接受。对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法和自己的理解谓之“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学习时经常遇到的事情,写一篇心得体会我们可以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你是否会写相关心得体会呢?因此,栏目特意整理了元宵节的作文合集3篇,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

元宵节的作文 篇1

上个星期五,我高兴得不得了,因为那天是元宵节,学校要举行闹元宵的活动。据老师透露,那天将会有煮汤圆、猜灯谜、舞龙等有趣的活动,所以从开学那天起,我就天天盼望着元宵节快点到来,足足兴奋了一整个星期。

活动将在下午举行。盼呀盼呀,好不容易把上午的时间给熬过去,活动终于开始了。我们先是在班级里做汤圆。全班同学分了组,每个组都给自己的组别起了有趣好玩的名字。我们把桌椅分开坐好,各自分别取出从家里带来的小碟,安静的看参加活动的家长自愿者教我们怎么做汤圆。原来做法很简单,只需要把糯米粉加水和成面团,然后取一小块面团,放在手心里搓成一个个均匀的小圆球,就算大功告成了。我们分到面团后就动手做起来。我的小组做的很快,一下子就做完了半盘子的汤圆。可这时,我们戴着的一次性手套都破洞了,没办法再继续做。这可怎么办呢?作为副组长,我把手一挥,干脆的说:“来,大家把手套都脱了,去洗手,直接用手搓。”大家连声同意,洗了手继续干。没想到,这样的速度更快了,没有之前戴手套搓着费力。

我们虽然速度快,但是却没有把握好力度,有的同学搓的太大,足有一个乒乓球那么大,有的搓的太小,只有手指头那么大。大家彼此笑话道:“嘿,你这个汤圆可真大,大得都塞不进嘴”,“咳,你还说我,你那个那么小不点,都不够塞牙缝”,"哈哈哈……”整个教室充满了欢笑声。

做完汤圆,我们就到楼下大天井猜灯谜了。呀,绳子上挂着的灯谜真多呀,密密麻麻的挂满了整个大天井。我晃悠了一圈,取下了三张我觉得很有趣的灯谜,其中一个谜面是:“一个小不点,跳进洗澡盆,越洗越不干净,变成小矮人”。我一看就知道答案了,跑去把答案告诉兑奖区的人,他在我的灯谜卡上盖了一个印章。我很快集齐了三个印章,和小伙伴们走回教室,在路上,我们热烈的讨论着刚才有趣的灯谜。

还没回到教室,我们在楼梯口就已经闻到了一阵香味,原来汤圆已经煮好了。我们赶紧跑进教室,只见一碗碗的汤圆已经整齐的摆好在桌子上,里面一个个汤圆圆嘟嘟的,让人见了就想咬一口。

我迫不及待的伸手就想拿,一个阿姨制止了我,说:“别急,我们先兑完猜灯谜奖品,然后再吃汤圆。”我很兴奋,很想知道奖品是什么,于是马上回到座位坐好。奖品发到手,我得到了一包点心面,一个巧克力,还有一瓶豆奶,这意想不到的奖励,惹得我们哄堂大笑。

大家一起吃汤圆咯!

我把一口汤圆放在嘴里,仔细品尝,呀,这汤圆嚼劲十足,还很软糯,真是好吃。我一下子干掉了一碗。然后,我想起我该给妈妈带一碗,就对阿姨说,我要拿一碗给妈妈。阿姨答应了,帮我装好。我小心翼翼的拿了回家,和妈妈一起分享了这好吃的汤圆。

闹元宵真是乐趣无穷呀,这个元宵节真难忘!

元宵节的作文 篇2

关于元宵节的作文:元宵节在家乡700字作文 - 体裁元宵节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元宵节的作文:元宵节在家乡700字作文 - 体裁元宵节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元宵节这天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他别是舞龙、舞狮最热闹,龙是花布做的,有的用十个人舞,龙头前面有一颗珠子。这个珠子叫"龙珠",龙舞起来时很好看,像真的的龙一样,观众不断叫好,有些观众去摸龙,他们说摸了龙能治百病,一年都不会生病,舞的人舞的满头大汗,观众拍手叫好。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各民族的.节日风俗不一样,我们家乡过元宵节热闹非凡,喜气洋洋。这天的活动内容真是丰富多彩啊,似乎要把所有喜庆都融入这一天。

元宵节这天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他别是舞龙、舞狮最热闹,龙是花布做的,有的用十个人舞,龙头前面有一颗珠子。这个珠子叫"龙珠",龙舞起来时很好看,像真的的龙一样,观众不断叫好,有些观众去摸龙,他们说摸了龙能治百病,一年都不会生病,舞的人舞的满头大汗,观众拍手叫好。

说舞龙精彩,还有根有意思的,这天人们都要走出户外,到处游玩,亲戚们一起去游玩,听他们说,又完了以后一年都不会生病,不过我想人们出去走一走,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春节间吃的好,喝的好,人们出去活动活动,锻炼身体当然不会生病。过元宵节这天还有个最吸引人的节目——看烟花,6点钟时广场已经来了很多人了,都在那里寻找好的位置,7:00了,到处人山人海,只听见"呯"的一声,礼花爆开,照亮了天空,接着又放了一个礼花,礼花爆开的时候是紫色的,非常好看,接着把礼花爆到水面上,礼花在水面上跳舞,大家都高兴的欢呼起来,我们闻到了许多火药味,突然,一个礼花爆开了,绿色马上变成红色,又变成了黄色,隔了几秒,又发出了几发,精彩的时候到了,一个礼花爆开了,像一帘瀑布飞流直下,真是有一落千丈的感觉。焰火晚会结束了,但是人们还留恋在晚会之中。

家乡的元宵节真是个快乐的节日。

元宵节的作文 篇3

观看完上元节市政统一燃放的烟火,回来进入居住的小区,发现很多人家的凉台上挂着光线柔和的红灯笼,才忽然醒悟——这本来是赏灯的日子,这使我的记忆不断的回放。

小的时候家家户户糊花灯,点燃蜡烛,赶场似的和伙伴们相互追逐,小心翼翼的挤在人群中看各单位组建的秧歌队表演,往往这一队刚刚扭罢,另一队又粉墨登场。都踩着高跷,手上举着镰刀、斧头等道具灯样,就是再调皮的孩子也不敢太近前,被踩到可不是闹着玩的。那时还是大集体制,两个最大的姐姐还是镇蔬菜队的社员。当然一年一次的秧歌**拼,姐姐所在的生产队当然不肯落后。每家必须抽调一到两人参加训练。父亲用他那双有力的大手,为姐姐钉着要参加排练、表演的木高跷,我则期待父亲闲下手来为我们小姐妹扎制灯笼。我总能在秧歌队里找到姐姐的同学,那个背着长剑、白面书生打扮的吕洞滨是个反角,儒雅倜傥,在我心里她就象唱青衣的名角一样占据着重要地位(那时听蒋子龙《蛇神》的小说,就对戏剧中的人物的扮相盲目崇拜起来),我就举着爸爸用铁丝围成的南瓜样的小灯笼,跟着秧歌队一个街区一个街区的走下去!

记忆里我只有一次跟着大人去观灯展,展地设在偏僻的城市的一角,没有硬化的广场土土豁豁,再加上人山人海的阵势,我只记得被大人牵着手,一步不能停的走着。花灯上有贴着天神模样的,各种姿态的飞禽走兽,更多的是《西游记》中众多的宝贝人物。财大气粗的单位制作出巨型的嫦娥奔月、麻姑献寿等传统风情的灯笼,因为我家墙壁上就贴着有这些内容的年画,心里就更振奋起来。

不知从哪年开始,我们既不糊制灯笼了,政府也再没组建过秧歌队,更别说上元节的花灯会了。只是不甘寂寞的老年人平常用来健身的扭扭秧歌,过年过节的绕街走地扭扭,可全然没有踩高跷和锣鼓喧天的阵势。这么一来助长了放花炮的习俗,把大家聚到一块,人们享受着最不易留住的绚烂,最后踩着落地的纸屑,轰隆隆的来又急匆匆的散去。倒是母亲一年接一年的把她的面灯进行下去。

在北方母亲不做面灯,也许是我记忆不起来她做吧。搬回故里,我以探亲的方式回去,母亲就从小年开始一直的忙着。母亲把祭灶神的红纸早早准备好,专等我回去写“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这是我最得意、荣耀的时候了,我开始又写起春联来,大门巨幅的字也敢涂鸦。大弟、二弟都住在一起,不知有多少门的对联要写,还有无数的小福、小春字,还有身体健康,抬头见喜等等小条幅,更别说鸡圈、鸭舍、大小车辆都得题字,直写到三十的正午,父亲不停的摧开饭了,我还是半跪在炕上,不肯让出爸妈吃饭的小桌来。父亲当着头一年来到的女婿说我从小就这么犟,被抖出秉性也不恼火,等真正那些红纸张贴起来,气氛就陡然不同了。

上元节妈妈一大早就起来把面和好醒着,菜子油和灯心是更早准备好的。做面灯的面必须是死面,这样受热才不变形,吃起来也劲道。在我们还在洗漱的时候,妈妈的面灯就已出笼了。水浮蜡似的造型,竟然还有莲花状的,妈妈还别出心裁捏出个面龙,正在用细细的麦篾儿做龙须。妈妈就热的软劲把浸过油的用纸捻成的灯心一一插入带有凹状的'面灯中心,然后放到孩子们碰不到的高地晾晒起来。太阳一落山,小孩子们还在当街乱跑的当,妈妈把已经凉透、外面绷着一层皮的面灯摆到桌子上,挨个小心的注入菜子油来。刚一插黑,灶台上,窗户上及大小门的门垛上就都放上了面灯。“能不能燃到天明?”我不知深浅的问。“别瞎说,风不大,或不落雪的话就能。”妈妈还特意拿一盏莲花灯放到我的床前,说我身体不好,用来驱邪降福的。

乡下人睡的都早,不想点灯磨油浪费电钱。尽管是上元节,孩子们手捧着面灯,走家串户的燃放上一阵花炮、小鞭就都归家吃元宵了。不到夜半,家家户户的大灯就全熄了,只剩下面灯微弱的光鬼火似的闪烁。过去白面这东西金贵,有的孩子不等灯油燃完就绕着四周啃起面灯来。不管怎样艰苦的年代,母亲总能省出一两瓢白面来等着做面灯,不为别的,为了一家大大小小祈福一整年的健康、平安!

上元节的那天下午,母亲撵着恋着和我说话的姐姐快快回家。正月十五不许出嫁的姑娘看娘家点灯,这已经是多少年的约定俗成。我紧张的问那我呢?妈妈笑了又笑,说我经常在外,对我早已是破了规了。也是,我在这象个十足的外乡人,也许从小没有这样的语境,我连原籍话也不会说。我随姐姐去她家玩,她也学母亲样早已蒸好了面灯,她那两个金刚儿子趁姐姐不在,正在嘻嘻哈哈把弄面灯呢。

一般面灯是着不到黎明就全熄灭了,第二天一早妈妈让我们至少吃上一个面灯,似乎非这样福才能降身。那种筋筋的死面疙瘩,经过大半夜的菜子油的浸透和小火的熏烤变得如此超群美味。母亲基本是满口换下的假牙,很费力的咬着,突然放下不吃了,说好不容易保留的那两颗真牙合伙抗议了,说着就笑了。母亲看着我们吃,手也不闲着。她剥出很多瓜子仁,递到我的手里或小小孙子的口中。

上元节的那一夜,母亲拽灭所有的电灯,只有面灯闪着微弱的光晕。就这么万籁俱静起来,影影绰绰的,我被这静谧包围着。母亲的卧房偶尔有一两声咳嗽传来,我就在这灯影里又回忆起父亲为我们扎灯笼、母亲忙着用玻璃纸糊制时的情景,这个举着灯笼满街逛着跑着的小孩子,如今安静的面对着一盏面灯,两种灯影不停的交织,竟久久的不能入睡。

元宵节吃汤圆作文参考汇总3篇


写好作文对于每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度地理解自己的人生观。你也许需要"元宵节吃汤圆作文参考"这样的内容。继续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您阅读下方文章!

元宵节吃汤圆作文参考 篇1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元宵节"。从大年初一到这天,就可以说是过完年了。而我,也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元宵节。

元宵节,也称"灯节"。那为什么呢?因为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很多民俗活动是和灯连在一起的,元宵节这天人们不光吃元宵,观灯、赏灯也是延续了20__余年的民俗,所以俗称"灯节"。

元宵节那晚,我们一家人一边吃热乎乎的汤圆,一边观看精彩的"元宵晚会"。因为元宵是我最喜欢吃的食品之一,所以我吃了很多。妈妈包了很多品种:有我最喜欢吃的豆沙陷的、有甜而不腻的芝麻糖陷的、还有香喷喷的菜陷的,对了,还有实心的小元宵。元宵还没煮好,我就已经迫不及待了。

元宵一上桌,我就赶紧拿起筷子夹了一个,猛地咬了一大口"哇!好烫好烫!差点把我的舌头烫到。。。。。。"妈妈看了,一个会心的微笑地说:"看吧,心急是吃不了热豆腐的!"我想想,也是。我再贴近仔细地看了看元宵:好洁白光滑啊!好象一个白色小绒球!我又夹了一个元宵,这次我一定要吸取教训。我小心地夹了一个,然后放到嘴边吹了吹,轻轻地咬了一小口"好粘啊,简直太好吃了!"我终于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心急,否则就像我吃元宵一样。

虽然只是一次吃元宵,但却给了我一个意义非浅的启示。

元宵节吃汤圆作文参考 篇2

今天下午,妈妈拿了一盒糯米粉,放进了脸盆里。然后,把水也倒了进去。接着,她用双手用力地和起来,米粉很快就被妈妈和成一团了。

开始动手做汤圆了,我看到妈妈从粉团上面抓了一团粉,用手搓成了一个圆形,然后在中间挖了一个孔,边挖边转,那个孔渐渐变大了,接着,妈妈把剁好的肉放了进去。然后她就把这个汤圆收口了,我看着妈妈这么好做,自己也动手了,边看边做。一个圆溜溜的汤圆做好了,妈妈看了看,说:“嗯,第一次就做这么好,已经非常好了。”接着,我和妈妈做了下去。不到二十分钟,把汤圆都做好了。妈妈把汤圆放进了锅里,煮了好长时间,妈妈拿起锅盖,汤圆已经全部浮在水面上。妈妈盛了满满一碗汤圆端给我,我连忙吃了起来,真好吃啊!

如果每天都吃汤圆,那该多好啊!

元宵节吃汤圆作文参考 篇3

今天2月2日,是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是从唐代流传下来的。这一天月亮特别圆,要吃汤圆,汤圆又叫汤团,意思是团团圆圆。

元宵节的活动也很多,有耍狮子、舞龙、踩高跷等。今天晚上,月亮很圆,像一个大玉盘,高挂在夜空,又像一个精致的银盘。我们一家和亲戚朋友去吃自助餐。然后,我门去潮阳买灯笼、猜灯谜去参加灯会。还没到广场,只看见人群向四面八方涌来,黑压压的人群一眼望不到头,仿佛是一片人的海洋。广场上空不时地在放烟火,把夜空都照亮了。人们都发出啧啧不绝的惊叹声。大家喜笑颜开,齐声叫着:“哇!”烟花的形状有很多,有圆形、爱心形等,五彩缤纷。广场上的花灯真漂亮呀,五颜六色,色彩十分明艳,有莲花灯、宫灯、龙灯等。这些灯上总是有一些吉祥的成语,比如:吉祥如意、恭喜发财等。我们还去了文明塔,文明塔旁边有一口古井,直径长1。6米,总长12米,至今还有水!我们还登上了文明塔的最高一层从上往下看可以看到半个潮阳,我看着下面的人像一只只蚂蚁。我们还看到了在天上飞的孔明灯,半夜三点了。我们还去玩、去唱歌,直到早晨6点多才回家。

这让我度过了一个快乐的元宵节!

作文:元宵节吃元宵700字模板


作文是我们作为学生需要学习的重要一个部分,写作文是需要一定文字功底。其实经常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下面编辑给大家分享作文:元宵节吃元宵,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作文:元宵节吃元宵【篇1】

今天,婆婆到集市上买了汤圆,这汤圆还是芝麻馅的。我问婆婆,今天她为什么要让我吃汤圆。婆婆说:“因为今天是元宵节,关于元宵节还有一个传说呢: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过了一会儿汤圆煮好了,我津津有味地吃着汤圆。汤圆真香啊,闻着就要香掉了鼻子;汤圆真甜呀,像蜜一样。

芝麻馅的汤圆寓意着芝麻开花节节高,希望我的学习也像芝麻一样蒸蒸日上。

作文:元宵节吃元宵【篇2】

元宵节到了,我和xx到奶奶家吃汤圆。听爸爸说,奶奶做的汤圆非常好吃,我这次要一饱口福。

我和xx刚走进奶奶家,就闻到了汤圆诱人的香味。我们口水直流,奶奶说:“你们爱吃汤圆,那你们知道元宵节吃汤圆有什么含义吗?”我们摇了摇头,奶奶说:“吃汤圆代表一家人团团圆圆。”我们回答:“知道了!以后每年元宵我们都会陪您一起过!”奶奶哈哈大笑说:“真是好孩子!奶奶马上把汤圆端给你们吃。”

看着碗里的汤圆,我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巴张得大大的,恨不得把碗塞进肚子里。我用勺子舀起一个放在嘴里,哇!汁多味美,一股香香的味道就飘了出来,我胃口大开,一口气就吃了一大碗!我看见xx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线。

我爱奶奶做的汤圆,但是我更爱奶奶!

一个圆满的元宵节。

作文:元宵节吃元宵【篇3】

今天是正月十五,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又到了。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想起了看烟花。

呵!看烟花的人人山人海,大家都在议论,想象美丽的烟花。仰首望天,盼望黑夜中出现光点。“嗖”一声火苗冲天的汽笛,打破了刚才的话语,火苗像彗星一样,拖金色的小尾巴,投进了黑夜的怀抱。“轰”火苗驶出齐天大圣的“七十二变”,瞬间在空中绽开了美丽的笑容。嘿!瞧,一个光彩夺目的花中皇后——大牡丹闪亮登场!颜色多得数不胜数:赤、橙、黄、绿、青、蓝、紫,比朝霞云朵还要丰富,硕大无比。它那高雅素洁的舞姿令观众们赞不绝口,我也情不自禁地大叫,接,那牡丹那牡丹分散成了闪烁的小星星在空中摇摇欲坠,这个牡丹还没有谢幕,哪个紫色兰花又接踵而至。烟花们一个又一个地粉装登场,他们那优美的舞姿令我们眼花缭乱,连连叫好。

不过最出众的还是“流星雨”,只见火苗一飞冲天,顷刻间在空中炸开,声音如雷贯耳,炸开的流星拖细长的尾巴四散奔逃,又飘飘然燃地落了下来,拖去了小尾巴,瞧!尾巴们成了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随后升腾起一缕白烟,宛若春风袅袅,我的思绪飞到了“碧绿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树群中。夜空像是一条包罗万象的锦缎,绣上了一个又一个五光十色的花卉,绚丽多彩,令大家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烟花晚会结束了,我仍沉浸在光彩闪耀之中,我真佩服烟花,他们一个个冲上云霄,霎时粉身碎骨,虽生命短暂,但他们为了大家,做出了流光异彩的光亮形象,这是多么可敬可赞的“烟花”精神啊!

作文:元宵节吃元宵【篇4】

元宵的制作方法很多,南北方有很大的差异。南方做元宵时,先将糯米粉用开水调和成皮,然后将馅“包”好;北方做元宵,先把馅儿捏成均匀的球,放在铺有干糯米粉的箩筐里不断摇晃,不时加入清水使馅沾上越来越多的糯米粉,直至大小适中。元宵大小不一,大者如核桃,小者若黄豆。

元宵的吃法亦很多,可水煮、炒、油炸、蒸等。实心的小元宵若加酒酿、白糖、桂花煮食,风味独特,宜于兹补。

元宵节除元宵这一具有代表性的节日食品外,各地还有许多其他的应节食品。

浙江浦江一带吃馒头、麦饼。馒头为发面,麦饼为圆形,取“发子发孙大团圆”之意。

台州一带每年正月十四看过花灯之后食糟羹。糟羹用肉丝、冬笋丝、香菇、木耳、鲜蜻、豆干、油泡、川豆板、菠菜等炒熟,再加入少许米粉,煮成带咸味的糊状食品。正月十五喝的糟羹为甜的,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莲子、甜枣、桂圆等做成。

江北地区民间流传有“上灯元宵,落灯面,吃了以后望明年”的民谚。十人日落灯,夜晚吃面条。

作文:元宵节吃元宵【篇5】

今天是元宵节,晚上我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元宵。

姥姥端着热气腾腾的元宵上来了,咋一看,略透明的汤汁面上漂浮着几个赤色的枸杞子,隐隐望得见三四个若隐若现的圆,冒出的屡屡热气在寒冷的空气中清晰可见。我执起勺子,轻轻拨开汤面,元宵就争先恐后映入了我的眼帘。五六个元宵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挤在一起,活像团团圆圆的一大家子。我用汤匙舀起最上面的一个元宵,放在眼前细细打量:滚圆滚圆的丰满身材,洁白细腻的无暇皮肤,在蓝色花边的汤匙中显得越发娇嫩,让我有些不忍心下口。轻轻凑到元宵前,咬上一小口,充盈的黑芝麻馅就迫不及待地涌了出来,诱人的浓香扑鼻而来。乌黑的馅、雪白的外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我一点一点吮净了汤匙中的黑芝麻,再小口小口地吃完了余下的元宵。又甜又浓的黑芝麻,软软的糯米面从始至终缠绵在我的嘴唇、牙齿、喉咙口,让我意犹未尽。

舀起第二个元宵,只见它脑袋滚圆,后部却是尖尖的,活像一只拖着尾巴的小蝌蚪。我好奇地询问奶奶,奶奶点了点我的鼻头,笑眯眯地解释:“这是特意为你做的绿豆馅元宵,你快尝尝!”我将信将疑地咬了一口,翠绿色的绿豆面子缓缓地流淌出来,中间还夹杂着些许黄色的小米,颜色好看极了。我舔了一口,呀,一种糯糯的口感,还带有绿豆面子独有的清香,前所未有的清新感觉让我一下子喜欢上了绿豆元宵。

我满头大汗地吃了一个又一个,不仅消灭了自己的一份,还把锅里余下的元宵也一扫而光。“嗝——”随着一个响亮的饱嗝,我满意地停止了我的“元宵扫荡”。

元宵节吃元宵,吃了元宵我们一家人永远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作文:元宵节吃元宵【篇6】

今天是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节的风俗是大家都要吃汤圆

清晨,我一起床,我就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吃汤圆!”妈妈笑着说:“好的!马上就煮给你吃!”

不一会儿,妈妈就拿来了一碗香喷喷的汤圆正当我高兴地吃着的时候,我突然想到,要是我也能煮汤圆那该有多好啊!以后,我想吃的时候,就可以自己动手了!就马上对妈妈说:“妈妈,你教教我,怎样煮汤圆好吗?我如果会煮了,就可以煮给你吃了!”妈妈笑着答应了,嘴上说:“你这爱吃鬼!”

到了晚上,妈妈站在我身边,指导我煮汤圆我一个人有点不敢动手,妈妈对我说:“别紧张!我怎么说,你就怎么做好吗?”我想到如果自己学会就可以想要什么吃,就可以自己煮时,鼓起了勇气,拿起勺子,学着妈妈平时煮汤圆的样子动起手来

我先把水倒入锅中,再把煤气打开,等水烧开然后把一个个汤圆小兴翼翼地放进锅内这时,锅内热气直冒,我的眼睛有点睁不开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锅盖,盖在了锅上“别急!要用勺子给这些汤圆翻个身!”妈妈对我说我又小心地掀起锅盖,用勺子在锅里搅了几下“该加点泠水了!”妈妈又在边上说锅里的热气越来越多,我这时有点手忙脚乱了,都不知怎么办才好妈妈看了,笑了起来!打来了一碗冷水,倒入锅里热气少了许多

过了二三分钟,妈妈说:“可以打开锅盖了!”我打开锅盖一看,哇!白花花的汤圆像一朵朵雪白的棉花浮在水面上,并不时地在开水中打滚!“汤圆煮熟了!爸爸快来看!”我兴奋地叫了起来“快把它们捞上来,不然要糊了!”我只顾着高兴,竟忘了下一步要干什么,妈妈在边上大声地提醒我!

当一碗碗香喷喷的汤圆盛起来,放在爸爸妈妈面前时,我高兴地笑了

我们一家人吃着汤圆快快乐乐的过着元宵节

【元宵节吃汤圆】

作文:元宵节吃元宵【篇7】

每逢元宵节,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汤圆是宁波著名小吃之一,也是我国代表小吃之一,历史十分悠久。相传,唐太宗为犒劳大将郭子仪,下旨御厨在正月十五的上元节以上好糯米制成特殊食品应宴。御厨们灵机一动,创制出一道香糯柔软的白圆团子,献给皇上。唐太宗品尝后,赞不绝口,并将其定名“唐圆”,象征唐朝一统天下。因唐圆是在元宵夜时吃的,民间遂称之为元宵,即汤圆。因为这种糯米球在锅里有浮有沉,所以最早叫它“浮元子”,后来把“浮元子”改称为“元宵”。元宵节吃汤圆象征合家团圆,在新的一年里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汤圆是一种不分老少都爱好的食物。汤圆以细腻纯净的绵白糖、黑芝麻和优质猪板油制成馅,汤团皮薄而滑,白如羊脂,油光发亮,具有香、甜、鲜、滑、糯的特点,咬开皮子,油香四溢,糯而不黏,鲜爽可口,是个珠圆玉润,然后一戳就如岩浆般喷涌出香馅的汤圆,令人称绝。现在的元宵种类繁多,比如赖汤圆、绿豆汤圆、芝麻枣泥汤圆、鸡肉汤圆等等。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吃到芝麻汤圆,下面我们来看看芝麻汤圆是怎么做成的?首先准备这些原材料:适量的糯米、大米,适量的白糖、麻酱、挑仁(压碎)、芝麻、化猪油。将糯米与大米混合,水浸1到2天,用磨磨细,放入布袋内,悬空吊浆,制成面粉;第二,将白糖、麻酱、桃仁、芝麻、化猪油和面粉混合拌匀,制成小方块馅料待用。第三,将面粉加入适量凉水揉和,取一小块捏扁,放入切好的馅料封口揉圆。第四,将水烧开后放入汤圆,煮时火不宜过旺。汤圆浮上水面,稍过一会儿捞出即可。汤圆因为心里包着馅,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温度适宜可以入口,可是一定要留意里面的馅料,温度相对比较高,可别烫着了哦!

我爱吃汤圆,也爱看它漂在水中的样子。每年我都期盼元宵节的到来,因为我就可以吃到妈妈亲手做的汤圆了,幸福快乐的过大年!

作文:元宵节吃元宵【篇8】

正月十五是元宵佳节,过完了元宵代表春节也就结束了。吃完早饭,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心连心商场买汤圆,商场里人山人海,特别是冷冻柜前站满了老老少少在挑汤圆。有花生酱,豆沙酱,芝麻酱的等等。最后我和妈妈挑了芝麻酱的和花生酱的。在回来的路上爸爸还买了烟花,我也挑了两把握在手里放的小烟花。

晚上,我们一起来到爷爷奶奶家过节,爷爷奶奶早就为我们准备了瓜子,糖果,饮料,奶奶还包好了饺子等我们一起吃饭。晚饭后,爸爸就把烟花拿出来放在门口。爸爸用打火机点燃了引线头,只听见“砰”的一声,五颜六色的烟花像仙女一样从天空中飘落下来。我自己也点燃了握在手里的小烟花,我一边跳一边手上转着圈圈,好看极了!

奶奶和妈妈在厨房煮着汤圆,我跑进厨房掀开盖子,只见一个个雪白的汤圆漂浮在水中,彼此紧贴着,好像一粒粒珍珠,看得我直流口水。将它们舀在碗里,闻着那香喷喷的味道,忍不住咬了一口,真好吃啊!又香又糯。我开始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难忘的元宵佳节今天真是一个难忘的元宵佳节呀!

元宵节吃元宵的作文800字汇总


作文5000网精选栏目推选:“吃元宵的作文”。

元宵节吃元宵的作文 篇1

元宵节到了,热情大方的猪妈妈决定搞一个“汤圆大会”。邀请许多小动物去参加,有小蚂蚁,响尾蛇,小宝宝。

猪妈妈一并哼着歌,一边一丝不苟的煮着汤圆。不一会一碗热腾腾,想碰碰的汤圆端了上来,小冬菇闻到这香浓的问道馋得直流口水,小蚂蚁争先恐后地冲了上去,只听“啊!”的一声腿陷进了汤圆里里,小蚂蚁们一边呻吟着一边用乞求的目光看着猪妈妈,猪妈妈又焦急又可笨地走了过去,小心翼翼地用放大镜把小蚂蚁们一个个挑出来,生怕弄伤它们。

响尾蛇也凑了过来,汤圆的问道太香了,禁不住诱惑一口吞了四个,撑得直喘不上气儿,顿时,毛条身材变成一串糖葫芦。响尾蛇像一个奄奄一息的病人一样躺在床上“哎呦”的叫个不停,这时,善良的猪妈妈跑了过来,紧紧地抱着响尾蛇一个一个地把汤圆挤了出来,响尾蛇才脱离了生命危险。

猪宝宝不紧不慢地走了过来,用勺舀起一只汤圆,轻轻地咬了一口,“真香”他又细细地嚼“真甜!”他对猪妈妈说:“汤圆的问道好极了!”小读物们看着宝宝吃得这样认真,也凑了上来吃汤圆,小动物们吃了后连连称赞。猪妈妈也露出了美丽的笑容。

元宵节吃元宵的作文 篇2

汤圆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吃汤圆,那是最好不过的了!像前几年一样,刚过完新年的一番新潮,街边的几个大红灯笼还在闪烁着,可以看出新年前期的辉煌。这时候街边的灯笼又要开始辉煌起来,孩子们纷纷出街,迎着即将开始的赶集;大人们急急忙忙的购置着食品,但是在这天最美味的便是汤圆了。许多孩子拉着大人的手,便往小超市里面冲。

我跟弟弟也一样,不过没有那么急,毕竟家里面还有一大堆的饺子。来到超市,超市里冰箱多搬出来了几台,向冰箱里望去,冰箱里不再是夏日炎炎中所需要的冰糕啦,而是那圆滚滚、胖嘟嘟、白晶晶的小汤圆。现在经过加工,他们有了更多的味道:之前的芝麻味和花生味,后来又加入了草莓味、菠萝味、橘子味,而现在人们喜欢的'口味越来越多,什么榴莲味儿,臭豆腐味,那些奇奇怪怪的汤圆都摆在冰箱里,看得你眼花缭乱。而这时候我和弟弟早已口水直流三千尺了,一看到蓝莓味的汤圆便待在那里走不动,似乎魂已经被勾走了似的。平日里妈妈一喊一声便会听话地执行命令的弟弟,这回竟然也像我一样呆在那里,期待着妈妈给我们买一个蓝莓味的汤圆。妈妈见我们那么馋嘴,便无可奈何的给我们买了三种味道的汤圆。一个蓝莓味,一个芝麻味,还有一个爸爸最喜欢的花生味。

回到家我和弟弟赶紧献殷勤,又是接水又是烧水的,忙了一阵子,妈妈终于把汤圆放到滚烫的水中,白白的汤圆,这时脱去了那雪白的衣裳变得晶莹剔透。在水里面翻滚了好一阵子,他们全都像害了羞似的,露出了自己肚子里的馅儿。芝麻味露出的是黑色线,像珍珠一样。蓝莓味露出的是蓝色的馅像一块块宝石。花生味的馅是黄色的,像极了路边的小石子儿。他们随着水不断的翻涌跳起来又陷下去,然后在水中打滚,像极了活泼的小孩子。当妈妈把水停了之后,水面平静了,而他们便只能个个浮着小脑袋在水上面飘动。

这时便会有一个大漏勺子,把它们舀起来放到碗里,再加点水。但是这时候总会有那么一两个淘气的小汤圆,不服气非要碰一碰那勺子的边,便会把自己碰破露了馅儿,这时水里就变了颜色,我们的汤也变成了七彩的样子,看起来美极了。这时候我们便会故意拿着筷子把它们一个个地戳破,他们在那个突破的洞口里冒着自己的馅儿,大豆般的馅儿从洞口里冒出来,我们在拿勺子把它舀起来一吸,味道好极啦!这时若是爷爷奶奶在旁边,我们便会给他们再来上一口,他们都喜欢吃芝麻花生馅儿的,这时我们便可以霸占自己的蓝莓味儿了。

汤圆他圆圆的,寓意着团团圆圆,在这一天里家家共团圆,就像中秋节一样。我喜欢元宵节,不单单只是因为他元宵好吃并且还有一个原因,那便是可以和自己的亲戚们相互嘘寒问暖,吃着元宵望着窗外的月亮,同家人们一起聊天,这便是元宵节的快乐啦。

元宵节吃元宵的作文 篇3

“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古时“元宵”价格比较贵,有一首诗说:“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路行,不得金钱不得回。”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吃元宵的习俗源于何时何地,民间说法不一。一说春秋未楚昭王复国归途中经过长江,见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黄,内中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众人不知此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问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因为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红色的馅煮而食之。还有一种说法,元宵原来叫汤圆,到了汉武帝时,宫中有个宫女叫元宵,做汤圆十分拿手,从此以后,世人就以这个宫女的名字来命名。这两个传说不见史料记载,不足为信。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元宵节吃汤圆,其风俗大行于宋代。宋人周必大的《平园续稿》中有“元宵煮浮元子,前辈似未曾赋此”之说。后来,元宵又称为“汤元”。清代李调元的诗句“风雨夜祭人散尽,孤灯又唤卖汤元”即是指此。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大总统的职位,他忌讳谐音“袁消”的“元宵”,于19xx元宵节前下令将元宵改为“汤圆”。这种小吃的名称,几经变易,才被固定下来。

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节吃元宵的作文 篇4

“吃汤圆喽!吃汤圆喽!”奶奶喊道。我兴奋的奔向餐桌旁,准备吃汤圆。

汤圆来了!汤圆来了!我心里激动地叫着。看着面前这一碗晶莹剔透的汤圆,个个都又大又圆,白白胖胖的,非常可爱。

我已经饿的直流口水了,马上用筷子夹起一个汤圆,这个汤圆非常滑,很软,很难用筷子夹起来,仿佛这个汤圆不想“死”,在努力的挣扎。“汤圆,你这招儿在我这里可不好使!”我得意地想着,去拿了只勺子,在碗中一捞,汤圆又被我捞出来了,这下汤圆可害怕了,我暗笑道:“哈哈,这下儿你可逃不出我的嘴巴了!”

迫不及待地在这个汤圆上咬了一口,汤圆又软又糯,香甜可口,汤圆那又香又甜的黑芝麻馅流了出来,我又忙咬了第二口。汤圆的香味从那黑色的“血”中冒了出来,我吸溜一下把“血”都吸了进去。啊!真是太好吃了!我的嘴里满是甜滋滋的黑芝麻的浓郁香味的“血”。

这时爷爷问我:“汤圆好吃吗?”我笑着说:“好吃!”爷爷指着我的嘴说:“牙都变成黑色的了!”我笑了,爷爷奶奶也笑了。这时汤圆已经只剩下“骨头架子”了,我又把“骨头架子”一口塞进嘴里,又滑又软。现在这个汤圆已经被我打败了,我很开心。

这个元宵节我很开心,我打败了“汤圆军”,和家人一起欢笑,赏月,吃汤圆,在欢笑中我过了一个圆满的元宵节。

元宵节吃元宵的作文 篇5

相传,远古时候玉皇大帝为了一统天下,特派灶神菩萨长驻人间了解民情,每月逢三上天回禀。有年夏历冬月二十三日,灶神菩萨向玉帝回禀道:人间百姓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吃的是粗茶淡饭。每日辛勤劳动,从不歇息,长此下去,我担心庶民们会因过度疲劳累坏身体,不能生产,必将影响贡献。玉帝闻奏即命群臣共商良策。太白金星奏道:大王可命衲陀祖师下凡,给百姓们吃些药,叫他们慢慢地发起病来,自然就会休息。玉帝准奏,使命衲陀祖师下凡照此办理。

夏历腊月初八早上,衲陀祖师就偷偷在百姓们的饭锅里丢下了疯人药,药一下锅就变成大豆、豌豆、蒜苗、豆腐和肉颗颗,百姓们吃了,果真慢慢地疯了起来:女的缝新衣、绣花鞋,男的杀猪、宰羊,都不想下地干活。过了腊月二十四日,疯人药性大发。人们就东家请人吃饭,西家邀客喝酒。到了腊月三十日中午,百姓们都拿出各种好吃的食物,围在桌旁,全家人大吃大喝起来。从正月初一起,男女老少不光吃好的,而且整日穿红着绿到处玩耍。有的画着花脸,敲锣打鼓四处游街;有的邀邀约约带着礼品,八方去拜年。

正月十三日,灶神菩萨上天奏道:大王,不好了,百姓们全疯了!光吃光耍,一样活不干,这样下去,如何得了。玉帝闻奏,十分惊诧,即命群臣再议良策。太白金星又奏:若要治好百姓疯病,可令药王菩萨设法。玉帝准奏,即令药王菩萨下凡治理。

正月十四日晚,药王菩萨就将百姓的夜餐变成了汤圆,里面放些芝麻、核桃、白糖等清醒剂,百姓们吃了,第二天早上疯病全好了,家家照旧男耕女织,恢复了往常的劳动。

就这样周而复始地延续下去,就形成了过年的习惯。

元宵节吃元宵的作文 篇6

吃元宵的习俗源于何时何地,民间说法不一。一说春秋未楚昭王复国归途中经过长江,见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黄,内中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众人不知此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问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因为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红色的馅煮而食之。还有一种说法,元宵原来叫汤圆,到了汉武帝时,宫中有个宫女叫元宵,做汤圆十分拿手,从此以后,世人就以这个宫女的名字来命名。这两个传说不见史料记载,不足为信。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

元宵在宋朝很珍贵,姜白石有诗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诗中的珍品即指元宵。

到了现代亦有与元宵节有关的故事。袁世凯在做了大总统之后心犹未甘,还想当皇帝,因美梦不能成真,终日烦恼。一日他的姨太太说要吃元宵,话刚一出口,就被袁世凯打了一个耳光,因元宵与袁消谐音,从此袁世就给手下的人下了个命令,以后不许再说元宵,而只能说汤圆。后来有人就此事写了一首打油诗: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传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