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日的风俗习惯

发表时间:2021-08-17

24节气资料:冬至日的风俗习惯

古代纪念

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

九九消寒

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台湾民俗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现代民俗

很多地区在冬至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习俗,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如江浙、闽南一带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另外民间有以冬至日选自.作文 www.zuowena.com的天气好坏与来到的先后,来预测往后的天气。俗语说:“冬至在月头,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无雪也没霜”(这是依据冬至日到来的早晚,推测寒流到来的早晚);俗语也说:“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意思是:冬至这天如果没有太阳,那么过年一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过年就会下雨)。

zb258.com其他人还在看

2016关于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选自.高中作文 www.zuowena.com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24节气夏至的风俗习惯


24节气夏至的风俗习惯

吃面

“冬至饺子夏至面”,按照老北京的风俗习惯,每年一到夏至节气就可以大啖生菜、凉面了,因为这个时候气候炎热,吃些生冷之物可以降火开胃,又不至于因寒凉而损害健康。夏至这天,北京各家面馆人气很旺。无论面馆的四川凉面、担担面、红烧肉面还是z..h.a酱面等等,各种面条都很“畅销”。

冬至馄饨夏至面: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江南一带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及麻油凉拌面等,而北方则是打卤面和z..h.a酱面。“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做夏至

旧时,在浙江绍兴地区,人们不分贫富,夏至日皆祭其祖,俗称“做夏至”,除常规供品外,特加一盘蒲丝饼。而绍兴地区龙舟竞渡因气候故,明、清以来多不在端午节,而在夏至,此风俗至今尚存。

吃狗肉

夏至吃狗肉和荔枝,是岭南一带的人以借名想吃的“专利”。广州粤语地区和广西的钦州、玉林等地区的人也是非常喜欢在夏至吃狗肉和荔枝的。据说夏至日的狗肉和荔子合吃不热,有“冬至鱼生夏至狗”之说,故此夏至吃狗肉和荔枝的习惯延续到今。“吃了夏至狗,西风绕道走”,大意是人只要在夏至日这天吃了狗肉,其身体就能抵抗西风恶雨的入侵,少感冒,身体好。正是基于这一良好愿望,成就了“夏至狗肉”这一独特的民间饮食文化。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家户户在夏至日杀狗的景致今天已不复存在。然而,家家户户吃狗肉的习惯依然如故。

祭神祀祖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荒年、饥饿和死亡。夏至日正是麦收之后,农人既感谢天赐丰收,又祈求获得“秋报”。夏至前后,有的地方举办隆重的“过夏麦”,系古代“夏祭”活动的遗存。

消夏避伏

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选自.作文 www.zuowena.com,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从周代始,历朝沿用,进而成为制度。

腊八节的由来及风俗习惯


腊八节的由来及风俗习惯

腊八节的由来

“腊八节”是中国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也就是阴历的十二初八,十二月中国人俗称腊月,所以,也就有了腊八一说,那么“腊八节”是怎么由来的呢?有什么样的传说呢?腊八节应该吃什么呢?有什么习俗呢?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腊月节,农历十二月,人们习惯称为“腊月”。据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下令将每年十二月改称为“腊月”。而“腊”这一词到汉代才正式出现。

说起腊八节大家可能都不会陌生,若是讲起腊八节的来历知道的人就屈指可数了。

相传,在古印度北部,即今天的尼泊尔南部,迦毗罗卫国有个净饭王,他有个儿子叫乔答摩·悉达多,年轻时就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发觉社会生活徒劳无益,并对婆罗门教的神权极为不满,于是,在他29岁那年,合弃王族的豪华生活,出家修道,学练瑜珈,苦行6年,大约在公元前525年,一天,他在佛陀伽耶一株菩提树下,彻悟成道,并创立了佛教。史传,这一天正是中国的农历十二月初八日,由于他是释迦族人,后来佛教徒们尊称他是释迦牟尼,也即是释迦族圣人的意思。

据说在释迦牟尼成佛之前,曾经修苦行多年,饿得骨瘦如柴,决定不再苦行。这时遇见一个牧女,送他乳糜食用。他吃了乳糜,恢复了体力,便端坐在菩提树下入定,于十二月八日成道。夏历以十二月为腊月,所以十二月八日称作腊八。

中国汉族地区,将这一天作为释迦牟尼的成道日,于是腊八成了佛教节日。佛教传入我国后,各地兴建寺院,煮粥敬佛的活动也随之盛行起来,尤其是到了腊月初八,祭祀释迦牟尼修行成道之日,各寺院都要举行诵经,并效法佛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和果实等造粥供佛,名为腊八粥。这便是腊八粥的来历。《百丈清规》说:“腊月八日,恭遇本师释迦如来大和尚成道之辰,率比丘众,严备香花灯烛茶果珍羞,以申供养。”寺院在这天举行诵经。

腊八节的习俗

吃腊八粥

每逢腊月初八,家家户户都要煮腊八粥。根据史料记载,腊八节吃腊八粥盛行于宋代。腊八粥的传说有三种:

一是共工的儿子死后变成了撒播瘟疫的鬼,这个瘟疫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豆,故民间有“腊八赤豆打鬼”之说。所以,腊八粥多以多种豆熬煮,就与此有关。

二是佛教传人我国以后,宗教习俗又渗透影响了这一节日活动。相传阴历十二月初八日,是佛教的佛成道节,意为佛祖释迦牟尼成佛的日子。相传释迦牟尼青年时出家求道,曾与苦行外道苦修六年,遍游印度各地、寻求人生真谛。一日,他来到摩揭陀国,即今印度比哈尔邦的尼连河附近。由于奔波劳累,酷热难耐,忽然昏倒在河畔。此时,一位牧羊女路过发现了他,便寻来许多野果与多种杂米混合煮成热粥给他食用。释迦牟尼吃饱以后,元气得以恢复,随后,又跳进尼连河中沐浴,更觉心清气爽。于是,他一连几日在菩提树下打坐静思,终于在十二月初八日成就了天上正觉,得道成佛。故此,每年腊八日,各地寺院都诵经作法,以纪念佛祖成道。

三是明太祖朱元璋传下来的。据说,朱元璋小时给富人放牛时,常挨饿,不得不到处偷点东西充饥。一次,不巧被主人捉住后关在一间小房子里,也不给他饭吃。他饿极了,发现屋子的角落里有一个老鼠洞,于是便去扒老鼠洞,想找些吃的充饥。鼠洞扒开后发现里面藏了许多老鼠搬积的大米、豆子、红枣、芋艿等五谷杂粮,于是他便把这些东西收集起来,煮成粥吃,他感觉这顿粥比什么都香。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大鱼大肉不消说,连山珍海味也都吃厌了,觉得什么电不合口味。一天,忽然想起小时候煮老鼠粮吃粥的味道来,就令太监用杂七杂八的粮食、豆类,煮了一锅糖粥。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故叫“腊八粥”。大臣们见皇上吃这种粥,就学着做来吃,民间也跟官员们学,于是,吃腊八粥,就成了一种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腊八粥,又名“七宝粥”、“五味粥”。“七宝”指的是粥里的各种点缀物,也就是杏仁、桃仁、果脯等。“五味”则指粥的五种主要原料,即江米、黄米、豆子等。

到了元代,配料不断改进,以胡桃、松子、乳蕈、柿、栗子为配料。每逢腊八,“煮红糟粥以供佛饭僧,都中官员士庶作朱砂粥”,无论是红糟粥还是朱砂粥,都充分体现了元朝统治者对佛教中喇嘛教的崇拜。

明清时,腊八粥的制作更加精细,《燕京岁时记》说:“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末、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的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瓤、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菊葡以作点缀”。每逢节期,皇宫都要煮腊八粥,而且还要分赐给百姓。“家家腊八煮双弓,榛子、桃仁染色红。我喜娇儿逢览揆,长叨佛佑荫无穷”生动地描绘了清代北京城腊八的风俗。

腊八粥主料为粘米与红小豆,其他可掺人黄米、小米、高梁米、大麦米、大米、豇豆、小豆、芸豆、豌豆等,所有五谷杂粮。另外,还有大枣、栗子、核桃仁、杏仁、瓜子仁、花生仁等各种果子、果核。总之,凑成八样以上,即可煮食。其制作特点是集多种米谷为一锅,粘烂可口,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中国南北的腊八粥风味各异,大略区分,北方喜好在粥中加糖成甜食,而南方则加盐及时令蔬菜为咸品。

从民间传说上看,食腊八粥还有崇尚勤俭节约的寓意。据说,古时有一户人家,生活糜费,经常糟踏粮食蔬菜。一年农业欠收,到了冬天,天寒地冻,这家人粒米皆无,饥饿难挨,只好求助于邻居。邻居们将平时收集的他家倒掉的粮菜送给他,并告之全是他浪费的东西。此人惭愧万分,随即将这些粮菜煮成杂粥,度过了饥年。此后,人们便流行腊八煮杂货粥的习俗,以教育后人养成节俭持家的美德。

在清代,北京最大的喇嘛寺院雍和宫每逢腊八必精心煮粥来供佛。在雍和宫内有一口富有传奇色彩的大铜锅,锅的直径达2米,深l米,一次能容数石米,煮成的粥可供数百人食用。当时,一进腊月,朝廷总管内务府就派司员将粥料和干柴一车车运到雍和宫。雍和宫腊八粥的粥料除了江米、小米等五谷杂粮以外,还有羊肉丁和奶油。粥煮好后点缀粥面的是红枣、桂圆、核桃仁、葡萄干、瓜子仁,青红丝等。待粥料和干柴备齐后,初七——早即生火熬粥。据记载,每锅要下小米十二石,杂粮、干果各——百斤,干柴一万斤,共熬六锅,前三锅放奶油全份果料。粥熬成后,第一锅供佛,第二锅送进宫,第三锅赏王公大臣和大喇嘛,第四锅赏文武官员和封寄给各省的地方大吏,第五锅分给雍和宫的众喇嘛,第六锅加上前五锅剩下的作为施舍用。

做腊八蒜

将新蒜蒜头掰开,剥去蒜办的外皮,浸泡在醋内(容器要洗净,不要带油污)。一周后,蒜办变绿色,味道酸辣可口,醋已含蒜香。南方称之为“翡翠蒜”;北方多在腊月做此菜,故称“腊八蒜”。吃饺子,拌凉菜时倒上一些味道非常鲜美。

吃腊八菜

人们在腊八除了做腊八蒜外,还要做腊八菜。将大白菜取其里帮和菜选自.优秀作文 www.zuowena.com心,去掉菜头,切成一寸半的菜段,用清水洗净,淋干。取一洗干净的小缸,将淋好的白菜码在缸里,上面摆上生蒜,再撤上一些白糖,码一层再如法码第二层,直到码到缸口,然后倒人食醋,与菜持平。将缸口密封,中途不要打开。在常温下保持到大年三十。所做腊八菜白中透绿,清脆爽口,酸中含甜又微辣。

吃腊八面

陕西关中地区有在腊八节吃腊八面的习俗。腊八面的做法是用八种蔬菜做成臊子,外加辣椒油浇在面上,一来是取“辣”与“腊”同音,二是为驱走寒气。

腊八成年仪式

在腊月初八,云南西部的纳西族要为家中年满13岁的男女小孩举行成年仪式。仪式由女家长主持。仪式开始时先拜火塘边的祖先神位,然后男孩的左手抚摩火塘左边的男柱,由家长为他脱去长衫换上裤子;女孩右手抚摩右边的女柱,左手拿一银币,双脚踏在两个米袋上,预兆将来生活丰裕和生产兴旺,家长为她脱去长衫换上裙子。举行成年仪式后,表示男女小孩就成为大人了。

打蜡鼓

古谚云:“腊鼓鸣,春草生。”中国民间自古以来便有打蜡鼓的习俗。通常是在腊日,或腊日前一天,村民集会,击鼓驱疫。届时,人们戴上假面具,扮作金刚力士,敲击细腰鼓,歌舞喧天,以示赶走邪魔,迎接新春的祈望。旧时,农业生产落后,冬日送肥保温防寒是确保来年丰收的重要措施。故而腊日打蜡鼓还有击鼓催春的农事之意。谚语道:“腊鼓动,农人奋。”腊日一过,农民便忙于运肥上田,为新春的耕作开始着手进行准备。

请家畜

另外,在河北省南部,旧时还有“请”家畜、家禽吃腊八粥的习俗,又是一番讲究和情趣。当地人每到腊八这天,家家户户都一定多煮些粥,除人吃之外,家中饲养的“马、牛、羊、鸡、犬、猪”六畜,也全给一份吃。据当地人传一说,腊八这天,玉皇大帝照例要派牛魔王、弼马温、猪八戒等管理六畜的众神下界,查访人间对待六畜是否爱护。这些玉皇的使者见人们和他们的同类得以共享腊八粥,便很高兴,回到天上奏明玉帝,玉皇就会给人们降福。这个传说故事虽然荒诞不经,但很具有人情味,表现了劳动人民对六畜的仁爱精神。

我国关于腊八粥的故事

故事一

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便给一家财主放牛。有一天放牛归来时过一独木桥,牛一滑跌下了桥,将腿跌断。老财主气急败坏,便把他关进一间房子里不给饭吃。朱元璋饿得够呛,忽然发现屋里有一鼠洞,扒开一看,原来是老鼠的一个粮仓,里面有米、有豆,还有红枣。他把这些东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锅粥,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又想起了这件事儿,便叫御厨熬了一锅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的粥。吃的这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因此就叫腊八粥。

故事二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

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故事三

早先年,有这么一个四口之家,老两口和两个儿子。老两口非常勤快,一年到头干着地里的庄稼活。春耕夏锄秋收,兢兢业业奔日子。家里存的各样粮食是大囤满、小囤流。他们家院里还有棵大枣树,老两口精心培育,结出的枣又脆又甜,拿到集上去卖,能卖好多好多银钱,小日子过得挺富裕。

老两口紧紧巴巴地奔日子,就为给两个儿子娶上媳妇。

眼看儿子一天天都到了该娶媳妇的岁数了,老两口也都老的不行了,老父亲临死的时候嘱咐哥俩儿好好种庄稼;老母亲临死的时候嘱咐哥俩儿好好保养院里的枣树,攒钱存粮留着娶媳妇。

四口之家现在光剩下哥儿俩过日子了。哥哥看到这大囤满小囤流的粮食,对弟弟说:“咱们有这么多的粮食,够了,今年歇一年吧!”

弟弟说:“今年这枣树也不当紧了,反正咱们也不缺枣吃。”

就这样,哥儿俩越来越懒,越来越馋。光知道一年一年吃喝玩乐,没几年就把粮食吃完了,院里的枣树呢,结的枣也一年不如一年了。

这年到了腊月初八,家里实在没有什么可吃的了,怎么办呢?哥哥找了一把小扫帚,弟弟拿来一个小簸箕,到先前盛粮食的大囤底、小囤缝里扫呀扫的,从这里扫来一把黄米粒,从那里寻出一把红豆来,就这样,杂粮五谷各凑几把,数量不多,样数可不少,最后又搜出几枚干红枣,放到锅里一齐煮了起来。煮好了,哥俩吃起这五谷杂粮凑合起来的粥,两双眼对望,才记起父母临死前说的话,后悔极了。

哥俩尝到了懒的苦头,败子回头,第二年就都勤快了起来,像他们的父母一样,不几年就又过上了好日子,娶了媳妇,有了孩子。

为了记取懒的教训,叫人千万别忘了勤快节俭地过日子,从那以后,每逢农历腊月初八那天,人们就吃用五谷杂粮混在一起熬成的粥,因为这一天正是腊月初八,所以人们都叫“腊八粥。”

习惯的名言


关于习惯的名言

1、习惯,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是它的奴隶。高汀

2、习惯比天性更顽固。昆图斯

3、习惯不加以抑制,不久它就会变成你生活上的必需品了。奥古斯丁

4、习惯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坏的主人。爱默生

5、习惯成自然是个魔术师。它对美丽的东西是残酷的,但是对丑陋的东西却是仁慈的。威达

6、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西塞罗

7、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曼恩

8、习惯就是习惯,谁也不能将其扔出窗外,只能一步一步地引它下楼。马克?吐温

9、习惯就是一切,甚至在爱情中也是如此。沃维纳格

10、习惯没有法律那样明智,可它们往往更盛行。狄斯累利

11、习惯能造就第二天性。西塞罗

12、习惯如果不加抗拒,很快变成必需品。奥古斯丁

13、习惯十倍于自然。威灵顿

14、习惯实际上已成为天性的一部分。亚里士多德

15、习惯使社会阶层自行分开,不相混杂。威詹姆斯

16、习惯使我们顺从一切。伯顿

17、习惯是社会的巨大的飞轮和最可贵的维护者。威詹姆斯

18、习惯是我们强有力的偶像,我们都得臣服于它。亚兰

19、习惯是行为的女儿,不过女儿反过来养育母亲,并按母亲的模样生下自己的女儿,不过更漂亮,更幸运了。杰泰勒

20、习惯是一个人思想与行为的领导者。爱默生

21、习惯是一条巨缆我们每天编结其中一根线,到最后我们最终无法弄断它。梅茵

22、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生。(英)培根

23、习惯是在习惯中养成的。普劳图斯

24、习惯是智者的祸患、蠢货的偶像。托马斯富勒

25、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约凯恩斯

26、习惯要靠习惯来征服。坎普滕的托马斯

27、习惯这始,哪蛛丝,习惯之后,如绳索

28、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培根

29、习惯之链的力量很弱,因而往往感觉不到,但一当感觉到了,它已是牢不可摧的了。塞缪尔约翰逊

30、习惯支配着那些不善于思考的人们,好习惯可以保证他们不成为坏人。华兹华斯

31、习闲成懒,习懒成病。颜之推

32、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马斯洛

33、许多富有创见的人并没有想到这一点,他们被习惯思维引入歧途。济慈

34、一个钉子挤掉另一个钉子,习惯要由习惯来取代。伊拉斯谟

35、一个人如果每年根除一种恶习,那么他用不了多久就成为十全十美的人。坎普滕的托马斯

36、以为一个曾以某种方式完成某种行为的人不会再作出相同的举动,这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一种误解。只要干过,就一定会再干,实际上他早已干过了。切萨雷?帕韦泽

37、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查艾霍尔

38、在克服恶习上,迟做总比不做强。利德益特

39、在日常事物的自理中,一盎司习惯抵得上一磅智慧。托?布?里德

40、乍富不知新受用,乍贫难改旧家风

41、总以某种固定方式行事,人便能养成习惯。亚里士多德

42、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但丁

43、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养成一种做好事的习惯。Aristotle

44、思想引导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美)约凯恩斯

45、思想(且不论好坏与否)行为习惯,这就是人生的规律。特赖因

46、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英国作家萨克雷

47、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英)普德曼

48、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作者:莎士比亚

49、大事使我们惊讶,小事使我们沮丧,久而久之,我们对这二者都会习以为常。拉布吕耶尔

50、当你开始依照习惯行事,你的进取精神就会因此而丧失。乌纳穆诺

5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5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53、儿童不是用规则可以教得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但是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地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洛克

54、根深蒂固的恶习决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玉外纳

55、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巴金

56、好的习惯比法律还正确。欧里庇德斯

57、坏习惯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奥维德

58、坏习惯像饼子,碎了比保存起来好。英国

59、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就应当努力求得好的习惯。习惯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这是一定的,这个我们叫做教育。教育其实是一种从早年就起始的习惯。

60、美德大多存在于良好的习惯中。佩利

61、起先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英)王尔德

62、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苏霍姆林斯基

63、人喜欢习惯,因为造它的就是自己。作者:萧伯纳

64、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自己。奥斯特洛夫斯基

65、任何事物都不及习惯那么神通广大。奥维德

66、是否真有幸福并非取决于天性,而是取决于人的习惯。爱比克泰德

67、拴惯了的狗,不能带去打猎。柯尔克孜族

习惯的格言警句


关于习惯的格言警句

1、总以某种固定方式行事,人便能养成习惯。亚里士多德

2、习惯要靠习惯来征服。坎普滕的托马斯

3、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弗兰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

4、习惯支配着那些不善于思考的人们。华兹华斯

5、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马斯洛

6、许多富有创见的人并没有想到这一点他们被习惯引入歧途。济慈

7、一个钉子挤掉另一个钉子,习惯要由习惯来取代。伊拉斯谟

8、以为一个曾以某种方式完成某种行为的人不会再作出相同的举动,这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一种误解。只要干过,就一定会再干,实际上他早已干过了。切萨雷帕韦泽

9、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查艾霍尔

10、在日常事物的自理中,一盎司习惯抵得上一磅智慧。托布里德

11、习惯是在习惯中养成的。普劳图斯

12、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生。[英]培根

13、习惯是行为的女儿,不过女儿反过来养育母亲,并按母亲的模样生下自己的女儿,不过更漂亮,更幸运了。杰泰勒

14、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巴金

15、坏习惯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奥维德

16、习惯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坏的主人。[美]爱默生

17、习惯比天性更顽固。昆图斯

18、讨饭三年懒做官。日本

19、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陶行知(中国著名教育家)

20、思想(且不论好坏与否)行为习惯,这就是人生的规律。特赖因

21、习惯就是一切甚至爱情中也是如此。沃维纳格

22、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西寒罗

23、拴惯了的狗,不能带去打猎。柯尔克孜族

24、是否真有幸福并非取决于天性,而是取决于人的习惯。爱比克泰德)

25、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孔子(中国著名思想家)

26、习惯实际上已成为天性的一部分。亚里士多德

27、习惯能造就第二天性。西塞罗

28、任何事物都不及习惯那么神通广大。奥维德

29、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自己。奥斯特洛夫斯基

30、人喜欢习惯,因为造它的就是自己。萧伯纳

31、起先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英]王尔德

32、美德大多存在于良好的习惯中。佩利

33、教育是什么?就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叶圣陶

34、习惯使社会阶层自行分开,不相混杂。威詹姆斯

35、习惯是社会的巨大的飞轮和最可贵的维护者。威詹姆斯

36、当你开始依照习惯行事,你的进取精神就会因此而丧失。乌纳穆诺

37、大事使我们惊讶,小事使我们沮丧,久而久之,我们对这二者都会习以为常。拉布吕耶尔

38、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英]普德曼

坏习惯的名言


关于坏习惯的名言

1、在克服恶习上,迟做总比不做强。利德益特

2、习惯不加以抑制,不久它就会变成你生活上的必需品了。奥古斯丁

3、我一向认为,那些没有恶习的人是很少有美德的。林肯

4、我们最坏的恶德,是从幼小的坏习惯开始的。我们的主要教育在乳母手中。歌德

5、如果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道德资本,那么,在同样的程度上,坏习惯就是道德上的无法偿清的债务了。乌申斯基

6、坏习惯像饼子,碎了比保存起来好。利德益特

7、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莎士比亚

8、规劝大多数人,没有比描画他们的过失更为见效了,恶习变成人人的笑柄,对恶习就是重大的致使打击。莫里哀

9、根深蒂固的恶习决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玉外纳

10、改变好习惯比改掉坏习惯容易的多,这是人生的一大悲衰。英国小说家毛姆

11、恶习渐渐形成于不知不觉中。奥维德

12、恶习的最大害处,是贬抑了一个人的价值。纪德

13、一个人如果每年根除一种恶习,那么他用不了多久就成为十全十美的人。坎普滕的托马斯

习惯的名言【推荐】


1、习惯,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是它的奴隶。 高汀

2、习惯比天性更顽固。 昆图斯

3、习惯不加以抑制,不久它就会变成你生活上的必需品了。 奥古斯丁

4、习惯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坏的主人。 [美]爱默生

5、习惯成自然是个魔术师。它对美丽的东西是残酷的,但是对丑陋的东西却是仁慈的。 威达

6、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 西塞罗

7、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曼恩

8、习惯就是习惯,谁也不能将其扔出窗外,只能一步一步地引它下楼。马克吐温

9、习惯就是一切,甚至在爱情中也是如此。 沃维纳格

10、习惯没有法律那样明智,可它们往往更盛行。 狄斯累利

11、习惯能造就第二天性。 西塞罗

12、习惯如果不加抗拒,很快变成必需品。 奥古斯丁

13、习惯十倍于自然。 威灵顿

14、习惯实际上已成为天性的一部分。亚里士多德

15、习惯使社会阶层自行分开,不相混杂。 威詹姆斯

16、习惯使我们顺从一切。 伯顿

17、习惯是社会的巨大的飞轮和最可贵的维护者。 威詹姆斯

18、习惯是我们强有力的偶像,我们都得臣服于它。 亚兰

19、习惯是行为的女儿,不过女儿反过来养育母亲,并按母亲的模样生下自己的女儿,不过更漂亮,更幸运了。杰泰勒

20、习惯是一个人思想与行为的领导者。 爱默生

21、习惯是一条巨缆我们每天编结其中一根线,到最后我们最终无法弄断它。 梅茵

22、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生。 [英]培根

23、习惯是在习惯中养成的。 普劳图斯

24、习惯是智者的祸患、蠢货的偶像。 托马斯富勒

25、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约凯恩斯

26、习惯要靠习惯来征服。 坎普滕的托马斯

27、习惯这始,哪蛛丝,习惯之后,如绳索

28、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培根

29、习惯之链的力量很弱,因而往往感觉不到,但一当感觉到了,它已是牢不可摧的了。 塞缪尔约翰逊

30、习惯支配着那些不善于思考的人们,好习惯可以保证他们不成为坏人。华兹华斯

31、习闲成懒,习懒成病。 颜之推

32、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马斯洛

33、许多富有创见的人并没有想到这一点,他们被习惯思维引入歧途。济慈

34、一个钉子挤掉另一个钉子,习惯要由习惯来取代。伊拉斯谟

35、一个人如果每年根除一种恶习,那么他用不了多久就成为十全十美的人。坎普滕的托马斯

36、以为一个曾以某种方式完成某种行为的人不会再作出相同的举动,这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一种误解。只要干过,就一定会再干,实际上他早已干过了。切萨雷帕韦泽

37、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查艾霍尔

38、在克服恶习上,迟做总比不做强。利德益特

39、在日常事物的自理中,一盎司习惯抵得上一磅智慧。托布里德

40、乍富不知新受用,乍贫难改旧家风

41、总以某种固定方式行事,人便能养成习惯。亚里士多德

42、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但丁

43、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养成一种做好事的习惯。Aristotle

44、思想引导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约凯恩斯【美】

45、思想(且不论好坏与否)行为习惯,这就是人生的规律。特赖因

46、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英国作家萨克雷

47、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 [英]普德曼

48、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作者:莎士比亚

49、大事使我们惊讶,小事使我们沮丧,久而久之,我们对这二者都会习以为常。拉布吕耶尔

50、当你开始依照习惯行事,你的进取精神就会因此而丧失。乌纳穆诺

5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5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53、儿童不是用规则可以教得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但是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地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洛克

54、根深蒂固的恶习决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玉外纳

55、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巴金

56、好的习惯比法律还正确。 欧里庇德斯

57、坏习惯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奥维德

58、坏习惯像饼子,碎了比保存起来好。英国

59、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就应当努力求得好的习惯。习惯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这是一定的,这个我们叫做教育。教育其实是一种从早年就起始的习惯。

好习惯的名言


关于好习惯的名言

1、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莎士比亚

2、从好习惯逃脱易于从坏习惯逃脱,这正是人生的一大哀。(英)毛姆

3、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巴金

4、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乌申斯基

5、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交场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苏格拉底

6、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叶圣陶

7、良好的习惯能改变我们的人生,一旦养成,便可终身受益。佚名

8、良好习惯是健康人格之基。孙云晓

9、美德大多存在于良好的习惯中。佩利

10、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在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陈鹤琴

11、如果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道德资本,那么,在同样的程度上,坏习惯就是道德上的无法偿清的债务了。乌申斯基

12、事实上一切教育归根结蒂都是为了培养人的良好习惯。洛克

13、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便就是最差的主人。爱默生

14、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培根

15、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查艾霍尔

16、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养成一种做好事的习惯。Aristotle

17、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萨克雷

好习惯名言


好习惯名言

1、在日常事物的自理中,一盎司习惯抵得上一磅智慧。托布里德

2、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交场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苏格拉底

3、人喜爱习惯,因为造它的就是自己爱尔兰成的啊。忒壬斯

4、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但丁

5、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培根

6、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养成一种做好事的习惯。亚里士多德

7、习惯不加以抑制,不久它就会变成你生活上的必需品了。奥古斯丁

8、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朱熹

9、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查艾霍尔

10、许多富有创见的人并没有想到这一点他们被习惯引入歧途。济慈

11、关于习惯的名人名言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约凯恩斯

12、骄傲的人必然嫉妒,他对于那最以德性受人称赞的人便最怀忌恨。斯宾诺莎

13、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莎士比亚

14、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弧立。徐特立

15、卑己而尊人是不好的,尊己而卑人也是不好的。徐特立

16、我首先要求诸君信任科学,相信理性,信任自己,并相信自己。黑格尔

17、无论是别人在跟前或者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要做一点卑劣的事情:最要紧的是自尊。毕达哥拉斯

18、好习惯会使人受益终身。

19、习惯,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是它的奴隶。高汀

20、美德大多存在于良好的习惯中佩利。

21、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自己。奥斯特洛夫斯基

22、总以某种固定方式行事,人便能养成习惯。亚里士多德

23、习惯使社会阶层自行分开,不相混杂。威詹姆斯

24、习惯实际上已成为天性的一部分。亚里士多德

25、讨饭三年懒做官。

26、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巴金

27、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西塞罗

28、是否真有幸福并非取决于天性,而是取决于人的习惯。爱比克泰德

29、根深蒂固的恶习决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玉外纳

30、习惯要靠习惯来征服。坎普滕的托马斯

31、在克服恶习上,迟做总比不做强。利德益特

32、习惯是社会的巨大的飞轮和最可贵的维护者。威詹姆斯

33、人喜欢习惯,因为造它的就是自己。萧伯纳

34、美德大多存在于良好的习惯中。佩利

35、自卑虽是与骄傲反对,但实际却与骄傲最为接近。斯宾诺莎

36、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巴金

37、由于痛苦而将自己看得太低就是自卑。斯宾诺莎

38、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养成一种做好事的习惯。Aristotle

39、习惯比天性更顽固。昆图斯

40、习惯能造就第二天性。西塞罗

41、习惯就是习惯,谁也不能将其扔出窗外,只能一步一步地引下楼。马克吐温

42、显而易见,骄傲与谦卑是恰恰相反的,可是它们有同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就是自我。休谟

43、当你开始依照习惯行事,你的进取精神就会因此而丧失。乌纳穆诺

44、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莎士比亚

45、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约凯恩斯

好习惯的名言【精】


1、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莎士比亚

2、从好习惯逃脱易于从坏习惯逃脱,这正是人生的一大哀。(英)毛姆

3、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 巴金

4、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乌申斯基

5、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交场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苏格拉底

6、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叶圣陶

7、良好的习惯能改变我们的人生,一旦养成,便可终身受益。佚名

8、良好习惯是健康人格之基。孙云晓

9、美德大多存在于良好的习惯中。佩利

10、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在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陈鹤琴

11、如果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道德资本,那么,在同样的程度上,坏习惯就是道德上的无法偿清的债务了。乌申斯基

12、事实上一切教育归根结蒂都是为了培养人的良好习惯。洛克

13、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便就是最差的主人。 爱默生

14、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培根

15、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查艾霍尔

16、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养成一种做好事的习惯。Aristotle

17、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萨克雷