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敬老的名言警句(推荐48句)。
经过整理整合作文5000网编辑为大家奉上《孝亲敬老的名言警句(推荐48句)》的优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以下短句。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其实不管是在学习或者阅读过程中。感觉或多或少会看到有关名人的名言,名言警句是人们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的提炼和总结,是历史文化精华的积淀。
1、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2、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 ---莎士比亚
3、无如酝好酒,酒须多且旨。 旨即宾可留,多即罍不耻。
4、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5、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6、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7、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8、●坏谷无好种 1.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9、《诗经》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父母德高;子女良教。
10、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
11、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
12、和睦的家庭空气是世界上的一种花朵,没有东西比它更温柔,没有东西比它更适宜于把一家人的天性培养得坚强、正直。
13、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14、为了孩子,我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而慎重。马克思
15、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16、再没有什么能比人的母亲更为伟大。——惠特曼
17、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黄遵宪
18、少年莫笑白头翁,人人都有夕阳红。
19、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是不能得救的。——希腊谚语
20、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
21、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意思是:不好让父母受苦受累,不好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劝报亲恩篇》
22、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23、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24、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美)马克·吐温
25、云梦南州,武昌东岸,昔游应记。料多情梦里,端来见我,也参差是。
26、慈母的心灵早在怀孕的时候就同婴儿交织在一起了。——狄更斯
27、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____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28、尊生老人,就是尊重自己的未来。
29、敬奉公婆,如同生身父母;友爱姑叔,胜似手足同胞。
30、●摇动摇篮之手,就是支配世界之手(美国
31、《别老母》 黄仲则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32、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李毓秀《弟子规》
33、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
34、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出自(明)《增广贤文》
35、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36、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37、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罗素
38、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39、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劝报亲恩篇》
40、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41、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42、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4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李毓秀《弟子规》
44、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劝报亲恩篇》
45、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46、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47、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说:“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出自(春秋)《论语为政第二》。
48、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