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angjiāzhīgǒu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带领他的学生到各诸侯国讲学,因孔子是保守派,与当时诸侯争霸不合拍,常常受到冷遇。一次孔子与弟子走散,孔子呆在东门旁发呆,子贡问郑国人孔子在何处。郑国人说东门边有个老头子像一只丧家之狗在发呆。
【典故】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史记孔子世家》他两个忙忙如丧家之狗,急急似漏网之鱼。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
【释义】比喻失去依靠、无处投奔或惊慌失措的人。
【用法】作宾语;指到处乱窜的人
【相近词】丧家之犬
【反义词】耀武扬威
【英文】feellostlikeastraydogstraycur
【成语示列】
◎操亲掣宝剑押阵,率众连夜追杀,剿戮极多,降者不计其数。傕、汜望西逃命,忙忙似丧家之狗。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四回
◎他想起孙总理的全部遗教是解决衣食住行,然而虔奉遗教的他却像丧家之狗,他不禁有点愤愤了。
zb258.com编辑推荐
后起之秀的典故
【注音】houqǐzhīxiu
【出处】卿风流俊望,真后来之秀。《晋书王忱传》
【解释】后来出现的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
【用法】作主语、宾语;形容出类拔萃的人物
【成语故事】东晋时期,年轻官员王忱去拜访他的学者舅舅范宁,刚好张玄也在范家,张玄摆出一副老前辈的架势,想叫王忱给他施礼,王忱没有理他。范宁责怪王忱,王忱认为老前辈应该谦逊。范宁认为王忱年轻有见识,真可谓后来之秀
【成语举例】及浪游南北,与乡里阔疏,后起之秀,不乏其人。清盛大士《溪山卧游录》卷三
【成语造句】
◎随后,年生产加工花生、棉籽、薯类1200万公斤的"后起之秀"油脂饲料总厂,成为带动花生基地的又一龙头。
◎要大力培养和扶持中青年理论工作者,使确有成就的后起之秀能够脱颖而出。
◎团员组成都是教授、研究员,既有75岁高龄的前辈,也有35岁的后起之秀,显示了祖国大陆地学与环境研究的勃勃生机。
◎代表当中,有造诣较深的老一辈专家、学者,有年富力强的骨干力量,也有风华正茂的后起之秀;有思想理论战线上的领导干部,也有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
妇人之仁的典故
【注音】fugrave;r&enzhīren
【成语故事】秦朝末年,韩信与刘邦讨论项羽的为人,韩信认为项羽非常勇猛,他大喝一声可以让百人倒下,就是不会任人唯贤。他的勇猛是匹夫之勇,论仁慈,他有妇人之仁,该行赏的时候特别吝啬,他的仁慈局限在小的方面,所以不能得天下。
【出处】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解释】仕:仁慈。妇女的软心肠。旧指处事姑息优柔,不识大体。
【用法】作宾语;指不识大体
【相反词】铁石心肠、胸怀大略
【英语】woman'ssoftnature
【示例】吴王有妇人之仁,而无丈夫之决。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回
【成语例句】
◎最后是更多一些流氓气的刘邦如愿以偿,建立了汉家帝业,圆了梦;而项羽,则由于有"妇人之仁",由于不能用人和接连失计,终于兵败乌江,身死梦残。
黔驴之技的典故
【注音】qianlǘzhīji
【成语故事】从前贵州一带没有毛驴,有一个好事者从北方运来一头毛驴放到山脚下吃草,山上的老虎发现了这个怪物,开始只有远远的望着,然后慢慢地靠近毛驴,被毛驴大叫吓了一跳,最后发现毛驴只能用蹄踢,再也没有别的本事就跳上去饱餐一顿。
【出处】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驴一鸣,虎大骇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啃,断其喉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驴》
【解释】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有限的一点本领
【相近词】束手无策、无计可施、黔驴技穷
【相反词】力大无穷、神通广大
【灯谜】鸣踢
【英语】clumsytricks
【成语示列】柳宗元曾经描写的黔驴之技,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训。毛泽东《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
磨砖成镜的典故
【拼音】mozhuānchengjing
【成语故事】唐玄宗开元年间,在沙门道一住传法院有一位高僧大德,每天都坚持坐禅悟道。慧能大师问他终日坐禅为的是什么,大德回答为成佛。慧能大师就在庵内取一块砖头往石头上磨,大德问作什么用?慧能大师启发他说作不可能成功的镜子。
【典故】磨砖岂能成镜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释义】把砖石磨成镜子。比喻事情不能成功。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事情不能成功
【相近词】磨砖作镜、炊沙作饭
鹿走苏台的典故
【拼音】lugrave;zǒusūt&ai
【成语故事】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想当皇帝,在东宫召见伍被一起议事,封伍被为将军。伍被说:王安得亡国之言乎?昔子胥谏吴王,吴王不用,乃曰:臣今见麋鹿游姑苏之台也。今臣亦将见宫中生荆棘,露沾衣也。刘安不听劝阻,结果叛乱失败。
【典故】臣今见麋鹿游姑苏之台也。《汉书伍被传》
【释义】比喻国家败亡,宫殿荒废。
【用法】作宾语;比喻国家败亡,宫殿荒废
【成语示列】不能勾鲸吞越国,翻教鹿走苏台,鸱泛江风。明陈所闻《驻马听吴山拜伍相庙》曲
肉袒面缚的典故
【注音】routǎnmianfu
【出处】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西汉司马迁《史记宋微子世家》
【解释】肉袒:去衣露体,表示愿受责罚;面缚:两手反绑面对胜利者,表示放弃抵抗。脱去上衣,反缚着手。形容顺从投降。
【用法】作谓语、状语;形容顺从投降
【相近词】负荆请罪、肉袒负荆、肉袒膝行
【押韵词】木居海处、淫荒无度、忙忙碌碌、登龙有术、计穷势蹙、恢宏大度、扞格不入、不值一顾、彰明昭著、整纷剔蠹、......
【成语故事】商朝末年,周武王率军伐纣克殷,即将胜利时。商朝权臣微子肉袒面缚到周军军营,左手牵羊,右手拿茅,膝行到周武王面前,献上商朝的祭器,口称谢罪。周武王看他诚心投诚,就下令释放微子,官复其位。
【成语举例】即平北贼,仍事南征,肉袒面缚,归首阙庭,即为申闻。南朝陈徐陵《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
之乎者也的典故
出处:《湘山野录》(太祖)上指门额问普曰:何不只书朱雀门,须著之字安用?普对曰:语助。太祖笑曰: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释义:讥讽文人咬文嚼字,不讲实际。
故事: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在当上皇帝以后,准备拓展外城。
他来到朱雀门前,抬头看见门额上写着朱雀之门四个字,觉得别扭,就问身旁的大臣赵普:为什么不写朱雀门三个字,偏写朱雀之门,四个字?多用一个之字有什么用呢?赵普告诉他说:这是把之字作为语助词用的。赵匡胤听后哈哈大笑,说:之乎者也这些虚字,能助得什么事情啊!后来,在民间便流传一句谚语:之乎者也已焉哉,用得成章好秀才。
以卵击石的典故
出处《墨子贵义》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犹以卵投石也,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不可毁也。
释义以卵投石也称以卵击石,意思是鸡蛋碰石头。比喻自不量力,自取灭亡。
故事有一年,墨子前往北方的齐国。途中遇见一个叫曰的人,对墨子说:您不能往北走啊,今天天帝在北边杀黑龙,你的皮肢很黑,去北方是不吉利的呀!墨子说:我不相信你的话!说完,他继续朝北走去。但不久,他又回来了,因为北边的淄水泛滥,无法渡过河去;名叫曰的那人得意地对墨子说:怎么样?我说你不能往北走嘛!遇到麻烦了吧?墨子微微一笑,说:淄水泛滥,南北两方的行人全都受阻隔。行人中有皮肤黑的,也有皮肤白的,怎么都过不去呀?曰听后支吾着说不出话来。墨子又说:假如天帝在东方杀了青龙,在南方杀了赤龙,在西方杀了白龙,再在中央杀了黄龙,岂不是让天下的人都动弹不得了吗?所以,你的谎言是抵挡不过我的道理的,就像拿鸡蛋去碰石头,把普天下的鸡蛋全碰光了,石头还是毁坏不了。
曰听了羞傀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