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节的由来与一位内江人有关
2016年11月8日,中国第17个记者节,你知道吗,记者节的由来与一位内江人有关。
记者节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有。因当时没有确定记者节的具体日期,200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记协《关于确定“记者节”具体日期的请示》,同意将中国记协的成立日11月8日定为记者节。记者节像护士节、教师节一样,是我国仅有的三个行业性节日之一。按照国务院的规定,记者节是一个不放假的工作节日。
1937年11月4日下午,新闻界范长江、羊枣(即杨潮烈士)、夏衍、碧泉、邵宗汉、朱明、恽逸群等在一起商量,决定组织一个永久性的团体,商定这个团体的名字为“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简称“青记”),并推举范长江、恽逸群、羊枣三人负责筹备工作,发起人中还有《大公报》记者王文彬、章丹枫、孟秋江、陆诒等。1937年11月8日晚7时,在上海山西路南京饭店举行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的成立大会,通过了协会的章程。作为协会发起人的范长江、夏衍、碧泉、恽逸群、章丹枫、王文彬等15人出席参加。。在成立大会上,推举范长江、羊枣、碧泉、恽逸群、朱明等5人为总干事,夏衍、邵宗汉等人为候补干事,这时有会员20多人。会议认真讨论了战事的发展趋势,认为因国民政府的中心已西移到武汉,有必要在武汉成立“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武汉分会。会议授权范长江筹备武汉分会。这就是中国记协的前身。
1938年3月30日(也有一说是29日)下午2时,“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在汉口青年会二楼礼堂宣告隆重成立。出席会议的除上海、武汉两地外,还有长沙、广州、西安、成都、重庆、福建、香港、南洋的会员代表。参加这次盛会的有中外来宾近百人。国际友人也来参加这次盛会,其中有苏联塔斯社的罗果夫、美国合众社的爱泼斯坦和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大会通过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成立宣言》,选举了领导机构——常务理事会。范长江、钟期森、徐迈进当选为常务理事。
“青记”成立之后,出版了《新闻记者》月刊,16开本每月一刊,通过这本机关刊物,团结和鼓舞会员,发表对国事的意见。《新闻记者》的创刊号,就是召集当时在武汉的各方面代表人士,举行国事座谈会,通过大家发表意见,坚定了抗战的决心,反击了投降派的活动。第一期《新闻记者》的封面上就登了一幅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签名,声势浩大,在当时起了很大的作用。范长江在《新闻记者》上写了不少文章,在《建立新闻记者的正确作风》中,他特别指出:“有了健全高尚的人格,才可以配做新闻记者。新闻记者应当是社会所敬重的人物,如果在人格上有了根本的缺点,就不能算作新闻记者。”他认为:“作为一个新闻记者,一是必须绝对忠实,必须以最客观之态度,从事新闻工作;二是必须生活与自己正当收入的工作中,绝不拿任何方面的一个铜板的津贴。”这两句话后来成为“青记”会员们共同的信条和守则,许多人受到极大的教育,在后来几十年的新闻工作道路中,一直拿它当作座右铭。
“青记”是抗日战争时期及解放战争初期著名的全国性新闻记者组织,在广州、香港选自.初中作文 www.zuowena.com、桂林等许多城市都设有分会,会员曾发展到一千多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界统一战线组织。1941年4月,总会被国民党政府查封。
2000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明确规定11月8日为记者节。以“青记”会员为骨干筹组的国际新闻社,打破了“中央社”的垄断阶段,向国内外和海外华报纸共计新闻通讯稿件,同时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zb258.com编辑推荐
中国记者节的由来及意义
中国记者节的由来及意义
记者节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有。
放假办法
因当时没有确定记者节的具体日期,因此长期以来我国新闻从业人员一直未过记者节。
确定日期的请示
中国记协于2000年1月25日正式向国务院提出《关于确定“记者节”具体日期的请示》,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的专家经过科学论证,报经总理、各位副总理圈阅并征得其他中央领导同志意见后,国务院于2000年8月1日正式批复中国记协,同意11月8日确定为中国"记者节"。从此,新中国的新闻工作者有了自己的节日。
正式确认成立日
11月8日是中国记协的成立日。七十多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记协为团结广大新闻工作者,推动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以及在开展国际新闻界友好往来等方面作出了显著成绩。将“记者节”定为中国记协成立日的另一个理由是: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是由中央级新闻单位、全国各省、区、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各专业记协及其它新闻机构、新闻从业人员联合组成的全国性人民团体,代表着全国70万新闻工作者,以其成立日作为"记者节"的日期,有着广泛的代表性。
节日由来
新中国成立前就有记者节。从1933年到1949年,每年的11月8日,新闻从业人员都举行各种仪式纪念这一节日。
1949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颁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明选自.作文网 www.zuowena.com确规定了“记者节”,《办法》对年节和纪念日放假规定这样表述:“其他各种纪念节日如:二七纪念、五卅纪念、七七抗战纪念、八一五抗战胜利纪念、九一八纪念、护士节、教师节、记者节等,均不必放假。”但因为当时没有确定具体日期,因此长期以来中国新闻从业人员一直未过记者节。
1999年9月18日颁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再一次明确列入了记者节。2000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记协的请示,同意将11月8日定为记者节。
也是中国记协的成立日。1937年11月8日,以范长江为首的左翼新闻工作者在上海成立中国青年记者协会,这是中国记协的前身。
中国记者节在每年公历的11月8日,由前总理朱?基提出。200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记者协会《关于确定"记者节"具体日期的请示》,同意将中国记者协会的成立日11月8日设立为中国记者节。
一、中国记者节的意义
2000年11月8日是第一个中国记者节,也是第一个国际记者节。设立中国记者节的目的是为了更广泛地团结广大爱国的新闻工作者,增强凝聚力,加强职业道德,反对邪恶势力,推动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中国记者节是中国仅有的包括教师节、护士节在内的三个行业性节日。按照国务院的规定,记者节是一个不放假的工作节日。
二、中国记者协会简介
11月8日也是中国记者协会的成立日。1937年11月8日,以范长江为首的左翼新闻工作者在上海成立中国青年记者协会,这是中国记者协会的前身。60多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记者协会为团结广大新闻工作者,推动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以及在开展国际新闻界友好往来等方面作出了显着成绩,确定中国记者协会的成立日为中国记者节的日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三、中国记者节的时间
2010年11月8日,农历十月初三日,星期一;2011年11月8日,农历十月十三日,星期二。2012年11月8日,农历九月廿五日,星期四为2012年中国记者节,也是第十二个中国记者节。
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
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还有几种有趣的传说:
关于灯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另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这一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选自.作文网 www.zuowena.com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