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5000网

假如世界没有了绿优秀作文

发表时间:2021-08-11

想象作文的写作能力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你肯定为了充实自己作文素材库而来!面对作文题材时文笔不动?执笔作文网为你推荐《假如世界没有了绿优秀作文》,希望能帮助到学习的你!

假如世界上没有了绿,那就没有了绿色植物,我们还能生活吗?

绿是绿色植物的象征,没有绿就表示没有了绿色植物,如树,叶子,草地等绿色的植物,设想一下世界上没有了植物我们会怎样?

在沙漠中没有了白杨树,光秃秃的一片沙漠,什么都没用,如果沙城暴来了,我们拿什么抵御沙城暴,我们还怎么生存,那时候,只要有沙漠的地方就荒无人烟,沙漠占地面积还是挺多的,可却因为我们无法抵御沙城暴而就这样浪费了,岂不可惜!

在城市中心,没有了树和草地,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人口量多,空气污染又严重,人会缺少氧气,少了氧气我们人会头重脚轻,头晕晕的,哪还有什么精力工作?就先不说对人有什么危害了,就单单从美观来说,就不行,一般在城市中都有绿化带,一个车站与另个车站之间的旁边都有绿化带,绿化带上有种树和草,一片片绿油油的草和一棵棵的树,不仅美观多看对视力也有好处,坐车时都可看看车外风景,有建筑也有绿化带不枯燥还漂亮,所以怎么能少了绿化带呢?

在来就是离我们比较远的森林,如果没有了森林,那动物们就没有了家了,只能在动物园生活,在过几年我们就看不到有野性,攻击性的老虎,狮子等凶猛的动物,看不到它们原有的本能,在森林中捕捉其它动物的英姿,就只能在动物园看着温顺的老虎,人工喂养,不用为下顿饭发愁,时间到了就有吃的,诶,它在小点和猫还有什么区别都不知道,到那时的孩子还以为老虎就这样呢?

现在开始我们要爱护植物,不要破坏它,坚决不用像一次性筷子等的东西来破坏树,让它们和我们一起生活在这地球上,互帮互助。

假如这世界没有了绿,那会是多么可怕啊!

zb258.com相关文章推荐

作文题为假如没有太阳作文


看到这个题目后,我忍不住向窗外看去呵,天气不错!天空妩媚温暖明亮洁净,天地一派光明。在这阳光的亲抚下,曾将失去的一切,都会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归来。这一切,都是因为太阳的存在啊。但,假如没有太阳瞬间,仿佛黑暗袭来,那无尽的黑暗裹挟着狰狞的绝望与悲观,张牙舞爪地好像要迫不及待的侵袭你的身体!我接连打了几个冷战,下意识地握住了胸口的翡翠观音,沁凉而温和的感受一下子传遍全身,让我镇定了下来。抚摸着这尊玉观音,我释然微笑假如没有太阳,我仍有母亲为我提供力量、指明方向!

虽然长年与母亲分居两地,一年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相聚,但这空间上的距离却阻隔不了母爱的传递。这尊玉观音是母亲用一个月的工资为我购得的。我不会忘记当两人即将分离时她心疼得泪流满面,颤抖着捧出那抱着与观音的绸缎包,小心翼翼地拉开系好的活扣,一点一点地拨开包在于观音身上的绸布,神圣地不敢有半丝马虎。她双手掕起绳子,踮着脚双手举高,慢慢地套上我的脖子。自始至终,她粗糙得变了形的双手没有碰过一下这纯净脆弱的翡翠观音。好好学,要有出息!母亲啊,您只说了这句话,却让我再一次次绝望与困境中燃起希望,战胜自我!假如没有太阳,母亲,我会第一个想到您,只要有您,我一样会拥有力量冲向前方!

假如没有太阳顿时,孤独、寂寞包围了我,仿佛黑暗中仅剩下我一人。我紧紧的蜷缩成一团,瑟瑟发抖,不由自主地抱住了相伴我已久的海豚抱枕,后市可靠温暖的感觉让我平静下来呵,我的朋友们啊,假如没有太阳,依然有你们在我身旁,让我拭去眼泪,变得坚强!

悲伤、绝望的情感曾让我一度消沉下去,那连续高烧的几个星期中,我感到自己如走上了生命的尽头,家人说我整日胡言乱语、手脚乱动,张牙舞爪的像被鬼附了身。姐姐的花、奶奶的药梨、叔叔的书、婶婶的安慰都无法让我平静,我痛苦而又烦躁着。就在这时,一阵悦耳的歌声传来你又想起那个夏天,热闹海岸线,记忆中的那个少年是光良的《少年》!这个商让我精神为之一振,我睁开眼搜寻着,却看见一个巨大的海豚抱枕,淡蓝色明朗地让我心情平静下来。果然,巨大抱枕后面是朋友们灿烂的笑脸。我的朋友们啊,谢谢你们记得我的生日,让我度过了这个独特又难忘的十四岁!

假如没有太阳,我还有朋友在我身旁,让我拭去眼泪,变得坚强!

假如没有太阳,我不会彷徨,当所有的光明尽失,未知的危险会有母亲为我阻挡。

假如没有太阳,我的朋友们啊,我们会彼此信任,相互搀扶着走向远方!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优秀优秀作文


今天,我在路上遇到一个盲人,他小心翼翼地走着,东摸西摸,紧张不安,因为在他们的眼前是一片黑暗。

于是,我连忙跑过去,给他们指路,过了一会儿,他问我“这是哪儿?”我回答说“已经到了马路边,要过马路了”。“哦”。他说。

我扶他过了马路,他对我说了声“谢谢!”我对他说“不用谢。”

今天在课上,老师也让我们体验一下盲人的感受。

我到台上,老师给我戴了眼罩,突然,我的眼前一片漆黑如同盲人一般。

我向前走去,很怕摔倒,小心翼翼地慢慢走,东摸西摸,直到走到了终点,我才松了一口气。

第二个同学上来了,老师不仅给他戴上了眼罩,还给他设置了障碍物。

只见他脸上露出害怕的表情,蹑手蹑脚地向前﨣骈,顿时全班哄堂大笑,有的去拽他的衣服,有的用脚去绊他,还有的把凳子搬过去,不让他向前走去。

经过重重考验,他终于到达了终点,脸上害怕的表情也终于烟消云散了。

轮到第三个同学了,老师同样也给他设置了障碍物有树桩、电线杆、没有盖的井盖的井,还有快速行驶的汽车。

只见他靠着右边一直轻手轻脚地走着。

下面的同学议论纷纷,好像几只叽叽喳喳的小麻雀。

到了终点,他立刻摘掉眼罩,好像渴望到光明的人们。

上完课,老师对我们说“我们不能歧视盲人,因为对他们来说,光明,是一生中最渴望得到的东西。”

通过这节课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盲人的世界里是黑暗的,他们多么渴望得到光明啊!对于他们来说,光明是一生最宝贵的,也是最渴望得到的。啊!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所有盲人的梦想啊!我们要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更要珍惜自己眼前的光明。

指导老师糖老师

点评你很善于观察生活,能敏锐的捕捉一个个有意义的瞬间。通过盲人体验课,让我们更透彻地感觉生活。

为我点亮心路的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大文豪马克·吐温曾高度评价海伦·凯勒,并认为她与拿破仑并称为19世纪的两个奇人。轻轻翻开书的前言部分,我才知道作者是一位既聋哑又盲的人。我心中油然升起了疑惑海伦生活在无声无光的世界里,她怎么能写出一本名著呢?带着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我慢慢走进了她的世界。

海伦是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给光明的人,是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的弱女子。也许,她只是身体上的弱者,但她的精神绝对是一个强者,她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更深深地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她虽是一个残疾人,但是她凭借自己的努力,毕业于哈佛大学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还被美国评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一个身体残疾的人能获得这么多称号,和她的老师莎莉文是分不开的。

在莎莉文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海伦渐渐学会了阅读,认识了许多的字,也让她感受到身边无处不在的爱。随着时间的推移,海伦在老师和亲人的陪同下,体会到了许多“新鲜”事物,和家人一起过圣诞节、拥抱海洋、“欣赏”四季……海伦渐渐长大了,在她的求学生涯中,虽然遇到了许多的困难,但同时她也结识了许多的朋友。海伦在学习中,正由于她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她慢慢地学会了说话、写作。

海伦居然能在这种环境下学习,无不深深震惊了我。记得上周在上语文课时,老师让奇数列的同学闭起眼睛,让偶数列的同学看着大屏幕上出示的字幕在同位手上写字。我急于想让同位知道是什么字,于是手指迅速在她的手掌上滑过,她绞尽脑汁也猜不出来。在一个嘈杂的环境中,同学们都告诉同位答案,我也偷偷靠在她的耳边告诉她,以便于直接知道。老师让全班安静下来,告诉同学们违反了规则,不应该告诉同位答案,老师只是想考验我们能否在无光的世界里生活。只有短短几分钟时间,同学们就没有继续再做下去的耐心了。海伦生活在无声无光的世界里,长达87年,我们常人是无法体会到她生活的艰难。

我在家做作业有时做到9点,会时不时抱怨“作业怎么布置的怎么那么多!”还有时会发一会儿呆,可脑中一浮现起海伦在遇到挫折、困难时的坚强和独立完成,丝毫不会抱怨,我就后悔自己没有耐心做作业。于是马上一字一句认真写起作业。

我们比海伦幸运多了,因为我们可以在好的环境中了解、认识、欣赏这个世界,可海伦只能靠手指“说话”,只能用笔描绘她心中的世界。我们应该有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来珍惜这个世界的美好!

未来世界精选优秀作文


20xx年中国的一间学校开学了。

课本发下来一位同学发现少了英语课本,问老师后,老师说道英语在XX年前早就消失了那位同学坐在椅子上面感到那张椅子坐在上面是很软的,不像是木头但是外表却是木头椅子。

这位同学把未来的大部分告诉了我。

先从家里开始吧,那时候的床和现在是一样的,不过上面有个时间机器,在上面睡上个10分钟就等于睡了10个小时了,那样剩下的时间就可以玩了;衣柜里面只要你说出要什么衣服,它就会直接拿出来给你;地板是特别软的,可以直接坐在地板上;冰箱里面的东西都是可以无限保持的;窗户虽然是关着的不过是全透明的而且很通风而且结实;墙壁等于空调了可以直接放床暖气或是冷气;书架是会自动排列好书本的只有喊一声就会把书给你;厨房只有你点菜就会有菜出来(不过材料要自己提供);衣服会在洗衣机里面洗好以后自动吹干而且在10分钟里就会干;在累了的时候会出现一对机械手来按摩(在椅子上上面坐着就行了);电视是一个屏幕可以分成好几个小屏幕,这样就解决了可以看好几个频道了。

说完室内的再说室外的街上的路都是不用走的了,地上有导路装置只有你心里想着去哪里就会自动送你去目的地的,而且没有的士了,你要去的地方是外地的话会自动出现一辆车而且速度和现代一样,车上还有许多的零食,以及有一台小电视可以用来解闷,而且街上的路灯明亮度很高,一盏灯的范围是10米,那些商店都不用你走来走去选,说出要什么它会给你一张牌让你选择,而且那里有着很多品种包括水果,而且体育活动是少不了的,体育馆那里的活动项目很充足,你不想动也会想动的。

现在改到学校了学校的桌子上面有一张毯子,抽屉里有个枕头,为了解决特困生睡的不舒服的问题,而课本嘛,桌子板上有个暗格里面放了一台电脑,上学时老师会发课本给大家这样就省去了许多的纸张和木头,而那时为了不让学生压力大,课程很少了,而且饭堂也改善了许多学生想吃什么就有什么,而这个往往是很好的。

高二:罗子晨

想象假如我是劫匪!优秀作文


想象作文假如我是劫匪!

我有一个朋友是警察,还有一个朋友是心理学家。有一次我们在一起讨论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假如我们三个人是持刀劫匪,现在有两伙抢劫对象,一伙是开放空间中的两个过路人,另外一伙是一个封闭空间,比如说一辆客车车厢里的几十位乘客,究竟应该找谁下手?

按照常规思路,当然是找人少的下手比较容易些,但是那两位对犯罪心理很有研究的朋友都认为找人多的下手更经济、更安全。

更经济我能理解,做案对象多抢的钱多嘛,那么更安全又是怎么回事呢?朋友跟我讲了一种群体心理学中特有的集体沉默现象。也就是说当人们面对利益威胁时,可能会选择站出来反抗,也可能会选择沉默,但是在群体中还有第三条选择那就是期望别人首先站出来反抗,因为首先站出来的人可能第一个受到伤害,而其他人的利益可能得以保全。这种期望的心理很可能使一个个体在威胁发生时首先选择沉默,而这种个体沉默会进而导致整个集体的沉默,使犯罪行为得以在一个群体中顺利实施。

知识就是力量,这话一点不假,如果不是专家解读,我还不知道原来抢一车人比抢一个人更容易。听起来也许有点不可思议,但是现实中发生的许多案例确实如此。后来警察朋友又补充了一句实施群体抢劫一般要求有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这个要求我能理解。

股市是一个开放的投资场所,但现在a股的现实情况却是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空间。股市现在的表现与整体经济关联性不明显,股市在投资市场中被逐渐的边缘化,就连中国股市投资者也日益边缘化成为独特的股民。那么在遭遇整体利益侵犯时,会不会也出现那种集体沉默的现象呢?

这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正在发生的事实!

今天全面股改第一批40家上市公司的方案表决完毕,无一例外获得通过,这和试点阶段42家上市公司情况是一样的。当然也有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流通股东参与表决的比例大幅下降,平均只有百分之三十几,而最低的不到百分之十三。虽然这一批方案平均的流通股东赞成率接近百分之九十,但这个结果似乎并不能代表全体流通股东的意愿。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对方案是否满意恐怕不能仅仅看表决结果,市场走势信号表现出来的更为真实。我不能说现在80多家已经通过了表决的方案都不好,但是肯定也没有人能说这80多家方案都是合理的、让投资者满意的。别的不说,宝钢股份这种情况就存在很大的疑问。

这里有一个逻辑难题,所有股改方案在表决时都获得如此高的支持比例,那么投资者一定是对市场进行的股改进程非常满意、非常拥护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股市对场外资金的吸引力是不断增强的,股指走势也应该是欣欣向荣的。但是股市中发生的实际情况恰恰相反,这似乎又证明投资者通过对市场的操作表达了另一种情绪。

当然,到目前为止股改方案也不是完全都通过了,试点阶段的清华同方方案就被否决了。现在想想清华同方也许会觉得自己比较冤,它的方案相比另外85家公司的方案当然不是最好的,但绝对不至于是最差的,放在现在推出恐怕也不会通不过。

我想清华同方被否决是一种极为特殊的情况(按道理来说这本来是一种极为正常的情况),一来是它出现在股改争议最大的试点时期,二来是当时投资者对此事关注度极高因而参与表决的比例极高,三是因为它的流通股东结构分散不利于事前谈判,四是因为当时也许出于某种考虑也需要这么一个特例出现。

如果按照批量推出的角度,清华同方那一批只有四家公司不应计入进度,第一批股改公司应该是试点的第二批42家,那么真正的第二批就是现在通过表决的全面推进阶段首批40家公司。连试点都算上,股改刚刚进入第二批表决,流通股东参与表决的比例就出现如此惊人的下降。人们难道对自己的利益都毫不关心吗?我想集体沉默的现象已经出现了。

还是回头来谈劫匪的话题。我问那两位专家,集体沉默的状态怎么才可以打破?答案是这样的如果保持沉默的集体中有人率先打破沉默开始反抗,可能导致两个截然相反的极端结果,一是集体暴发,二是整个群体更加沉默。

集体暴发的概念我懂,自古以来农民起义与平民暴动就是现成的例子,人们也能理解保持沉默的顺民突然成为大规模暴民的转变是怎么发生的。但是整个群体更加沉默又是怎么回事呢?

专家的解释是这样的如果劫匪能够迅速的对率先反抗的人做出镇压反应,将集体暴发扼杀在萌芽状态,那么可以导致整个群体的更加沉默。这下我就懂了,出头的人不讨好,那么就更加没有出头的人了,不是不想反抗,而是事实证明反抗无效。

回到股市中来谈股改表决。试点阶段是股改争议最大的时候,也是流通股东参与投票比例最高的时候,这时候一系列保驾护航的措施出现了也有资金进场,股市也有了二百多点的上涨行情,g股一时成为热点,同时回购、增持的承诺政策也是那时候出台的。上市公司在这个阶段也加强了对机构投资者的个别沟通与协商。结果终于实现了第二批试点全部通过的结果。

可以这么说,方案大规模否决最可能出现的时机就是第二批试点时,但是已经被消灭在萌芽状态,股改进入全面推进阶段之后,流通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则选择了集体沉默。市场集体沉默还有一个很重要但是不为人们重视的原因,那就是没有人看到抗争的利益。

四个月过去了,股改已经进入全面推进的第八批,唯一被否决的清华同方公司并没有在如此长的一段时间内提出一套更好的、对流通股东更有利的替代方案。不知道这是政策的有意疏忽还是制定政策时根本没有考虑过这一点。虽然股改利用的是表决协商机制,但是缺少了这一环的实践,这种协商机制就缺乏真正的评价体系。

股市中人都喜欢做预言和预测,那么在这里我也可以对今后的股改表决做一番预测其实在第二批试点全部通过时,股市中大部分中小流通股东对股改方案的表决就已经进入一种集体沉默状态,全面推进阶段之后,这种集体沉默状态恐怕会进一步被强化。也就是说,参与表决的流通股比例会继续降低,而同时各类股改方案仍然会保持很高的通过率。有人,包括我自己曾经呼吁过改变这种局面,但是现在才发现,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市场问题,而是一个受控制的群体心理现象。

我后来又问,当群体出现集体更加沉默的现象如何才能打破时,两位专家都答道此时就需要英雄人物出现了,否则好莱坞的硬汉电影和我们身边的先进事迹报道去哪里寻找素材呢?

我最后说既然我们对抢劫的群体心理学研究了这么多,那我们三个人能不能出去当劫匪?听的人都笑了你不行,成功的劫匪不仅需要有聪明才智,还需要过硬的心理素质和风险承受能力,你这个人心太善,不是当劫匪的材料。

我又问一句不当劫匪,那么我可不可以当英雄呢?

回答仍然令我很失望你一样做不了英雄,对英雄的素质要求与劫匪一样强硬。

原来如此,那就算了吧,可惜了曾经的雄心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