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名言

发表时间:2022-02-10

孝心名言

1、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2、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曾子

3、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出自《大学》

4、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维吉尔

5、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罗素

6、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培根

7、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8、在幼童的心和口里,母亲就是上帝的代名词。

9、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孝经》

10、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西塞罗

11、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12、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13、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讯

14、没有能比那欣赏自己怀中所抱婴儿母亲的眼睛更清澈的;也没有比被众多儿女们围绕着的母亲更感受被敬爱的人。约翰歌德

15、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孔丘《春秋》

16、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17、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萨克雷

18、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康德

19、不论我现在是怎样,或希望将来能怎样,都亏欠我那如天使般的母亲。亚伯拉罕林肯

2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21、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四言》

22、仁爱和打人都先自家中开始。鲍蒙特

23、夫孝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本也。《孝经》

24、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戴达菲尔德

25、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孔子

26、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莎士比亚

27、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拉法格

28、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29、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30、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31、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32、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高尔基

33、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林逋《省心录》

34、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35、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

36、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奥斯特洛夫斯基

37、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出自《动报亲恩篇》

38、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39、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歌德

40、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马克吐温

41、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

42、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歌德

43、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马雅可夫斯基

44、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司汤达

45、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狄更斯

zb258.com精选阅读

孝心的名言 名言警句精选


1、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注释: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

2、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出自(春秋)《论语·为政第二》。

注释:孔子说:“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3、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注释: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

4、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注释: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

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5、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

6、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

7、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

8、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

9、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

10、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

☆☆☆《劝报亲恩篇》作者无可考。文中大力宣传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文明美德,曾广泛流传,影响极大。尽管篇中有小部分封建糟粕,相信读者能批判地阅读。因全篇基本为白话文,故

不做注释。

11、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出自《名贤集》。

注释: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

12、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出自《三国志·魏书》。

注释: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

13、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注释: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

14、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注释: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

15、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注释: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

16、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

☆☆☆《孟子》一书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1]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孟子》记

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就像今天的教科书一样。《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

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这部书的理论,不但纯粹宏博,文章也极雄健优美。(五经:《诗》、《书》、《礼》、《易》

、《春秋》)

17、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出自(明)《增广贤文》。

注释: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

18、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出自(清)《增广贤文》

注释: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

19、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注释: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20、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注释: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

21、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注释: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

22、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

注释: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

23、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出自《家语·弟子行》。

注释: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

24、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注释: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

25、首孝弟,次谨信。——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注释: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

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份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

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孝心的名言(精选好句名言)


关于孝心的名言

1、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注释: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

2、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出自(春秋)《论语为政第二》。

注释:孔子说: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3、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注释: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

4、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注释: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

5、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

6、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

7、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

8、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

9、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

10、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

11、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出自《名贤集》。

注释: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

12、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出自《三国志魏书》。

注释: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

13、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注释: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

14、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注释: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

15、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注释: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

16、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

17、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出自(明)《增广贤文》。

注释: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

18、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出自(清)《增广贤文》

注释: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

19、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注释: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20、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注释: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

21、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注释: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

22、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

注释: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

23、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出自《家语弟子行》。

注释: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

24、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注释: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

25、首孝弟,次谨信。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注释: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

26、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出自《大学》

注释:做人子的,做到孝顺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爱儿子。

27、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出自《孝经》。

注释:孝是天经地义的。

28、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注释: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

29、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出自(明)《增广贤文》。

注释: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30、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出自《动报亲恩篇》。

注释: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孝敬父母还不要叫父母生气,热爱、尊敬父母才是全孝。

31、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出自《四言》。

注释: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

32、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出自(春秋)《礼记》。

注释: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

悲观的名言【优质名言】


1、自甘堕落的人总认为自己是最不可救药的瘫痪者,因而总是赖着不起来。亨埃利斯

2、自暴自弃是一条吸取心灵的新鲜血液并在其中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的毒蛇。德国

3、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孟子

4、这世界除了心理上的失败,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失败,只要不是一败涂地,你一定会取得胜利的。亨奥斯汀

5、憎恨自己和轻视自己是人类特有的疾病。蒙田

6、在这个世界上,和我们共同生存的是满目的罪恶和悲伤。塞约翰逊

7、在他们看来,在天空里明亮的彩云上总悬着一颗黑色的灾星。爱默生

8、败而不馁,就是胜利。埃哈伯德

9、许多人如果能以真面目出现,将会显得出色得多。但他们往往故意表现得较差,似乎是以此为乐。马克拉瑟福德

10、无论谁,只要他还活着,你就不能称他是幸福的。希腊

11、我们哭叫着降生痛苦地生活,失望地死去。傅勒

12、生活是在闹街上害的一场久治不愈的头痛病。梅斯菲尔德

13、生活是一种极可怕的苦役。狄更斯

14、三种人生态度:悲观主义、职业主义、理想主义。君子应该是理想主义者。 于丹

15、认为自己是一个怎么都会吃亏的特殊人,这样的人痛苦是没有人知道的,没有理解的,没有人同情的。海塞)

16、人要是垂头丧气,马也跑不动了。阿拉伯

17、气馁是绝望之母。济慈

18、明智的人决不坐下来为失败而哀号,他们一定乐观地寻找办法来加以挽救。莎士比亚

19、即使事情的发生和发展尽如人意,世界也不会变得更好些。赫拉克利特

20、或许悲观主义者最绝望地哭泣正是因为世界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糟糕。 伯纳德贝伦森

21、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英国

22、灰心灰气象个海,掉下去就浮不起来。哈萨克斯坦

23、多少悲观主义者因渴望出现他们所害怕的事情而丧生,为的是要证明自己的正确。 马莱特

24、当你习惯于悲观时,它就会像乐观一样令人愉快。本涅特

25、不管赢得这世界不是失去它。反正它是个无聊的世界。拜伦

校园名言警句【优质名言】


1、做人诚为本,做事实为基。

2、做“文雅”“优雅”“高雅”的苑中人。

3、自信是成功之母,自卑是失败之父。

4、种下一种个性,收获一种命运。

5、知识不全可以用道德弥补,道德不全却难以用知识弥补。

6、知荣辱,明廉耻,—从我做起。

7、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8、依法办学,以质立校;管理兴校,教师强校。

9、学校发展以师为本,教师发展以德为本。

10、学习改变生活,知识改变命运。

11、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12、心志决定命运,态度决定高度。

13、我喜欢读母校的书,更喜欢读母校的人。

14、我为母校而感到无比骄傲,也要让母校为我感到自豪七。

15、我们最伟大的光荣并不在于永不跌倒,而在于每次跌倒后能站起来。

感谢欣赏本文,更多名言警句请关注:关于校园的诗句 校园文化建设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