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歌词

发表时间:2025-04-07

草原上歌词(汇集8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音乐欣赏课《牧歌》教学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草原上歌词 篇1

年级:小学六年级

课时:一课时

课型: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

教材分析:

无伴奏合唱《牧歌》是一首由上句和下句构成的长调民歌,其曲调悠长,连绵起伏,节奏舒展,气势宽广。作者瞿希贤根据海默的词,把这首民歌改编成无伴奏合唱曲,使优美的民歌形象更加丰满,色彩更为丰富。不同音色的声部交替出现,互相呼应,加上浓郁和谐的和声效果,使音乐的内涵更为充实,意境得到升华。由于这首无伴奏合唱较原民歌更加丰富、优美动听,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并成为无伴奏合唱的珍品。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运用《音乐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学生的听、唱、看、感受、体验、创作让学生充分享受到音乐的美,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精神,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2、《牧歌》的欣赏,拓展学生对原民歌的理解范围,使他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意境美,使《牧歌》的旋律永远流淌在学生的心中。

3、充分了解内蒙民歌悠扬宽广的旋律特点,感受无伴奏合唱的人声美与丰富的和声效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让学生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1、师:我国有多少个民族?(56个)你们知道哪些民族?(学生自由说。)

2、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歌曲,老师请你们来听听这是什么民族?

歌曲《天堂》

3、有谁能介绍一下这个民族?

4、同学们都说的很好,可眼见为实,还是让我们去看看吧……

(视屏)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5、师:感觉怎么样?(学生自由说)

二、欣赏乐曲《牧歌》。要求会哼唱旋律,感受歌曲的意境美。

1、蒙古族真美,不禁让我想起一首歌(老师唱原民歌,并出示歌谱和歌词)

2、你们听过这首歌吗?想说点什么吗?

(曲调悠长、速度慢、抒情、宽广的旋律)

3、一起跟着老师轻轻地哼唱一下歌曲的旋律吧!(用M唱)

4、我们再来念念歌词怎么样?

5、比较两句:诶,你们有没有发现歌词与旋律高低之间有着什么关系啊?

师:对啊,同学们非常聪明,这两句的歌词与旋律是相互对应的,第一句:蓝天白云音很高,第二句:绿草羊群音也随着歌词变得比较低平。

上句:蓝天白云――音高

下句:绿草羊群――音平

内蒙民歌大体可分为长调和短调两种,这首《牧歌》曲调悠扬,连绵起伏,节奏舒展,气势宽广,是一首典型的长调。

6、就让我们一起轻轻地唱唱歌曲吧!

7、欣赏《牧歌》

1)请你闭上眼睛听,现在又想告诉我什么?(欣赏无伴奏合唱的`《牧歌》)

(无伴奏合唱)恩,(视屏)这种只用人声歌唱而不用乐器伴奏的声乐演唱形式,就叫无伴奏合唱。

那你们能听出那几个声部呀?(视屏)

女高

女低

男高

男低

大型的合唱歌曲一般都是四个声部组成的

师引导生说:这四个声部的旋律就像蒙古族的景色

女高音就像(天空的云),女低音就像(广阔的天空),男高音就像(洁白的羊群),男低音就像(无边无际的大草原)。

2)你们更喜欢哪一首《牧歌》呢?为什么?

(更能显出草原的宽广、音色空旷优美)

3)老师请你们亲自感受一下四个声部的和声美。(唱歌曲的第一句歌词)

啊!真美啊!

4)师:咦!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首歌曲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

(引子和尾声)引子意境宽广、辽阔,音乐慢慢地响起来就好象从远景拉到了近景。

尾声慢慢弱下来,而且有一种没有结束的感觉,给人无尽的遐想。

5)师:通过歌曲的欣赏,你们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民族?

(幸福、自由的民族)

师:那你喜欢这个民族吗?让我们一起再次来感受一下这种美丽宽广、幸福自由的感觉。(复听歌曲)

三、舞蹈片段欣赏《牧歌》,目的是让学生在欣赏舞蹈的基础上再次来体会歌曲的意境美。

师:歌曲的意境真美啊,老师也特别喜欢这首歌,还特地去收集了有关这首《牧歌》的舞蹈请大家欣赏。

师:你们还想说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小结:动听的音乐加上优美的舞姿,使《牧歌》更加光彩照人。

四、小创作:目的是让学生发挥想象,表达情感。

师:同学们,看你们这么喜欢这首歌曲,我有个提议,为《牧歌》尽上自己的能力,选择其中的一项任务完成。

(视屏)

1、编一段歌词

2、写一篇短文

3、画一幅美图

在创作过程中,老师不停地放《牧歌》音乐,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五、评展:提高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自己的作品中体验音乐带来快乐,自豪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草原上歌词 篇2

主持人男:朋友,你到过我的家乡——新疆吗?你饱览过新疆的山水风光吗?你了解新疆的风土人情吗? 这里确实是一处让你迷恋的地方。

主持人女:说起新疆,一年四季景色各异。春夏之际,远望巍巍雪山耸入蓝天,山脚下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镶嵌在一望无垠的牧场边上,羊群洒在碧绿的草场内,如同点点白帆游弋在绿色的海洋。那一眼望不到边的麦海、棉田、玉米,生机无限,简直是美丽江南的翻版。如果你到南疆走一走,定会感受到与内地不同的奇特风光:头顶是蓝天白云,远处是茫茫沙海,近处是绿色的庄稼,徜徉在远接天际的林荫道上,你很远就会闻到田里飘来哈密瓜的清香。

主持人男:新疆,确实是一个可以放开胸怀、放开歌喉,酣畅淋漓地尽情歌唱的地方。一马平川的平坦,一望无垠的空旷,站在天地之间,仿佛站在唯你独高的歌台,四周静默,犹如鸦雀无声的听众,声可传千里,那种悠远,那种幽深,那种高扬,那种叠荡起伏,那种铿锵有力,让你觉得,宽广辽阔的原野,使胸怀变得坦荡荡,无拘无束,全然释放,毫无顾忌,殊无压抑。

主持人女:美丽新疆,古老的传说,灿烂的文化。碧绿的草原,成群的牛羊。166万平方公里的沃土,向西开放的桥头堡。2200万名各族儿女,践行科学发展。改革开放新突破,天山南北大建设。新疆精神金灿灿,新疆效率创奇迹,扬帆起航奔小康。

主持人男:走进新疆,喜欢的是这广袤的土地上博大的胸襟,他能包纳很多。它没有西南的崎岖。没有北方的粗犷,更没有江南温柔乡里的飘渺柔情。但它却容纳了一切,改革开放后,因为西部开发,因为兵团支援来自各方的人流都涌进这片神秘而又传奇的土地!

主持人女:如果说,江南水乡,是幅柳绿花红、莺歌燕舞的水彩画,那么,新疆就是一幅用粗线条勾勒出的素描画。山,是褐色的,雪是白色的,荒野,是灰蒙蒙的,草地,是绿茵茵的,天池,是碧汪汪的,火焰山,是赫红如霞的,葡萄沟,是青翠似玉的。

主持人女:新疆,一个多么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在没去过之前,很多人对这里总是有无尽的遐想。新疆有宽阔的草原,有干旱的沙漠,有孤僻的戈壁,有皑皑的雪山,也有湍湍的河流,有村庄的寂静庄严,也有城市的喧嚣繁华。走进新疆,呼吸一口新疆的空气,走进新疆,拥抱一下它的自然。

主持人男:一切都如同在梦中。记忆中,去过的有悠美的南山牧场,有古老神秘的喀纳斯湖,有光彩迷人的五彩石滩,有西游记唐僧师徒取经路过的火焰山,有遗迹尚存的高昌古城,有奇特的坎儿井,有远近闻名的葡萄沟,有美丽无比的天山天池;我们还去了敦煌,看到莫高窟的佛像,领略了千古之谜鸣沙山、月牙泉等,每一处景色,都有一种新奇特殊的感受,我的新疆之行,尽管长途跋涉,疲惫不堪,但收获很大,那美丽的地方,是我最遥远的梦!

主持人女:葡萄沟。枝叶如盖,藤蔓蔽天,翠绿色的、紫黑色、绿中泛紫、紫中泛绿的葡萄,象珍珠般地,一串串、一片片地挂满了棚架,坠得枝条沉甸甸的,有些承受不住的样子。整个葡萄沟,就是一大座顺依葡萄长势搭建的巨棚果园。小溪水流潺潺,从果棚中间穿过。走在葡萄棚架下,灼热的阳光被茂盛的葡萄枝叶遮得严严实实,难以透过几缕到地面,阴凉宜人,微风吹过,清爽无比,如饮甘醇。

主持人女:多少风尘在岁月的`长河里落定,多少故事在厚重历史的足迹里沉静。风沙可以模糊年岁,却无法抹杀历史;岁月可以冲刷记忆,却始终留有痕迹。下一场雨,这里没有江南的柔软煽情。放晴的天空,是蔚蓝与乳白色的集合体,是你放飞梦想的场地。新疆的天很高,高的你想拥抱这个世界,新疆的云很淡,淡的你也想悠然自在。

主持人男:当然说到瓜果,不能不说说新疆的秋天了。新疆的秋天是金色的,是收获的,是到处充溢着瓜果甜香味的季节。最著名的要算是吐鲁番的葡萄节了,从八月一直可以延续到十月,欢庆的日子里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南来北往的游客将这里充塞的热闹非凡。

主持人女:新疆的景色,是粗犷的,天,那么高,地,那么广,山,那么静,水,那么秀,一切都那么不加修饰;新疆的人和事,也是粗犷的,谈吐,那么爽直风趣,风情,那么朴实无华,吃喝,那么大大咧咧,玩乐,那么随心所欲,一切都那么至情至性。

主持人男:伫立在沙漠边缘的胡杨树,拥有生千年死千年不朽千年的坚强毅力,韧力不拔的精神,它们是孤僻的,一棵树,一片林,在这沙漠之间读过历史的沧桑,几千年的文化历程顺着风沙在它们的足下流逝,在它们的眼眸中侵蚀。我想像着林则徐逶迤浩荡的大军是否从这里走过,李白从西域路过那飘逸的诗歌是否绕过它们的枝头。风停歇,雨驻足。胡杨树在它有生的几千年里见证了一方土地的历史,感受过一方民族的情怀。

主持人女:整个葡萄沟到处悬挂着令人馋涎欲滴的葡萄,人从葡萄藤下走过,伸手就能触到葡萄,只要你的肚量大,大可一饱口福,红提子、马、无核白。品种繁多的葡萄定能让你满口飘香、流连忘返。随意的走进当地的老乡家,依然是传统的土屋,院子里种满了葡萄树,大托盘上摆满了葡萄、哈密瓜和苹果、梨等瓜果,盘腿坐在地毯上,围着瓜果不停的品尝着、赞叹着。

主持人女:还没到达,便心生感喟,新疆,真是个萌生诗情触动情怀的地方。就是眼前的.这轮夕阳,定能让你不禁想象“长烟落日孤城闭”“大漠孤烟直,孤城万韧山”的意境来。尽管不见长烟,也无孤城,更无山万韧,但晴空万里的苍穹,尤如一望无际的沙漠,划过长空的云缕,便是长烟,天际尽头霞光万丈,如山有万韧,我们便如立在城楼远眺的戌征将士。

主持人男:新疆,是一块阳光宝地,祖国西北这片浑厚的土地上,充满了无数神话传说,这方土地辽远广阔,承载着无尽的沧桑,新疆,额尔齐斯河面上倒映着文明的星火,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犹如搏动的心脏跳动着亿万年的脉搏,源远流长,新疆,你有一个神圣的名字,那就是昆仑黄土文明,香妃的美名犹如雪莲花四海飘香,阿凡提的毛驴,从小就在想象天堂。

主持人女:走进新疆,你会喜欢上葡萄沟的葡萄,大小颗粒,晶莹剔透。会喜欢哈密瓜润泽的口感,会喜欢和田玉的圆润饱满,想去吃羊肉串,去品奶茶,去学做拉条子,去尝新疆鱼。在这里,不必担心南方湿地蚊虫叮咬;在这里,不必担心走雨后泥泞的西南小路。艳阳高照的新疆,永远以一颗真挚的心欢迎你,在这里,可以和心爱的人拍拍照,回味甜蜜的笑;会好奇女生黑亮深大的眼眸。当然,冬天也是无比的冷,但可以滑雪,可以吃野兔!

主持人男:游牧生活,是新疆民歌的源泉。马背上的民族,马背上的歌。漂泊,是歌的翅膀,将歌带向那遥远的地方。浩瀚大漠,夕阳如血,一队商贾,几匹骆驼,在艰难地在漫漫黄沙中行进,这是很凄美的一种漂泊。漂泊的商队,带来了青年,带来了新疆民歌的音韵和旋律,也给王洛宾带来了灵感,诞生了《达板城——马车夫之歌》。

主持人女:新疆,穿越历史,开启智慧之窗,丝绸之路,贯穿着亚欧商贸文明长廊,这就是我们美丽的新疆,辽阔的边疆装满了各族人民共同的希望,天山如同大地的印章,见证着这方土地富强,我崇敬你的悠久,数千年的狂风吹不折你挺拔连绵的脊梁,巴郎坚强的性格挺拔起天山的气魄,我慨叹你的自强。

主持人男:在新疆,生命与环境的争锋,随处可见。它有可能是,一株野蒺藜,一株骆驼刺,在荒漠、戈壁、盐碱滩上,抵御干旱燥热寒冷,顽强的生长,也有可能是,一棵沙枣的花果飘香,更有可能是胡杨,可以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我叹为观止的道:以这样的辛苦,使护路林成活,真是人类创造了奇迹。

主持人女:北国边城五载风雪五载雨,冰雪纷飞域情,天野苍茫异域边疆,雪地里歪斜的两行脚印,胜过秋高气爽时天空的雁行,犹如历史脚步,充满艰巨和沧桑,深夜里怒吼的风雪中,间或仿佛也能刚听到激战中马蹄声,隐隐约约传来远古丝绸路上和谐的驼铃声,金戈铁马是文明的先行,伴随着渐行渐远的琵琶声,异国变他乡。河谷流淌着和亲红颜的思乡泪。

草原上歌词 篇3

有一只可爱的小兔,听说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于是,他想去找太阳。

小兔回到家里,看到两盏红红的、圆圆的灯笼。他问妈妈:“那是不是太阳呢?”妈妈说:“太阳在外面呢,你去外面找一找。”

小兔来到门前的菜园里,看见三个红红的、圆圆的萝卜,又问妈妈:“这是不是太阳?”妈妈说:“这不是太阳,太阳在天空中呢。”

小兔抬起头往天上望去,远处飘来三个红红的、圆圆的气球,小兔再次问妈妈:“这是不是太阳呢?”妈妈说:“这不是太阳,太阳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小兔焦急地跳起来。

妈妈用手一指天空:“瞧,太阳只有一个。”小兔大喊到:“我找到太阳了,原来太阳圆圆的'、红红的,还会发光,照在身体上暖暖的。”

小兔子终于找到了太阳,它开心极了。

草原上歌词 篇4

教学目标:

一、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二、聆听《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教学过程:

一、聆听《万马奔腾》

1、初听时完整地聆听作品,并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判断乐器的音色。

2、要引导学生抓住音乐要素的`特点,感受体验音乐的情感,及其鲜明的民族风格。

3、向学生介绍一些必要的背景材料。

4、聆听《万马奔腾》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课本上的旋律线图谱,也可鼓励学生用他们喜爱的方式记录、表现自己聆听的现象。

二、观看蒙古舞蹈录象——筷子舞

三、简介:

筷子舞是流行在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的一种民族舞蹈。这种舞蹈多在喜庆的节日里由男艺人做单人表演。表演时,演员右手拿一把筷子,用半蹲的姿势边唱边跳舞。舞动时,用筷子敲击手掌、肩部、腰部、腿部,有时还旋转着敲击地面。通常,舞蹈的节奏会由慢到快。总之,这种舞蹈具有节奏性强、情绪热烈欢快的特点。

四、跟着音乐,学动作。

五、随音乐舞蹈。

六、分组展示。

七、小结。

草原上歌词 篇5

常听长辈说:“草原的湖水是清澈无边的;草原的人们是热情豪迈的;草原的马儿是高峻挺拔的。”

伴随着小鸟地欢唱,微风地呼唤,我们暑假时满怀期待地来到了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我们望着美不胜收的大草原,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到这里,已是夕阳西下时分,我们找好旅馆安置下来,天已擦黑,听旅馆老板说:“今天晚上有篝火晚会,你们快去吃饭吧!”

到了餐厅,里面的人熙熙攘攘,我们好不容易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

坐到餐桌上才觉得自己的肚子在唱歌。一会儿,服务员上了菜,最诱人的就是烤全羊了,它是一只会“飞”的羊,从妈妈的碗中“飞”到了姥姥的碗中,后来又“飞”到了我的碗中,这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吃得差不多了,服务员上了当地很有特色的奶茶,我咕咚一大口喝下去,“啊!奶茶是咸的'啊”,不过仔细尝尝一股浓香的奶味儿就在嘴里蔓延开来……我们正聊着明天的安排,就听到外面传来叮了咣铛的声响,我想:是篝火晚会开始了吧!我狂跑出去一看,哇,开始点火了!“太美了!”屋里的人们陆陆续续地出来,赞叹道。我们手拉着手唱着歌围绕着美丽的篝火旋转,玩累了、闹累了、唱累了、跳累了,我们就躺在草地上仰望星空,天上的星星闪闪烁烁,向在对我们眨眼睛,望着满天繁星,让我想起了一个神话故事:七月初七牛郎织女鹊桥相会,那是多么浪漫的故事啊!

第二天,我们一早就起来去骑马。坐在马背上,就好像自己飞奔在美丽的大草原,迎着暖风,我们的烦恼都被吹散了。

中午午休过后,便随着老板到森林里采蘑菇,我们边采边唱:“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左一个右一个,一会儿篮子里、袋子里就满满的了,回到蒙古包内一看,自己胖了一大圈,满身都是蚊子咬的包,哎,好累呀,不过好开心呀!吃完晚饭我就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美丽的大草原我爱你!我等待着明年再来看你!

草原上歌词 篇6

女:今天的青少年朋友多才多艺,他们有很多新奇是创意和想法。

男:有时候连我们也要为他们的创造才能竖起大拇指,他们的异想天开也一定让他们的成长多一份梦想和憧憬;

女:古时候,人们就爱异想天开,因此流传了像嫦娥奔月,夸父追日这样美丽的神话;

男:如今嫦娥奔月的神话已经实现,我想不久夸父追日的计划也会在80、90、甚至00后的'一代手中实现;

女:就和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奇思妙想,有请湖南常德红飘带舞蹈学校为我们表演新疆舞蹈《异想天开》!

草原上歌词 篇7

今天,看天气还不错,我就决定独自去访问大草原。走出门,就骑上我的自行车去访问草原。那条小溪,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朋友。啊,小溪,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把自己打扮的更加漂亮吗?你就像一条龙,蜿蜒盘旋在辽阔的草原上。你将自己流向远方,把自己供给牛儿、马儿们喝。

走进这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无论是山还是水,只要是草原上有的东西,它们都是我的朋友。抓起一只蝈蝈,我听见它“吱吱”地向我问好:哦,我亲爱的朋友,好久不见!抚摸着正在吃草的羊儿们,虽然我们不能用语言交流,但从它们的眼神中我知道了它们对我的热情;一丝丝微风吹过,小草、花儿们向我点头问好:你好,我亲爱的伙伴,我们又见面了!几只蝴蝶从花丛中飞出来围着我欢歌跳舞,来迎接我再一次来看它们,我也投入到它们的舞蹈中,欢歌跳舞。

玩累了,我躺在软柔柔的草地上,仰望天空,我看见许多多姿多彩的白云阿姨,它们好像在讨论些什么,我看到那些阿姨像有法术似的,一会儿变成狮子、一会儿变成小狗,一会儿又变成一座房子。忽然,下起了绵绵细雨,大树哥哥为我遮雨,雨滴弟弟落在地上为我唱歌,我的'大自然一家开心的在一起。很快,雨滴弟弟的歌唱完了,太阳公公从云朵阿姨的背后钻出来,彩虹姐姐踏着轻轻地脚步悄悄的向我走来,蘑菇妹妹也静静的从土里钻出来。渐渐的,天黑了,我该回家了,我有骑上那辆熟悉的自行车,依依不舍的从一条幽静的路上回家。

草原上歌词 篇8

一望无际的草原清新碧绿平整地铺开着。星星点点的帐篷在这绿色的海洋中好像害羞的姑娘用缓缓升起的丝丝轻烟遮住自己。这就是我的故乡我深深爱着的草原。

草原是温柔的。阳光下,绿绿的草地闪着迷人的色彩。最吸引人的是那雪白的羊群,羊儿在牧羊姑娘轻轻的歌声中,静静地吃着嫩草。放牧的藏族小伙子,骑在高大的马背上,奔跑着,玩耍着,说笑着……

绿色是大自然的生命,在这绿的生命中点缀着一些星星般的五颜六色的花儿,像是许多花蝴蝶在草地上飞舞。远处,小河像一条银色的带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酥油茶、青稞酒和牛肉飘散着香味,为藏北草原增添了一种清新的气息。我心中不禁赞叹:美呀!实在令人兴奋。

8月,这里要过隆重的丰收节。农民们要到田里去看看庄稼,还要举办赛马、赛牛、射箭等活动。那时,漂亮的姑娘会穿上美丽的衣服,手捧洁白的哈达和珍贵的木碗,盛上满满的青稞酒,伴着甜美的歌声,为来自各地的客人们敬酒。

随着一声清脆的`鞭子声,赛马开始了!勇敢的小伙子们骑上自己的马,在草原上飞奔。前边的小伙子,在阳光下,黑黑的脸儿、强壮的身体给人一种蓬勃的力量。看着他,你就会想到草原上高高飞翔的雄鹰。

啊!这片土地水清草茂,羊肥马壮,这里的人们勤劳好客,美丽善良。我欢呼,我兴奋,为我的故乡感到骄傲。

草原上歌词 篇9

活动目标:

1、运用猜测、演示的方法,理解、表现童话的内容。

2、感知童话中情节与语言的重复,学习词汇:提、飘、仰、可爱。

3、能有兴趣地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图谱:灯笼、萝卜、气球、太阳、小兔、课件、图谱。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的内容。

活动难点:

用完整地语言讲述太阳的特征。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帮助幼儿回忆故事情节。

1、师:小朋友们,《小兔子找太阳》的'故事还记得吗?故事里都讲了些什么呀?

2、幼儿自由回答,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分别出示图谱。

二、教师带领幼儿边看图谱边讲故事一遍。

教师主要讲叙述部分,引导幼儿练习小兔与兔妈妈之间的对话部分。

三、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进行听说表演。

1、教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依次模仿、表演各角色的动作、语言。

教师操作图谱,集中练习角色对话,教师与幼儿共同表演。

(鼓励幼儿大胆用不同的声音表现各角色。)小兔子很用什么声音?我们来学一学。

兔妈妈会用什么声音说话?我们也来学一学。

教师带领幼儿练习兔妈妈和小兔子的对话。(教师先扮演兔妈妈,幼儿扮演小兔,然后再进行交换)

2、请个别幼儿表演,分别扮演兔妈妈、小兔表演故事。(教师和其他幼儿串联故事)

3、引导幼儿评价同伴的表演。

“你觉得他们表演得怎么样,为什么?”

“你觉得小兔应该怎么说?做什么动作?小兔找不到太阳会是什么表情?小兔子找到太阳了,又是什么表情?

4、幼儿交换角色表演。

5、请个别幼儿将增加的角色进行表演,并组织评价。

6、幼儿讨论:小兔还会把谁当做太阳?为什么呢?你觉得还有什么像太阳呢?

四、教师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