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5000网

离骚高中原文及翻译

发表时间:2024-12-30

2024离骚高中原文及翻译(通用四篇)。

离骚高中原文及翻译 篇1

《离骚》的原文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兹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度蘅与方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竢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揽木根以结芷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芷;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众女疾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挓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离骚》的原文译文

我是高阳帝的后代子孙啊,

我的伟大的先父名叫伯庸。

太岁在寅那年,正当新正之月啊,

又恰在庚寅之日我降生到世上。

父亲察看揣度我初生的姿态啊,

一开始就赐我美好的名字。

为我取名叫正则啊,

又取了字叫灵均。

我已经有这 多内在的美质啊,

又加上美好的容态。

身披香草江离和幽雅的白芷啊,

还编结秋兰作为佩带更加芳馨。

时光飞快,我似乎要赶不上啊,

心裏总怕岁月流逝不把我等待。

清晨摘取山坡上的香木兰啊,

傍晚又把经冬不枯的香草来采。

日月飞驰不停留啊,

春天刚刚过去就迎来秋天。

想那花草树木都要凋零啊,

唯恐美人也将有暮年到来。

你为什 不乘著壮年抛弃恶习啊,

又为什 不改变原来的政治法度?

你若乘上骏马纵横驰骋啊,

来吧,请让我在前面为你带路。

古代的三王德行多么完美啊,

众多的贤臣在他们身边聚会。

杂聚申椒菌桂似的人物啊,

岂只只是联系优秀的蕙和芷?

那尧舜是多 光明正大啊,

已经遵循正道走上了治国的坦途。

桀与纣是那样狂妄邪恶啊,

他们只因走上邪路而难以举步。

那些结党营私的小人苟且偷安啊,

使国家的前途昏暗艰险。

难道我自己害怕灾难祸患吗,

怕只怕君王的车子颠覆不起!

我前前后后奔走照料啊,

追随著前王的足迹不斜不偏。

君王不体察我火热的内心啊,

反而听信谗言对我大发脾气。

我本来知道直言会招来祸殃啊,

想忍耐不说却又无法控制。

我指著上天让它为我作证啊,

我这样做的缘故全是为了君王。

本来说好以黄昏为迎娶之期啊,

没想到半路上又改变主意。

当初他已与我说好了啊,

后来却翻悔另有它想。

分手,离开我都不当回事啊,

伤心的是君王行为放荡反复无常。

我已经培养了许多亩春兰啊,

又种植了许多亩蕙草。

分垄栽培留夷和揭车啊,

还套种了杜衡与芷草。

希望它们枝高叶茂啊,

但愿到时我能有丰厚的收获。

它们枝枯叶落倒不必悲伤啊,

可悲的是这 多香草腐化堕落变成了恶草。

众小人争权夺利贪婪成性啊

装满了腰包还贪求不已。

对己宽容却猜疑他人啊。

都勾心斗角满怀妒忌

奔走追逐权势和财富啊,

这不是我急於追求的东西。

老年慢慢地就要到来啊,

怕的是美名未能树立。

早晨我吮饮木兰花的清露啊,

晚上又服食秋菊的落瓣。

只要我的情操确实美好而专一啊

即使长久的饥饿憔悴又何必悲叹。

采来香木的根株系上白芷啊,

又把薛荔的花心联成一串。

拿起菌桂再编上蕙草啊,

搓成长长的胡绳花索挂在下边。

我效法那前代的贤人啊,

不作世俗人的世俗打扮。

虽不合今人的心意啊,

我愿遵循彭咸遗留下的规范。

深深地叹息著擦拭眼泪啊,

我哀伤自己活得是如此艰难。

我只因为热爱美德并以之约束自己啊,

却旱晨受到责骂,晚上又被罢官。

这既是因为我以蕙草为佩饰啊,

又加上我采了白芷精心编连。

只要是我衷心喜爱的事啊,

纵然为它死上多次也不后悔半点。

恨只恨君王你太放荡啊,

始终不能体察贱妾的'衷肠。

众女子们嫉妒我的美丽的风姿啊,

造谣诬蔑我善於。

世俗的人本会投机取巧啊,

违背了规矩把措施改变。

背弃正道而追求邪曲啊,.

争著苟合求容反以为符合常规。

烦闷苦恼,我深深地惆怅啊,

独有我在此时遭受穷困命运多舛。

宁肯即刻死亡魂离魄散啊,

我也不能把小人的丑态来现!

雄鹰猛雕不与燕雀为伍啊,

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方和圆怎能包容在一起啊,

哪有志趣各异的人能彼此相安?

心灵受屈精神压抑啊,

强忍指责把侮辱承担。

坚守清白为直道而死啊,

这本为前代的圣贤称赞嘉许。

后悔选择道路未曾细察啊,

徘徊不进我将要回还。

我掉转车子回到原来的道路啊,

趁著在迷途上还没走远。

我让我的马漫步在生有兰草的水边啊,

又奔向长著椒树的小山休息留连。

接近君王不成反遭责难啊,

只好退回去重修德行以偿宿愿。

用菱叶与荷叶制成上衣啊,

又采集荷花瓣做成了下衣。

不了解我也就算了啊,

只要我的内心真正芳洁高尚。

把我的花冠做得高高啊,

使我的佩带变得长长。

芳香与污垢混杂一起啊,

唯有我洁白的品质还未受影向。

忽然回首纵目远望啊,

我将游观遥远的四方。

服饰佩带丰富多彩啊,

香气勃勃愈来愈芬芳。

人们生来各有所好啊,

只有我爱好美德习以为常。

即使粉身碎骨我也不改变自己的初衷啊,

难道我会因受到教训而放弃早有的志向。

离骚高中原文及翻译 篇2

原文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於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离骚》译文

我长声叹息而泪流满面啊,为老百姓多灾多难而哀伤。我只是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没想到早上进谏晚上就被贬官。贬黜我是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啊,给我加罪是因为我爱好花香。这也是我心中向往的美德啊,纵然九死一生我也毫不懊丧。始终不能明了我心迹啊,我怨恨我那君王过分荒唐。众女子嫉妒我长得美貌啊,放出谣言说我行为放荡。本来世俗就崇尚投机取巧啊,任意而为将规矩背向。违背准蝇而追求弯曲啊,竟相把苟合奉迎作为榜样。忧闷失意啊我孤独彷徨,忍受着此时的穷困我好不心伤。宁愿突然死去随着流水消逝啊,我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模样。雄鹰和凡鸟不可能生活在一起啊,自古以来就是这样。方枘圆凿自然不能结合啊,道路不同哪能有相同的思想。忍受着委屈而压抑着意志啊,忍受强加的罪过又将耻辱品尝。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啊,古圣先贤都认为应该是这样。

真后悔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啊,我久久伫立徘徊傍徨。转过我的车子返回原路,好在我虽然迷途却并没有失去方向。赶着马车来到长满兰草的水边啊,奔驰后休息在长着椒树的山岗。为君分忧反受指责啊,我退隐山林整理我当初的衣裳。裁剪荷叶做出我的上装啊,连缀花瓣做出我的下装。不了解我的心意也就算了啊,只要我的本心确实善良。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再将我长长的`佩带延长。清香和污臭杂糅在一起啊,唯独我明洁的品质没有毁伤。忽然回过头来放眼远眺啊,看到了辽阔大地的四面八方。我佩戴上缤纷多彩的服饰啊,浑身上下散发着阵阵清香。人生在世各有各的乐趣啊,我独爱美啊而且习以为常。

离骚高中原文及翻译 篇3

屈原《离骚》高中背诵部分,原文: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离骚》必背部分翻译:

我揩着眼泪啊声声长叹,可怜人生道路多么艰难。我虽爱好修洁严于责己,早晨被辱骂晚上又丢官。他们弹劾我佩带蕙草啊,又指责我爱好采集茝兰。这是我心中追求的东西,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怨就怨楚王这样糊涂啊,他始终不体察别人心情。那些女人妒忌我的丰姿,造谣诬蔑说我妖艳好淫。庸人本来善于投机取巧,背弃规矩而又改变政策。违背是非标准追求邪曲,争着苟合取悦作为法则。忧愁烦闷啊我失意不安,现在孤独穷困多么艰难。宁可马上死去魂魄离散,媚俗取巧啊我坚决不干。雄鹰不与那些燕雀同群,原本自古以来就是这般。方和圆怎能够互相配,志向不同何能彼此相安?宁愿委曲心志压抑情感,宁把斥责咒骂统统承担。保持清白节操死于直道,这本为古代圣贤所称赞。后悔当初不曾看清前途,迟疑了一阵我又将回头。调转我的车走回原路啊,趁着迷途未远赶快罢休。赶着我的马车缓缓的在兰草水边行走,跑上椒木小山暂且停留。既然进取不成反而获罪,那就回来把我旧服重修。我要把菱叶裁剪成上衣,我并用荷花把下裳织就。没有人了解我也就罢了,只要内心真正馥郁芳柔。把我的帽子加得高高的,把我的佩带增得长悠悠。虽然芳洁污垢混杂一起,只有纯洁品质不会腐朽。我忽然回头啊纵目远望,我将游观四面遥远地方。佩着五彩缤纷华丽装饰,散发出一阵阵浓郁清香。人们各有自己的爱好啊,我独爱好修饰习以为常。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改变,难道我能受警戒而彷徨。

《离骚》背诵技巧:

苏落:

我高中的时候背东西在班里算是快而准的,记忆保存的时间也很长。我在背的.时候倾向于视觉记忆,我背出每一句诗的时候,眼前都会浮现书上的那一页文章,想起上课时老师讲的情景,想起诗句的意思。背诵诗文,首先我认为一定要理解文章意思,才能承接上下文,才能自然而然地顺下来。古人写诗词歌赋的时候并不是乱写的,所以我们要理清文章的结构。例如第一段写什么,第二段写什么,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明白层次结构,理解文章大意,死记硬背通常是记得不扎实,忘得快,做题也吃力的,我不建议不理解意思就开始背。第二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开始背诵的时候一定要先读熟。我通常是自己用中等速度读一遍并录音,然后一遍遍跟着背,直到没有卡顿为止。我觉得效果还是挺好的。总之就是熟能生巧,遇到瓶颈的时候千万不要急躁,坚持加技巧,一切都会变好的!

Destiny:

用我坚强的毅力,抄了一遍又一遍。然后我抄了三遍后,奇迹般地背会了,出师表也是这样会的(●—●)

刘嘉森:

说说我自自己在学古文用到的方法。先把那些不认识的字搞明白了,读起来发音正确而且顺口了。再把那些没见过的词语含义解释通顺了。然后把整首《离骚》的意思记下来,记在脑子里,再读几十遍上百遍原文,这就打好基础了。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还有最后最古老的方法拿笔默写下来,一开始不用要求自己完全能写下来,真记不起来的就翻书默记然后再写。还有就是不用说一天一次给他背下来,可以一天两小段,或者一大段,慢慢积累。

我上学时第一次学古文,听老师上面讲,感觉跟天书似的,我都急哭了。后来慢慢接触,读的古文多了,就觉得这些古代作品特别有意思,尤其那些言简意赅,几百字就是一个小故事的,那会儿我是从《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里入手的,里面的很多故事离奇,有让人看下去的冲动啊。《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如果你能把这首最难背的一首给背下来了,你再背其他的长诗都是小意思了。

离骚高中原文及翻译 篇4

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纟襄)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译文】

【第一段】

止不住的叹息擦不干的泪水啊,可怜人生道路多么艰难不顺利。

我虽然爱好高洁又严于律己啊,但早上进献忠言晚上就被废弃。

既然因为我佩戴美蕙而遭斥退啊,但我还要加上芳香的白芷。

爱慕芳草是我内心的信念啊,虽九死也绝不悔恨停止。

怨只怨君王是这般放荡糊涂啊,始终不理解人家的心意。

众美女嫉妒我的娇容丰姿啊,说我善淫大肆散布流言飞语。

本来时俗之人就善于取巧啊,违背法度把政令改变抛弃。

他们背弃正道而追求邪曲啊,争相把苟合求容当做法则规律。

忧愁、抑郁、烦恼我是这样失意啊,只有我被困厄在这不幸的世纪。

宁愿立即死去变成游魂孤鬼啊,我也不忍心以媚态立足人世。

凶猛的鹰隼不与众鸟同群啊,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方和圆怎能互相配合啊,不同道的人怎能相安相处?

暂且委屈压抑一下自己的情怀啊,忍受承担起那耻辱和编造的罪过。

怀抱清白之志为正义而死啊,本来就是前代圣贤所嘉许的。

【第二段】

悔恨当初没有把道路看清楚啊,现在停下来我准备往回返。

掉转我的马头把车赶上原路啊,趁在迷途上还没走出太远。

让马儿在长满兰草的水边漫步啊,再奔向椒丘暂且在那儿休息。

入仕为官不被信用反获罪过啊,只好退身重整我当年的旧衣。

用芳洁的荷叶裁制上衣啊,用芬芳的荷花缝制裙裳。

没有人理解我也就算了吧,只要我的内心真正高尚。

头上戴着高高的高山冠啊,长长的佩带我系在腰上。

芳草和美玉聚集我一身啊,峻洁的美质无一丝损伤。

忽然回过头来纵目四望啊,我打算去周游天下四方。

佩戴着五彩缤纷的佩饰啊,香气阵阵分外浓郁幽香。

人们都各有自己的爱好啊,我独爱好修饰习以为常。

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改变啊,我的心岂能因害怕而改样!

【注释】

【第一段】

①太息:叹气。

②民:人。民生:即人生,作者自谓。

③好:喜欢。一说为衍文(见姜亮珍《屈原赋校注》引臧庸《拜经日记》)。

④谇(suì):谏。

⑤蕙纕(xiānɡ):以蕙草编缀的带子。

⑥申:加上。

⑦九死:极言其后果严重。

⑧浩荡:本义是大水横流的样子,比喻怀王骄横放纵。

⑨民心:人心。

⑩蛾眉:喻指美好的品德。

谣诼(zhuó):楚方言,造谣诽谤。

规矩:木匠使用的工具。规,用以定圆,矩,用以定方,这里指法度。

绳墨:工匠用以取直的工具,这里比喻法度。

竞:争相。周容:苟合取容。度:法则。

忳(tún):忧愁、烦闷,副词,作“郁邑”的状语。

溘死:忽然死去。

鸷鸟:鹰隼一类性情刚猛的鸟。

圜:同“圆”。

攘诟:遭到耻辱。

伏:通“服”,保持。

【第二段】

①相:看;观察。

②延伫:长久站立。

③皋:水边之地。兰皋:生有兰草的水边之地。

④椒丘:长有椒树的山丘。

⑤进:指仕进。

⑥初服:未入仕前的服饰,喻指自己原来的志趣。

⑦芰(jì):菱叶。

⑧集:聚集。芙蓉:荷花。

⑨已:罢了;算了。

⑩信芳:真正芳洁。

岌岌:高耸的样子。

陆离:长长的样子。

杂糅:掺杂集合。

昭质:光明纯洁的品质。

游目:纵目眺望。

四荒:四方极远之地。

缤纷:非常美好的样子。

弥章:更加显著。章:同“彰”,显著。

体解:肢解,犹言粉身碎骨。

惩:悔戒。

通假字

偭规矩而改错.

通“措”,措施。

何方圜之能周兮

通“圆”,圆凿。

忳郁邑余侘傺兮

通“郁悒”,忧愁苦闷。

进不入以离尤兮

通“罹”,遭受。

芳菲菲其弥章.

通“彰”,明显。

延伫乎吾将反

通“返”,返回。

词类活用

步余马于兰皋兮

使动用法,使……步行

高余冠之岌岌兮

形容词用作动词,加高。

长余佩之陆离

形容词用作动词,加长。

固前圣之所厚

形——动,推重。

哀民生之多艰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哀伤。

鸷鸟之不群兮

名——动,合群。

谣诼谓余以善淫

动——名,淫--荡,纵欲之事。

屈心而抑志兮

使动用法,使……受屈,使……受压抑。

特殊句式

謇朝谇而夕替 被动句。无标志词。

步余马于兰皋兮 状语后置。介词“于”。

不吾知其亦已兮 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应为“不知吾”。

谣诼谓余以善淫 状语后置。介词“以”

既替余以蕙纕兮 又申之以揽茝 状语后置。介词“以”。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定语后置。助词“之”,还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介词结构后置

一词多义

虽:余虽好修姱以兮 虽然

虽九死其犹未悔 即使

修:余独好修以为常 美

退将复修吾初服 整理

邹忌修八尺有余 长、高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修改

古今异义

怨灵修之浩荡兮

古义:荒唐 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

偭规矩而改错

古义:改变措施 今义:改正错误

无独穷困乎此时也

古义:出境困窘 今义:经济困难

宁溘死以流亡兮

古义:随着流水而消逝

今义:因灾害或是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朕:第一人称代词“我” / 用于特指古代皇帝的自称

以为:“以之为”的省略 / 认为

工巧:技艺巧妙/善于取巧

陆离:形容色彩繁杂/修长的样子

主旨把握

课文节选部分表达了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悔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诗人有什么样的内在品格?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忧国忧民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坚持真理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洁身自好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疾恶如仇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忠贞不移

诗人的品格是高尚的,意志是坚定的,节操是清白的,才华是横溢的。

课文思路结构

思路结构

屈原《离骚》一诗博大精深,主题是表达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课文节选部分共13节、52句,通过比喻、象征和比较、对照的手法及夹叙夹议的运用表现了屈原志洁行高,执着追求的精神。先从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遭遇写起,然后再否决自己退隐独善的闪念,表明自己决不变心的爱国热情。

结构图:

前半段:

政治理想:哀民生、遵规矩、施美政

政治遭遇:灵修不察、众女嫉余、时俗工巧

心志:屈心抑志、九死未悔

后半段:

退隐的闪念:回车复路、退修初服

爱国决心:好修为常、体解未变

课文赏析

1 、文章特色 深刻的现实内容与高度的浪漫主义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 《离骚》作为一首宏伟瑰丽、令人回肠荡气的政治抒情诗,以大胆的想象、夸张和象征等手法,生动而曲折地反映了楚国的现实斗争,表现作者了对现实社会的深广忧愤和精神上的追求。

2、 语言特色以六字句为基本句式,加上虚字“兮”,参差变化,舒展自如;双句押韵,节奏铿锵而活泼变化,抒情淋漓酣畅,声情并茂;间以楚地方言,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3、 赋的运用本篇的赋既用于叙事,也用于抒情,使人感到真实而又易于接受。例如用于叙事的:“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用于抒情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4、 比兴手法王逸把《离骚》的意象体系分为三类:社会性的意象群,自然界的意象群,神话界的意象群。课文中的'意象体系多为第一、二类,即主要以“香草美人”为喻(蕙, 茝 ,芰荷,芙蓉,蛾眉等),表达自己高洁的胸怀、美好的心灵。此外,屈原善于运用打比方来说理。

5、“移情”技法的运用也就是说在这里实现了“我”与“物”的同化,作者对那些美好事物“兰皋”“椒丘”“芰荷”“芙蓉”“岌岌之冠”“陆离之佩”缤纷的“繁饰”等等不是停留在客观的欣赏上,而是把自己的爱和追求移住到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中,那即是“我”的生命和情趣就在那里面。“我”的内心就活动在那些意象中。所以通过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我们就可以体会作者的理想的追求和不悔的斗志。

也可以说此时作者的一切情感、美德、追求、斗志都已经变成了那一个个美好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花溅泪”“鸟惊心”也是移情的写法。

首先,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其次,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规 矩”“绳墨”),主张举贤授能。第二,他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哀民生之多艰”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

第三,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个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两千多年来给了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也给了他们以力量。

6.课文中大量运用语气助词“兮”,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兮”是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它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尽一样。用在句中,表语音的延长;用在句间,表语意未竟,待下句补充;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就课文来看,“兮”均用在句间,表示语意未完,等待下句补充。

7.理解文章,研读诗句,指出下列诗句中使用的艺术手段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1)“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明确:用“蕙纕”、“揽茝”比喻自己的美德,反衬奸佞小人的嫉恨,揭示自己的高尚道德。

(2)“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明确:用“绳墨”比喻准则、准绳。整句诗在于揭露趋炎附势之徒的丑态,比喻的运用使这种表达更形象生动。

(3)“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明确:全句诗均在暗喻诗人自己在刻意追求完美的外形。这种用“服饰”与“佩饰”的描写,暗示自己品行、道德的追求的手法,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地展示出诗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