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素材集锦:关于书
1、书是老师,书是大学
法拉第:书引他走上科学研究之路
英国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法拉第,因家庭贫苦,小时没有上过学。他12岁时,一边卖报,一边从报上识字。13岁时,法拉第进了一家印刷厂,工作之余他就翻阅装订过的书,在送货的路上也是边走边看,经过几年努力,他终于摘掉了文盲的帽子。后来他又看《大英百科全书》,他特别喜爱看电学和力学方面的内容,法拉第还用废纸订成笔记本,摘录各种资料,有时还画上插图。一个偶然的机会,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丹斯来印刷厂,意外发现了法拉第的“手抄本”,当他知道这是出自一个学徒工之手时,大吃一惊。他送给了法拉第四张皇家学院听课证。这便是法拉第走上科学研究道路的开始。
2、书与人生结下不解之缘
文学家、学者:爱书成癖的一些雅号。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大文学家、大学者,都酷爱读书,精读泛览,爱书成癖,因而获得了种种雅号:
书淫:南北朝时的刘孝标,想方设法找书来读,无论路程多远,他都去求借,然后便沉浸在借回的书中。人们见这种读书的贪婪状态,就称他为“书淫”。
书库:隋朝公孙景茂,别号元蔚。他自幼潜心学习,一生中读了许多书,被人们称为“书库”。
绣囊:后汉马融博学多识,饱读诗书,因此人们说他肚子里装满了天下锦绣文章,使他获得了“绣囊”的雅号。
书城、邺架:唐代李泌,7岁就能赋诗成文,唐玄宗诏命他供奉东宫。他不仅看书极多,家里藏书也极丰富,所以被人称为“书城”。又因为他曾被封为邺侯,所以又有“邺架”的说法。
书簏:唐代李善读书极多,又博闻强记,学识弘富,曾经注过《文选》,成为历代流传的善本。他被人称为“书簏”。(簏:竹编成的箱子)
行书橱:这是人们对唐代学问大家虞世南的称呼,意思是说他读书面广,常识渊博,像一个活动的书柜。被人称为“书橱”的还有宋代政治家李纲。而明代文学家丘琼山博学多才,被人们称为“丘书柜”。
3、不是每本书都好,不是每本书都要读
颜驷:世人戏称“马四库”
汉代有个叫颜驷的人,自幼嗜书,无书不读,读过的书堆积满房,世人戏称“马四库”。也许正由于读得过滥,他一直到老都无多大建树。汉武帝闻之,出于同情,勉强给了个都尉之职。
4、贝弗里奇:只有一小部分才值得你细加研味
贝弗里奇是英国杰出的动物病理学家,他对如何读书很有见地。他说:仅1952年版的《世界科技杂志一览》,就编入了5万多种期刊的学术文章,相当于每年读200万篇文章,或一周读4万篇。这是谁也不能读完的量。这说明要使你读的书变得对你有价值,你就必须注重选择,只有一小部分作品才值得让你花时间去细加研味。
5、好书,引领人进入人生、知识、创造之门(WwW.zWb5.cOm 小学作文网)
华罗庚:两本书“把我引入了数学的皇宫”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由于家境贫寒,在父亲的杂货店里干起了帮手,但他对数学酷爱无比,靠着这股子执著劲,他在数学这坎坷的山道上愈攀愈高。他说:一本《大学代数讲义》和一本只有50页的《微积分》小册子,把我引入了数学的皇宫。
zb258.com其他人还在看
关于四书五经名言警句集锦
四书五经指的是:四书与五经的合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是华夏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它能流传至今,也体现了其内在的精神与魅力。它在其社会规范、人际交流、文化发展之中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了“四书五经名言警句”,希望能帮助到您。
四书五经名言警句篇11、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
译文:对于行善,没有别人和自己的区分,抛弃自己的不对,接受人家对的,非常快乐地吸取别人的优点来做好事。
2、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译文:在上位的有什么爱好,在下面的人一定爱好得更加利害。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文: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尊敬自己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儿女。
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译文:天降的灾祸还可以躲避,自己造成的罪孽是无法逃脱的。
6、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译文:脑力劳动者统治别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被统治者养活别人,统治者靠别人养活,这是天下的共同原则。
7、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译文:河畔芦苇白茫茫,夜来清露凝成霜。我所思念的那个人,正在河水的那一方。
8、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译文:父子之间要亲爱,君臣之间要有礼义,夫妇之间要挚爱但还要有内外之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要有诚信之德。
9、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译文: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感到高兴。
10、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译文:我已决心离开你,去那理想新乐土。
11、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译文:一天不见心上人,就好像隔了三秋长啊!
1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译文: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河中小洲上。纯洁美丽好姑娘,正是我心中的好对象。
13、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译文:心中这样爱着他,为什么不大胆向他/她诉说?爱情的种子深埋心中,何时能忘,不受折磨?
14、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译文:紧紧拉着你的手,愿意白头偕老。
15、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译文:我爱人家,人家却不亲近我,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仁爱还不够吗?我管理人家,人家却不受我的管理,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智慧和知识还不够吗?我有礼貌地对待别人,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答,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敬意还不够吗?
16、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译文:他们产生在这个人群中,但远远超出了他们那一类,大大高出了他们那一群。自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更伟大的人了。
1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译文:富贵不能使我的思想迷乱,贫贱不能使我改变志向,威武不能使我节操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18、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译文:以人民的快乐为自己快乐的人,人民也会以他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人民忧愁为自己忧愁的人,人民也会以他的忧愁为忧愁。
19、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译文: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家必先有自己被攻打的原因,别人才攻打它。
四书五经名言警句篇2《大学》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短信接口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短信接口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释文: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4、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译文: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5、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译文: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中庸》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短信接口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2、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译文:喜欢向别人请教,而且喜欢体察人们浅近的话语;消除消极的东西,而宣扬人们的善行;善于把握事情的两个极端,采用恰当的做法施行于人民。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译文: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4、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译文: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
5、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译文:“中”是天下的大本源,“和”是天下的普遍规律。
《论语》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译文:学习知识而又能经常去复习、练习,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事么?有朋友远道而来,不也短信接口是令人快乐的事么?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我每天多次地进行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竭尽全力了吗?和朋友交往免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知识,是否用心认真地复习?
3、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花言巧语、假装和善的脸色,这样的人很少有仁德的!
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的东西确立了,仁道也就产生了。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就是行仁的根本吧!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的就承认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四书五经名言警句】相关文章:
书的名言
关于书的名言
1、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5、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6、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8、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10、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4、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16、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17、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若禅
1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0、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三国志》
22、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3、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2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5、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26、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27、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28、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29、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3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1、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32、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3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34、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之
35、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36、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鲁迅
37、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38、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39、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40、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41、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4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4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4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4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47、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4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49、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5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51、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52、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53、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54、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55、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池莉
5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57、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58、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59、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60、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6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62、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63、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之
64、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65、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66、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67、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68、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铜匙。列夫托尔斯泰
69、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71、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72、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73、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7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7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76、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77、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78、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79、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80、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释]
1。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2。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
3。衰:疏落。
4。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相见,即看见我;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简析]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县)人。
这首诗写自己回到久别家乡时的喜悦与感慨,写得生动含蓄,富有生活情趣。
首句点明是回乡之作,“少小离家”与“老大回”句中自对,突出了诗人离乡之久,回乡之晚,概括地写出了自己四十多年久客他乡的事实。
次句“乡音无改鬓毛衰”承接上句,写自己的衰老之感。漫长的岁月,催老了自己的容颜,然而乡音仍然不改。诗人以不改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抒发了自己久而愈深、老而弥笃的乡土之情。
三、四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写儿童问话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面。由于久客他乡,家乡的孩子都不认识他,把他当作远方来的客人,围上来有礼貌地加以询问。“笑问客从何处来”一句极为精采,只要稍加想象,儿童天真活泼的神态及诗人微微感到惊讶之后不觉有些好笑的感情变选自.初中作文 www.zuowena.com化,便会浮现在读者眼前。
贺知章一生仕途顺利,年逾八十告老还乡时,玄宗皇帝亲自作诗送别,还将镜湖赐给他,太子和百官为他饯别,可以说是“衣锦荣归”,但诗人没有描写那些为世俗所羡的情态,只是刻划一个久客回乡的普通人的真情实感。这一点与史籍记载贺知章一生旷达豪迈、不慕荣利是一致的。
书的名言警句
关于书的名人名言
1、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2、读一本好书,象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3、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库法耶夫
4、书虫将自己裹在言辞之网中,只能看见别人思想反应出来的事物的朦胧影象。W.哈兹里特
5、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
6、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7、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8、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丘特
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0、过去一切时代的精华尽在书中。卡莱尔
11、我觉得,当书本给我讲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时,似乎是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高尔基
12、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13、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用黑字印在白纸上的灵魂,只要我的眼睛、我的理智接触了它,它就活起来了。高尔基
14、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15、书是良药,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6、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17、有些人为思想而读书-罕见;有些人为写作而读书-常见;有些人为搜集谈资而读书,这些人占读书人的大多数。-C.C.科尔顿
18、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19、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2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1、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
22、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
23、书籍。举世之宝。梭罗
24、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而我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按照必要,不倦不厌。富兰克林
2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26、书。人类发出的最美妙的声音。莱文
27、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培根
28、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
2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30、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奥斯特洛夫斯基
31、读书之于头脑,好比运动之于身体。爱迪生
3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3、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34、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雨果
35、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36、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7、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罗曼罗兰
3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39、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40、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爱默生
41、]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4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43、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44、书籍是伟大的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爱迪生
45、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46、在你渴望时,它前来给予详细指教,但是从不纠缠不休。比切
47、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雪莱
48、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49、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50、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别林斯基
51、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高尔基
5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53、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54、书读的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伏尔泰
55、一日无书,百事荒芜。陈寿
5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57、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高尔基
58、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59、我扑在书籍上,就好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60、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61、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6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63、读书要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
6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65、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弥尔顿
66、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7、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68、书如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6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70、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巴甫连柯
7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2、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73、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4、学问是经验的积累,才能是刻苦的忍耐。茅盾
75、读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76、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张潮
77、要多读书,但不要读太多的书。-B.富兰克林
7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79、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托马斯卡莱尔
80、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81、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尔
82、书籍使人变得思想奔放。革拉特珂夫
83、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孙中山
84、每个有知识的人,应该在自己的一生中,好好读上8-10本书。究竟该读哪些书?若想了解这点,那至少得读上15000本才行。巴比达
85、仅在字母、文字和书页中浏览一番。这不是读书。阅览和死记。也不是读书。读书要有感受,要有审美感,对他人的金玉良言,要能融会贯通,并使之付诸实现。巴金
86、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87、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乌申斯基
8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书事 [唐] 王维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作品赏析这是一首即事写景之作。题为“书事”,是诗人就眼前事物抒写自己顷刻间的感受。
开头两句,写眼前景而传心中情。蒙蒙细雨刚刚停止,天色转为轻阴。雨既止,诗人便缓步走向深院。是到外面去散心吗?不,虽是白昼,还懒得去开那院门。这里“阁”,同“搁”,意谓停止。用在此处别有趣味,仿佛是轻阴迫使小雨停止。淡淡两句,把读者带到一片宁静的小天地中,而诗人好静的个性和疏懒的情调也在笔墨间自然流露。三四两句变平淡为活泼,别开生面,引人入胜。诗人漫无目的在院内走着,然后又坐下来,观看深院景致。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茸茸的青苔,清新可爱,充满生机。看着,看着,诗人竟产生一种幻觉:那青苔好象要从地上蹦跳起来,象天真烂漫的孩子,亲昵地依偎到自己的衣襟上来。这种主观幻觉,正是雨后深院一派地碧苔青的幽美景色的夸张反映,有力地烘托出深院的幽静。青苔本是静景,它怎能给诗人以动的幻觉呢?要知道,经过小雨滋润过的青苔,轻尘涤净,格外显得青翠。它那鲜美明亮的色泽,特别引人注目,让人感到周围的一切景物都映照了一层绿光,连诗人的衣襟上似乎也有了一点“绿意”。这是自然万物在宁静中蕴含的生机。诗人捕捉住触发灵感的诗意,通过移情作用和拟人手法,化无情之景为有情之物。“欲上人衣来”这一神来之笔,巧妙地表达自己欣喜、抚爱的心情和新奇、独特的感受。
这首小诗神韵天成,意趣横生。诗人从自我感受出发,极写深院青苔的美丽、可爱,从中透露出对清幽恬静生活的陶醉之情,诗人好静的个性与深院小景浑然交融,创造了一个物我相生、既宁静而又充满生命活力的意境。
(林家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