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闹冲节”“踩鼓节”(收藏)

发表时间:2022-01-28

闹冲节

农历二月子、午日于鸭塘境钉耙山脚举行,参加集会人数很多,活动有斗牛、对歌、跳芦笙等。

踩鼓节

流传于贵州的凯里、丹寨、雷山等县的苗族地区。在每年农历二月的第一个猪场天,苗族青年男女自动聚集于当地规定的歌场上踩鼓。这种鼓是用实心楠木挖空、两端绷以牛皮作成的。届时,由一个有威望的老人,将放在他家的楠木鼓和鼓架一齐搬进鼓场,并用力敲鼓,人们都闻声前来翩翩起舞,年轻人趁机择偶;老年人也穿着新衣,围着楠木鼓唱古歌。舞毕,姑娘们便拿出亲手编织的花带,敬献在楠木鼓上,表示对楠木鼓的感恩。人们尽情欢唱,直到天黑才离开鼓场。最后,由鼓主把楠木鼓抬回家,端放于楼上。每逢节日还要用鱼肉敬祭楠木鼓。

zb258.com编辑推荐

苗族“舟溪芦笙节”_值得收藏的段落


居住在凯里舟溪一带的苗族。在农历正月十六至二十日要过芦笙节。芦笙堂设在舟溪井坎边的河沙坝上。正月十六日的清晨,几位主持芦笙堂的老人,扛着芦笙来到井坎查看碑文,念道:吹笙挑月,乃我苗族数千年来盛传之娱乐活动。每逢新年正月,各地纷纷仿效,以娱乐而贺新年,更为我苗族自由配婚佳期念完后倒出葫芦里的米酒,先在碑石上和芦笙堂中央,喷酒数口,各人又饮一大口,吹响了第一支芦竺曲;这时带着银花首饰,穿着艳丽节日盛装的姑娘和小伙子们随着悦耳的曲调翩翩起舞。小伙子们向意中人索取花带,姑娘们则将花带系在中意的小伙的芦笙管上。三天过去了,青年男女各自物色了心中的伙伴。这时主持芦笙堂的老人,仍然背着米酒,在碑石上和芦笙堂上喷洒米酒。堂中央插上草标。此后芦笙高挂,直到五谷归仓,农历苗年,才能取下,直吹到芦笙节。第四天是闹春,青年情侣,自由谈唱,交融感情,互送信物。

苗族“爬坡节”“吃新节”__美感十足的段落


爬坡节

农历三月子、午日,分别于开怀虎挡坡和格冲别对坡举行。农历六月底,香炉山爬坡节,更为热闹。登高一呼,四而呼应。

吃新节

挂丁片区在农历六月头卯或二卯,凯棠片区在六月十六日以后的卯日,地午、翁项、旁海、平乐在七月中旬卯日。一些在七月半。节日期间,举行3至5天集会,内容有游方、跳芦笙、斗牛、赛马等。吃新节是苗族春夏之交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由古代的祭祀演变而来,各地过节时间不一,一般在农历的六月初到八月中旬这段时间内。过节这天,被邀请的客人身穿节日盛装,挑上礼品,牵着斗牛前来作客。祭过祖后,宾主频频举杯预祝丰收。第二天开展斗牛、赛马、跳芦笙等活动。夜幕降临,屋内飘出老人们的酒歌声,芦笙场上荡漾着青春的笑语和欢乐的旋律,芦笙声、酒歌声、情歌声、飞歌声弥漫在苗寨的夜空里。

苗族“花山节”“赶秋节”__美感十足的段落


花山节

此节又名踩花山、跳花场、踩场、踩山等,流行于贵州黔西北、四川南部和云南东南部的苗族地区。由于苗族住地不同,服饰有差异,因此,苗族过花山节的日期也不一致,节日的名称也不尽相同。有的在农历正月,有的在六月,有的在八月。在黔西北的铁盔一带,每年正月初六至初八跳年场,二月十四至十六日跳桃花场,七月十六至十八日跳米花场。先选好接花种或接花秆。所谓接花种,就是用三匹马挂红,去其他花场上驮少量的泥土来堆积在新场上,以示花种;接花秆是用长青树做成,高三至四米,立于花场的中心。届时,四方八面的人盛装前来,由族长宣布跳场开始,小伙子们吹响芦笙,姑娘们围着花翩翩起舞,互相竞技。在花秆的顶上悬有一幅两米长的红绸和一个红布小包,内装赏钱。谁能一边吹笙,一边爬上花秆顶端,取下红绸(有的挂一壶酒)和红布小包,并且还能从秆顶吹笙下来,谁便获胜得赏。有的地方还兼举行赛马、射箭及续麻针比赛等活动。青年男女对歌,演奏芦笙、箫、笛、口弦等民族乐器,钟情者互赠绣花手帕、腰带等物。老年人则趁机拜访亲友,互相谈心,活动一整天,甚至到深夜结束。

赶秋节

流行于湖南湘西和贵州桦桃一带的苗族地区,每年的立秋之日举行,为期一天。开始为每年农历立秋,青年男女聚集村寨、山场,唱歌跳舞,寻求伴侣。此后,逐渐演变成为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

日本的“氏子节”【收藏】


对千童镇人民而言,信子节是登高望远、寄托思念、呼唤亲人魂兮归来的日子,而在隔海相望的日本佐贺金立山一带,竟如出一辙地延续着一个五十年一度、有着同样主题的传统节日氏子节。所谓氏子,是指氏神后裔在同一地区信奉同一氏神的人们。在金立山的山顶上,有一座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金立神社,社里的神就是徐福。距此不远的另一座庙宇中,供奉的女神名阿辰,传说她是当地一位土著头人的女儿,因为爱恋徐福殉情而死,被尊为阿辰观音。公历4月27日大祭时,氏子们将徐福神像从金立山的上宫抬到下宫;28日晨,氏子们先到阿辰观音殿前举行仪式,以示徐福与阿辰相会,然后童男们抬着徐福的神舆在前,一名少女扮演的阿辰观音坐在童女抬着的神舆在后,向当年徐福登陆地行进。在登陆地的海边,氏子们遥望大海对岸,举行祭奠仪式。

作为中日文化交流使者的徐福,早已成为日本人民心目中的神。徐福给日本带去农耕稻作、钢铁冶炼、造船建筑、医药纺织等技术,还有古籍,日本才开始有了从汉字脱胎的片假名文字。徐福的故事在日本广泛流传,徐福堂、徐福庙、徐福墓等遗迹在日本有56处之多。据说凡羽田、羽太、八田、波多、幡多等姓,均是秦或徐的变音。

日本氏子节和中国千童信子节,几乎以同样的方式,在同样的时间,隔海相望,一个盼儿归,一个思故乡,遥相呼应,感人至深。在千童镇千童祠有一首赵朴初的题诗:徐福乘槎竟不回,三千弟子老蓬莱。至今两岸留佳话,花萼城村次第开。

重阳节贺词2【收藏】


我用彩云编织缱绻的梦境,收集心中每一份感动,许下星空每一个祝愿,记载心头每一丝企盼,交织成一首幸福美丽的乐章,在这重阳佳节伴随你!

空气中弥漫着欢乐,树梢上飘落着祝福,重阳的温馨在招手,节日的激情在喷薄。我愿化作清风、阳光、白云,给你载来如意、健康、财富。重阳节快乐!

总有些事无法忘掉,总有些人在身边萦绕;相逢是那样奇妙,生活是那么美好;工作固然重要,心情也要调好;偶尔发个祝福短信,算是给你重阳问好!

岁月流逝,流不走我心中的你!将万千思念托付那吉祥鸟,带去我深深的问候;时间阻挡不了那份执着,不管未来之路多么崎岖,今天给你送上重阳祝福!

老不必叹,更不必讳;花有开有谢,树有荣有枯装一袋阳光两把海风,自制几斤祝福,托人到美国买了些快乐,法国买了两瓶浪漫,从心的深处切下几许关怀,作为礼物送给你。祝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愿你如春日天空般妩媚,愿你如夏日天空般明丽,愿你如秋日天空般高爽,愿你如冬日天空般朦胧,祝你拥有甜蜜温馨的重阳佳节!

年轻人是春天的美,而老人则能使人体味到一种秋天的成熟和坦率。重阳节快乐!

人们尽可跑得比老年人快,却不能超过他的智力。老人们,重阳节快乐!

风是我激情的号角,雨是我昂扬的战鼓,月亮代表我真诚的心声,太阳代表我燃烧的热情。无论你身在何时何地,我的祝福如影随行!

形容元宵节的句子【收藏】


1、看那一条条巨龙在空中飞舞,在十番锣鼓的伴奏下,唢呐吹起了将军令、得胜令等各种曲牌,随着锣鼓、唢呐的节奏,舞龙人和舞狮队统一步伐舞起龙灯和狮灯,浑如一条条火龙在空中飞舞,煞是壮观。

2、两只舞狮进行一段生动的表演后,一滚,一跃,同时从嘴部垂下红色的对联。 金色的长龙腾空跃起,在两只舞狮的上端,似真似幻,为节日的夜晚增添了风彩。

3、每到元宵节,家家户户都会煮汤圆,吃汤圆,汤圆的样子是圆形的,意味着家家团团圆圆,甜甜蜜蜜,汤圆里的馅各种各样,有豆沙的,有芝麻的,有花生的,还有鲜肉的。放在锅里煮一煮,就像一个个乒乓球一样漂在水面上,咬上一口又香又甜回味无穷。

4、瞧,今年的花灯更是五花八门,姿态万千,有宝塔灯,鱼灯,鹰灯而且五颜六色,流光溢彩,我的眼睛都不够用了,真是目不暇接。

5、烟花潮之后,人们点起了许愿灯,人们将自己的许愿灯升到高高的空中,许愿灯飞的越高,愿望实现的可能就越大,人们沉浸在欢乐中

6、烟花在空中炸开了花,点点繁星般的烟花如同仙女散花,飘洒在空中,美丽极了!哇!那边更是引人注目,笑脸来了,它代表着人们在新的一年里笑口常开,生活快乐!

7、月亮渐渐西落,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但观灯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各种彩色的灯像天上的繁星一样,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灯醉,只缘春意浓。

8、正月十五的傍晚,全家人去赏灯,来到赏灯地点,街上人山人海,街道两旁五颜六色的花灯,让人眼花缭乱。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仔细一瞧,原来是社火队,他们拌着锣鼓声,做出各种滑稽的动作,不时逗得人们哈哈大笑。舞狮队、秧歌队、民族舞蹈队、猪八戒、卓别林等西洋人的精彩表演,逗得大家捧腹大笑,不时博来阵阵掌声。

9、街道上,到处都张灯结彩,各式各样的电子花灯,简直叫人目不暇接,随着一阵阵锣鼓喧声,两条蛟龙,在人群中间交叉飞舞。

关于重阳节的诗句2【收藏】


1、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客中九日(王灿)

2、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九日 (杨衡)

3、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九日作 (王缙)

4、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韦安石)

5、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九日 (文森)

6、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7、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

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重阳 (文天祥)

8、秋风江口听鸣榔,远客归心正渺茫。

万古干坤此江水,百年风日几重阳。九日渡江 (李东阳)

9、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